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学生杀害老师,我们该如何避免孩子的暴力行为?

12月28日,在黑龙江的鹤岗发生了一起恶劣的刑事案件:一名十四岁的学生将自己的老师杀害。
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名老师是该学生的语文老师,在校外的辅导机构也有任职,当天,该学生不愿补课,与老师起了冲突,最终导致了恶劣后果的发生。
而这名学生年仅14岁!
无独有偶,2019年10月20日,在大连市内,14岁的男孩蔡某某将11岁的女孩杀害。
蔡某某的舅舅称:“一开始我也没在意,认为一个小孩能出什么事。我觉得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正在想办法补救,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对社会有危害。”
是啊,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对社会有危害,况且他们还未成年,年仅十四岁。
在为受害者心痛之余,我们不禁思索,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极端事件的频发?孩子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做出暴力犯罪的行为?又该如何避免呢?
十四岁孩子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十四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是成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他们在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前两天,一位妈妈跟我哭诉道:“我儿子今年14岁,像变了一个人,整天跟我对着干,我让他吃早饭,他偏不吃;昨天说了他两句,他就跳起来了,跟我吵得很凶,街坊邻居都听得到,一气之下,他把我的衣服全扔到门口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真的是孩子越变越不懂事了?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曾用“暴风骤雨”来形容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这样的描述一点都不为过。
情绪的变化
十四岁,正是告别童年,走向青春期的阶段。
一方面,他们感觉自己已经成人,独立意识愈发强烈,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在短时间内独立生活,还需要依赖父母。这两种力量的对抗与撕扯常常使得他们处于非常矛盾的状态中,容易产生剧烈的情绪。
面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了震撼人心的程度。
反抗心理
独立意识的突然高涨使得孩子产生了反抗心理,他们将父母的关爱视为独立的阻碍,将老师的指导和教诲视为对自身的束缚,为了获得独立的感觉,他们会不同程度地排斥一切外在力量。
相当一部分的孩子会以“暴风式”的方式来对待外在力量,这种反抗行为发生得十分迅速,常让父母、老师措手不及。
强烈的情感体验、极易爆发的冲动、“暴风式”的反抗行为使得这个年龄的孩子易感情用事,对事物的认识常处于感性阶段,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回到黑龙江鹤岗的刑事案件中,虽然该学生伤人时的具体心理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推测:他不愿意补课,对“补课”和“老师”怀有反抗心理,在与老师发生冲突后,强烈的情感和冲动使得他缺乏理性思考,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如何避免孩子的暴力行为?
心理学家约翰·贝曼曾说:“叛逆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它告诉你有些东西需要改变了。这并不代表只有孩子需要去改变,有时候是整个家庭都需要做出改变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情绪波动大、出现反抗心理、行为叛逆时,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关键,这可以有效避免孩子暴力行为的发生。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理解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十四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孩子想要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这个时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期。
但是,父母往往难以察觉到孩子的变化,仍然以过去的关怀态度来对待他们,这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而这时,转变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亲子沟通
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心灵交流的桥梁。
美国心理学家谢弗说:“在他们生活的这一段时间(青春期),要让他们知道, 并不只是他们自己有困惑的感觉。要反复不断地向他们作出承诺,你随时准备倾听他们的忧虑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心事重重,不愉快的情绪在内心一点点地积累,直到彻底爆发,任何一点小的诱因都会让他们产生暴力行为。
所以,父母要尤其注意与孩子情感上的联结,加强亲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变化,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释放他们积压的负面情绪。
3.家庭教养方式
有的父母很溺爱孩子,对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很可能以自我为中心,在遇到问题时,容易采用极端方式,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而在有的家庭里,父母很忙,缺少对孩子的关注和管教,导致孩子缺少必要的挫折教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矛盾纠纷时,往往用最简单粗暴的“暴力方式”来处理。
比如,在文章开头提到的14岁的男孩蔡某某将11岁的女孩杀害的这个案件。在后续的采访中,蔡某某的舅舅曾透露,蔡某某的父母对其管教严格,白天出去做生意就将其锁在家中,给他一部手机方便联系。
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往往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
最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给孩子适度的爱,让孩子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引导他们正确的面对挫折,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避免家庭暴力

一项研究发现:在“父母之间经常用暴力的方式对待彼此,解决彼此双方之间的问题”的家庭中有32.4%青少年有过暴力行为。
而在“父母之间从不用暴力的方式对待彼此,解决彼此双方之间的问题”的家庭中只有 15.0% 的青少年有过暴力行为,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大部分的学习,是直接学习榜样的过程,成人榜样对孩子的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孩子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如果父母之间经常用暴力的方式来对待彼此,那么孩子就会习得这样的行为模式,并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使用暴力。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
巧避冲突法:在愤怒的时候,选择离开或转移注意力;
自我暗示法:在不良出现情绪时,暗示自己要冷静;
调节法:比如参加体育运动、找朋友述说发泄、大声哭泣等。
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称,青少年走向违法甚至犯罪的现象不断增多,其中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缺少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尤其是来自于父母和家庭的教育。
在这条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注昭德心理,做明白的父母,带快乐的娃!

References(向上滑动)

1.(中)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5月第3版
2.(美)谢弗,(美)戴盖罗尼莫,亲子沟通心主张:如何与孩子谈真正重要的问题[M].王小明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8.
3.王林松.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2).
4.Hudgins M K. The Containing Double as Part of the Therapeutic Spiral Model for Treating Trauma Surviv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tion Methods, 1998.
5.Sarper Taskiran,Tuba Mutluer,Ali Evren Tufan,Bengi Semerci. Understanding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severity of crime in juvenile delinquency: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201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