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倒退的时期,这些奇奇怪怪的车却逆流而上

虽然90年代依旧称得上是JDM最好的年代,但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因为(那个笔者说了不知道多少次说得都有点烦的)泡沫经济爆破,那些高性能车款迅速消亡,而那些在设计上异想天开的型号则被索然无味的新款取代。日本人变穷了,对车子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如何紧跟市场动向,了解消费者需求推出新车款,成为了各大厂商在遭受冲击之下的救命稻草。

今天的主角们,是在这一时期下逆流而上,赢得消费者青睐的三款特殊车型。

第一代本田Odyssey

泡沫经济的爆破,使得日本掀起了史无前例的RV热潮各家厂商纷纷拿出了RV产品,唯独本田,仅妄图以一系列OEM车款敷衍了事。

无聊考证①:在90年代初期的日本,Recreational Vehicle泛指Minivan,Tall Wagon,Station Wagon这些可以被归类为MPV的车型,而当时的SUV,也因拥有比一般轿车更强大的实用性而被归入此列。(图为本田Horizon,实质上是五十铃提供的OEM产品)

无聊考证②:其实早在80年代末,本田就已经打算研发MPV车型了,按照计划,它搭载的是来自Legend的6缸机器,主攻北美市场。后来泡沫经济Boom了,这项计划意料之内陆搁置。

很快,技术宅们意识到自己错误判断形势,便慌忙地以现有资源(雅阁的底盘以及动力总成)为基础打造一台全新的MPV,代号Personal Jet的第一代Odyssey,在1994年正式诞生。

无聊考证③:据说当时的研发小组遇到很大的障碍,毕竟要在业绩低迷的时期腾出资源开发全新车种,高层们自然是不高兴了,更甚者,很大一部分高层认为开发这样的车,会把本田过往注重运动性能的名声败坏,甚至连旗下的经销商,都对销售这样一款车抱有相当的疑惑(所以为什么部分本田粉这么脑残,因为他们的本田爸爸就是这样啊)。

毕竟是用雅阁底盘赶工出来的玩意,所以Odyssey并没有同级对手那样方便的侧滑门设计,但正因为这种接近轿车的观感,使得Odyssey尽管比对手上市得晚,但依然吸引大量消费者的注意,上市一年间,便录下了12万5590台的日本国内销售成绩。

当然了,赶工也是有坏处的,在美国市场,Odyssey因为空间以及初期没有大排量机器的问题而滞销,导致本田在之后特意造出了北美版车型,而在欧洲市场,未有提供柴油发动机以及手动挡的Odyssey也注定不好卖了。

第一代铃木Wagon R

可以说,在1993年以前,其它车企,甚至是全部日本人对于k-car的认知都是相当局限的,直到第一代Wagon R于当年诞生,犹如当头棒喝,告诉他们原来K-car也能做得如此实用。

铃木非常巧妙地用尽了日本交通省对于K-car的尺寸限制,设计出了这样一台宛如盒子般的小车,也因为这个造型,Wagon R可以轻轻松松地塞下四个成年人,配合灵活多变的空间更可以运载大型物品——这对于当时的K-car车主而言,都是不敢想象的。

无聊考证④:据说由于泡沫经济爆破造成的冲击,铃木修社长苦于如何节约生产成本,便去了一趟大众的工厂参观学习,眼见大众能够(如此厚脸皮地)以一款车型衍生出如轿车,旅行车以及敞篷车等多种车款,铃木修便计划与大众谈谈业务合作,然而德国人却表示不感兴趣,于是老人家回到日本之后,便自行捣鼓起来了。

吸引人的并不只是Wagon R的乘载能力,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多变车款才是其终极杀手锏,基于奥拓平台打造的Wagon R,除了标准5门版本以外,还提供1+2门版(没有右后车门)、车身尺寸增加,换装1.0L机器,已不属于K-car行列的Wagon R Wild等等。到96年,第一代Wagon R已在日本累计销售50万台。

无聊考证⑤:当初铃木为Wagon R定下的月销售目标为4000台,但因为销量远超预期,铃木花了约1亿日元扩张生产线。

随着近年日本的税制向新能源车示好,导致了K-car车型整体销量有一定下滑,同时对手的不断进步(例如凭借N-BOX上位的本田)也让Wagon R受到一定冲击,然而这样一台小车至今依然有着不错的销售表现,以去年为例,它共计销售了11万4711台,位列K-car销量榜的第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