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一定在等我,一同前去牧场的
最深处,那儿有一处泉眼
被落叶覆盖,他拨开了落叶与枯枝
用苍老的双手掬起一捧泉水
让我啜饮。于是我埋首于他的掌中
轻轻饮水。我鼻孔的气息吹起细微的涟漪
他手中的水,一点点地从指缝里漏下
自我宁静的影子
2
黑夜、马匹、冰湖、辔铃
他站立在一座树林的面前,注视着
雪花飘飞。而我站在词语之外
隔着一页纸张,看到
一片雪花,落到他头发的深处
就如落入另一座森林
他注视的这座黝黑的森林,不是他的
也不是我的。虽然我拥有
这本诗集,但我也不能据为己有
在今夜,我们俩都不能入睡
都还要走很远的路,他得牵着
犹疑不定的马,沿着
雪花飘舞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我得找一些清洁的词语
洗涤我的灵魂
3
他曾面对两条道路,犹豫不决
他最终踏上一条道路,却把
生命和梦幻,回忆和遗憾,全都交给了
另一条道路:内心永远萦回,永难忘记的道路
我也曾面对两条道路,但我同时踏行:
肉体奔向一条道路
精神奔向另一条。两条
完全不同的道路
却都让我历经沧桑,遍体鳞伤
而最后,它们都抵达了同一个
错误的终点
唐力,诗人,男,1970年11月生于重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参加《诗刊》第21届“青春诗会”。2006年至2015年任《诗刊》编辑,现为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著有诗集《大地之弦》(入选2010年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向后飞翔》《虚幻的王国》,曾获第四届重庆文学奖、首届何其芳诗歌奖,第三届徐志摩诗歌奖、《十月》诗歌奖、储吉旺文学奖等。本诗是对弗罗斯特的致敬,是对其名作《牧场》《雪夜林边小驻》和《未选择的路》的解读、响应和续写,是作者的认知与表白。第一节以想象开场,用细致入微的描述呈现出温情的画面,回应了“你也来吧”的轻声呼唤:他拨开枯枝落叶,掬起泉水让我啜饮。他除去障碍,让后学者能够直接接触到诗的真谛,让作者不露声色地谦守内心的宁静。第二节从对画面《雪夜林边小驻》的旁白过渡到自述,他站在树林前,我站在词语外,注视着雪花飘飞,不同的时空,有着相同的感受。第三节用岔路暗喻人生之路,把我代入进去,与弗罗斯特的选择进行比较,让读者感受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碰撞冲击,产生交融共鸣,领悟生活的哲理。结尾突兀,张力拉起,意犹未尽。
全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思维跳跃,含义隽永。在朴实的文字里尽显真情实感,让我们通过阅读实现了“摆脱纷乱生活的片刻的澄清”。
经编委会评选,乘风(来自微信)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同时感谢以 资云南(来自网页)、羽扇翁(来自微信)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中国诗歌网每周向网友有奖公开征集点评,参与途径有两个:登录www.zgshige.com 找到相应诗歌页面留言;或在公众号征集读者评论的文章留言。编辑将综合网页和微信的点评,选取最佳评论者发放稿费300元。《牧场》是弗罗斯特尤能平中见奇的诗,《雪夜林边小驻》是弗罗斯特富有责任感的诗。芸芸众生,有着孤独、迷茫、甚至是渴望死亡的时刻,“黝黑的森林,不是他的/也不是我的”,但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使命与责任,而作者的使命就是“沿着/雪花飞舞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我得找一些清洁的词语/洗涤我的灵魂”。《未选择的路》道出了一个普世的道理: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弗罗斯特与我的不同选择,导致了“生命与梦幻,回忆与遗憾,全部交给了/另一条道路”。本诗看似向弗罗斯特致敬的元素过多,其实不然,写出了人们相同的地方,能够引起共鸣与思考。这首诗主旨看上去有些浑然,题目指向弗罗斯特又指向自己,诗中弗罗斯特以长者又以同伴身份登场,打破了通常逻辑思维,有种内心波动的意蕴。全诗三个画面虽没用弗罗斯特字样,但每个画面都使用了弗罗斯特的言辞为作者的心径铺垫贯通。第一节以弗罗斯特的《牧场》为基石,以泉水为题;第二节借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之景,通过雪花、森林、马匹等意象,验证人间不可分开的灵魂;第三节通过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中的二选其一的方法,从而证实人生之路的存在、分歧和迥异的结果。三节的意象衍接虽不紧密,却正好感同身受地应和了“历经沧桑,遍体鳞伤”的作者。同时,全诗视野由虚转实,产生共鸣,呈现了一种让读者自己领悟、思考和锁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