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临《兰亭序》,千年以降,得右军之笔法者,唯赵松雪一人耳
赵孟頫越唐入晋,一生在心追手摹王羲之。他不仅聪慧灵敏,而且用功极苦,终得王羲之的圆转劲道。
千年以降,得右军之笔法者,唯赵松雪一人耳。
专栏
书法密码
作者:书法密码
¥33
238人已购
查看
如果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赵孟頫最爱抄写的文章,那么,王羲之《兰亭序》应该是赵孟頫临摹最多的作品。
而且,可以称得上“天下第十一行书”的《兰亭十三跋》,这篇作品虽火烧残缺,但字与章法神气完备,对《兰亭序》做了一次深入的研究。
世人皆说赵字圆熟媚世,实在谬论!!赵字外圆内方,气象弘大,筋骨内含,文气十足,极具君子之风,这篇《兰亭十三跋》更是典型代表。
在宋代,初学书法皆以颜真卿为主,赵孟頫首次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从小学颜,“至白首往往不能变”,臃肿多肉,不可救药。他认为初学就应以王羲之为范本,如《兰亭》、《黄庭》等,不以恶俗为主。可见他对王羲之的崇拜之情。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
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
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