案例分析——饲料在料槽中发霉,我们是这样发现的,但解决起来却很费脑筋
十几年前的夏天,我在一家猪场当场长;那时,我已经开始使用电脑配合管理,效果非常好;每栋猪舍的猪数量,可以通过电脑轻松看到,哪里增加了,哪里减少了,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后来,又把这个方法引进到饲料消耗方面;上一日的库存数量加上新领的数量,再减去当日库存的数量,就是当天消耗的量;尽管当时不是每天清理饲槽,数据并不准确;但几天结合起来,还是差不了太多。
有一天,我看到一栋育肥猪舍的猪平均采食量远远低于日龄相近的猪舍,担心猪舍生病;于是带着技术员一起到猪舍查看;但看到猪群的状况并不像是生病的,活动状况也正常;但为什么猪的采食量低于其它猪舍呢?
饲料是统一的,两栋猪舍没有区别;猪舍的温度条件也相似,都采取的是喷淋降温方式;在仔细查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采食量低的猪舍里料槽采食口部的料,明显比另一栋猪舍的采食口部的多,有些已经与采食口持平了。
抱着怀疑的态度,我把手从采食口伸进了饲料里,刚伸进没有多深,感到里面发热;等从底部抓出一把饲料看时,发现饲料并不是正常的黄灰色,而是变成了深灰色,并且有明显的霉味。
这样的味道,猪一定是不喜欢吃的;因为这栋猪舍里,这种情况比较多,所以猪的采食量下降得也更明显。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们分析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长时间的喷淋降温,导致猪舍地面水分大,空气湿度也非常高;另一个原因,是员工每天给料槽里加料,底部的料吃不净,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第三个原因是猪吃料的时候,都喜欢吃新鲜的,把上面新鲜的料拱下来吃掉,底部的料一直不动。
针对上面的情况,我们决定从根源上解决,每天让猪把料吃干净,然后再加新料;因为再潮湿,一天之内的饲料也不会发霉。
但我们公布了这一决定后,第二天发现仍然有许多料槽里的料没有吃净;因为每个猪栏里的猪数量不同,吃料的数量也不同,而员工添料的时间是固定的,没有料的加满,有料的也会加满;当我们发现了这个情况的时候,这些员工都狡辩说是已经清空后加的料。
员工有抵触情绪,育肥猪舍有四十多栋,我们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查;而且即使查到了,也没有明显的证据;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大多数猪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法不责众,一旦处罚,会引起众怒;罚款不好,辞退更不合适;更主要的是抓不住他们的把柄,他们不承认,会把自己陷入到纠纷中。
最后,我们决定每天下午清理料槽;也就是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育肥舍的任何一个料槽里都不能有料,如果发现,进行罚款;这样做,一者使员工根据猪的采食情况加料,如果加多了,就得人工掏出来;然后,我们安排人员带着相机在这段时间里查看,发现哪个槽里有料,就把图片拍下来,免得员工不承认。
这样下来,几天时间,再也不出现料槽里有存料的现象了。
当然有人会问,如果员工故意给料槽里少加料,猪吃不饱怎么办?
这事我们也考虑过,一般员工是不会的;因为他们挣的是效益工资,猪吃不饱,就长得慢,他们就得少拿钱;以前饲料发霉,猪也同样长得慢;但文化程度很低的员工,并不能理解这样做的危害;他们是想少干活多挣钱,才出现了开始时的状况。但如果道理讲明白了,他们也会接受。当然,我们每天都在电脑里查看,哪个猪舍里的猪吃得少了,我们也会重点关注的。
养好猪,不但要勤观察,还要细心;发现有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解决问题,则一定要方法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