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 流 而 上(送给参加遴选的朋友们)
很喜欢艾青的一首诗: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流而上。突如其来的伤病,亲人的不理解和埋怨,同龄人强烈的对比,对未来职业的恐惧,迫切想要而总是达不到的挫败感……那么多生活的不如意,像一条湍急的河流把我们往下冲,而我们需要逆流而上,与命运抗争,这也许就是毛主席说的“人总是要有点精神”吧。任它时间怎么走,我们要向着自己想要的样子努力前行。
人生路重在选择,贵在坚持。八年前,当确定考公务员的那刻起,我就决定用一年时间来参加考试,把网名由“宝刀不老”改为“南征北战”,始终相信只要肯努力、勤总结、善思考,就能杀出一条血路来。大四那年前后参加了7次考试,东到徐州,西到西安,北到保定,南到广州,西南到重庆,可以说:我不是在考公现场,就是在考公的路上,一路奔波一路歌,每一次都有收获,始终都在进步,终于在第六次武汉会战时成功上岸。期间也曾有过怀疑,有过动摇,尤其是第5次去西安考江苏村官这个保底考试失利后(有一题答案答错地方喽),那时离7月份毕业仅剩3个月,虽然是“不知疲倦地忙碌,勤勤恳恳的付出,马不停蹄的奔波,久旱甘霖地充实”,但也还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有天晚上,从自习室回来,在路上听到梁静茹的《勇气》,突发灵感,就改编为被秦伟艳称为“考公版的《勇气》”: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我知道一切不容易,我的心一直温馨说服自己,最怕自己突然说要放弃,考公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挫折和失意,只要认真努力,我的付出就会有意义,我们都需要勇气。
路还很长,但既然选定了目标,就不怕路远,坚持下去,三军过后尽开颜。
去年下半年,看到江苏省考中有几个城市对在职公务员并不限制时,平静的心再起波澜,决定趁着年轻,再折腾一次,给生活加点料,尤其是今年,直接把网名由“海阔天空”改为“逆流而上”,决定打破现实生活的平静,逆流溯源,也深谙其中的艰险,但始终相信终究会到达。
从今年4月份起,一共参加了3次考试(一次遴选,2次事业编),边考边游,去了镇江北固楼看看长江,吃了锅盖面,来到了嘉兴南湖,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纪念馆,后来在常州上岸,本打算用一年,甚至三年时间完成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而且是由信访局调剂到法院,真是又惊又喜,喜出望外,真是应了那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也离不开领导们的支持和关爱,还有朋友同事们的鼓励。当然通过这些经历,也有很多感悟,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下来,分享给那些准备或正在参加遴选的人,希望对你们有用。
1、参加遴选的意义
我参加遴选完全是为了家庭,这次能考过去就可以一家团聚,这跟我考试时遇到的陈婷很类似,他老公在苏州工作,她在江西抚州上班带孩子,很可惜她没考上,她说以后有机会还会参加,事业编也可以。对更多的人来说,遴选也是改变仕途的机会。以前片面认为要想混得好,必须得有关系,后来一句话改变了我的观念“在公务员升迁中最重要的还是起点选择”。公务员退休的普遍规律是,如果总体发展顺利,退休大概率可为本部门副职级别或下属单位正职级别的非领导职务。如在省厅,则为副巡视员(副厅级)或调研员(正处级),在市局,为副调研员或主任科员。如果考的是区县某部门的公务员,退休前能混到县长或县委书记的概率极低。由此可见,单位级别越高,你退休之前级别一般更高。这就是差别,越往上,岗位级别指标越多,升迁空间越大,工作还相对轻松。我常说在乡镇沉下心来干两年就足够了,如果时间再长,基本上都是在机械地重复上一年的事情,对个人成长不利,这就是为什么要往省里市里遴选的原因。
2、要有时间保障
人们常说: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就会在哪里有收获。我一直认为复习在平时,考试前两天,反倒很轻松,一般不复习,去考试的城市转转看看。每天抽出1—2个小时,静下心来认真看真题,不是让你背答案,而是让你熟悉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方法。参加遴选的人其实都差不多,人都是有惰性的,总喜欢找借口自欺欺人,如果你能主动抽时间复习,多积累一些知识,才能见多识广,答题自如,你胜出的概率就大一些,就如吃甘蔗一样,苦也就苦一段,剩下的都很甜,值得咬牙坚持。我考前两个月基本上都是前天晚上看一个小时的真题,想一想,划一划,写一写,早晨6点准时起床,念背一个小时的范文、真题答案,感觉特别充实,收获也很大。
3、申论和面试一块复习
以前一直以为,公务员考试行测很重要,基本上大部分时间用在行测上面了,其实拉开分差的是申论,因为行测基本上在60—70之间,而申论按点给分,低分可能就50分,高分可以达到七八十,相差二三十分,所以复习重点在主观题上。通过这几次考试,我发现申论和面试有想通之处,只是申论要写出来,面试要说出来而已,所以复习时两者可交叉复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事半功倍,而且有趣不枯燥。在复习时,看完真题,要先自己组织答案,写出来,再对照答案找差距,千万不要犯懒,光想一想、看一看就算了,那样容易眼高手低,我在镇江考试时就犯了这个错误,就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是干干巴巴的,大家要引以为戒。复习资料要买真题库,我的资料是郑杉在清理书籍时从谷城给我寄过来的,给她邮费她也不要,资料确实不错(后来跟郑杉联系,得知她也考回了四川广元一事业单位,也算是不错的结果)。
4、自律和他律
在学校学习还有老师管着,如今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学习全靠自觉,你有多自律,就会有多优秀。那学习动力在哪呢?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这个“长长的假期”就是你的动力所在。但人是有惰性的,还需要他律。在考前,我告诉好几个人说我要考试的事,尤其是在上党校时,凌万直接问我:你不是考走了吗?话都放出去了,看来我是真没退路了,只能破釜沉舟,一路向前,倒逼着自己去学习。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找几个志同道合、遴选意志坚定的人一块复习,每天在群里打卡,发一条自己今天所学所思的感悟,每周三晚上集中到一块做一套真题,看完答案后相互点评,强化训练,通过这种形式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形成一种“比追赶超”的氛围,推着你向前进,正应了那句“一个人走的会很快,但一群人走的会很远”,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5、学习使人进步,学习使人快乐
很多人都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不会太好。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要真学、真信、真用。有些人问我,为什么你的心态那么好?那么乐观?我就半开玩笑的说老师就是这样教的啊。我们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转化为我们的能力、涵养、素质,这才是学习的初衷。这样学习才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充实。
6、逢考必上
考试是一块试刀石,可以检验复习的效果,也是一块磨刀石,让你久炼成钢。我在第三次考试时,曹主任友善的提醒我,要多复习,等复习好了,争取一次考过,否则,考一次,失败一次,会成为别人的笑柄的。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知道公务员不是一次就能考上的,尤其是对我这种专业冷门,竞争力大的考生。要经过多场战争的洗礼才能成为优秀的战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多经历几次考试,才能知道你的短板,这就是你努力的方向,每次考试都会有收获,上次考试的失利会为下次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次会比一次好。而且每次考试你都会了解一个城市,考游结合,包括你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比如说,我在镇江过斑马线时,有两次,汽车都主动停下来示意让我先行,这都是在增加人生的阅历。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希望决定参加遴选的考友们,迅速行动起来,做遴选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