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怕冷又怕热就是脾虚,永远睡不醒是脾乏,脾胃虚寒让人口水横流
既怕冷又怕热就是脾虚
中医中有“虚不固表”的说法——当身体腑脏功能低下的时候,人体周围的表气就容易不足,导致身体调节体表温度的能力下降,人就会变得既不耐寒又不耐热了。
虚不固表导致不耐寒热
“表气”是人体和外界环境的一个缓冲区,夏天的时候身体消耗加大,伤津耗气。而气虚的人因为本身功能就不足,能量储备缺乏,更经不起消耗更不耐夏季的炎热,所以更容易中暑。冬天怕冷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体“气”的来源除了父母给的先天精气,还有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就没有足有的水谷精微去养气,就容易气虚。所以气虚、冷热不耐的人,无论是在入夏之前还是入秋之前都应该进行脾胃调理。
气虚的人适合吃“生脉饮”来补气。立秋前,气虚的人可以用经典补气名方“玉屏风散”内调补气。
永远睡不醒是“脾乏”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天天处在睡不醒的状态,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床上。其实,“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并不是人人都会有的现象,而是脾虚的表现。
脾虚会让人困乏
“脾虚湿盛”是困乏、睡不醒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脾有“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的作用,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上济大脑,为大脑进行的多种精神活动提供能量。如果总觉得脑袋昏昏沉沉,人迷迷糊糊的,在中医看来则是脾的问题——脾的升清功能受到限制,清气无法上升到大脑,人就容易出现头脑不清醒、嗜睡等症状。
脾的升清功能受到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脾虚,虚弱到无力升举清气至大脑,而使大脑出现混沌的状态;另外一种就是脾虽然不虚,但是身体内湿气过盛,脾被湿困,就像用绳子把脾捆绑住一样,即使脾有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发挥升清的作用,而导致混沌状态。
薏米红豆饮去水湿良方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种“药”。这两种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食材比例随意,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
脾胃虚寒让人口水横流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也就是说口水跟脾关系密切。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那么津液往上注于口中而为涎,即口水;当脾脏虚弱时候,其运化作用失常,口水就会不受控制外流。
脾为涎,流口水是脾问题
很多人都会晚上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看枕头总有一块地方是湿湿的。有些人纳闷,这是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了呢,还是正常的现象呢?
口腔溃疡、嗓子疼、牙龈问题,都可能刺激口腔内腺体分泌,导致口水多,在睡觉时就易流口水。此外,有面部肌肉问题(如面神经麻痹、中风),或是口腔内腺体不受神经支配(如药物导致的迷走神经过度兴奋),都可能导致成人在睡觉时流口水。
除了疾病导致地流口水外,很多成人流口水是因为脾虚。
脾有运化营养物质及水分的作用,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那么津液往上注于口中而为涎,涎液(即口水)有滋润口腔,保护肠胃黏膜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如果涎多溢于口,通常是因为脾虚失于摄纳造成脾涎过多、水液泛滥而留出口外。
脾胃不和爱流口水
还有一种流口水的情况为“胃不合则卧不安”,即因为脾胃湿热或是胃里积攒过多的食物,胃热上蒸导致口水过多,尤其是晚上睡觉爱流口水,所以睡前不宜吃太多食物。
如果经常睡觉流口水,最好多加注意身体,及时调补。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肾的中药调补,如莲子、芡实和淮山,如无口干口苦,可加党参。如果脾虚比较严重,有夹寒,兼热,或有气滞之象,可以及时请中医师进行药物调理。
治流口水小偏方脾虚,不能制约涎液,口水就会外流。平时除了要注重养脾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源于民间验方的小偏方来缓解症状。
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磨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二次,服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