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场上焦虑的我们,是时候有限管教了!
几年前,我特别认定只要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她的人生才会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我这样想,一是因为周围竞争实在太激烈,周围的人都在一路狂奔,奋力追赶,机构是这样宣传的,甚至学校也是这样鸡血的。
我不敢在内卷化的环境里,主动放弃,一路躺平。
但是开始鸡娃后,开始自我学习后,一路跌跌撞撞后,我也越来越发现:
如果我和孩子一路追随着狂奔,以高考为限,从小学三年级的寒假开始,一直到高三的寒假结束,孩子在9年约3300天的时间里,需要一直拼命地学习,考试,再学习,再考试。
我们一路冲下去,是会将达成心愿考上大学,甚至名校。
可是考上之后呢?
决定孩子一生的事情,真的只是考上一所大学吗?
那些考不上的孩子,人生真的就此灰暗了吗?
我们育儿的终极目标,真的是以大学为终点吗?
恰逢上周读了一本书,是日本作家三谷宏志的《有限管教》,书中作者阐述了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目标: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何活着,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让孩子和自己都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我特别认同和欣赏他的价值观,而且作者作为商业咨询管理专家,书中并不仅仅只是提出了当前社会中育儿困惑,更是分享了大量育儿过程中的案例和实操方法。
看完之后,我很多想法得到了纠正,也获得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考。
所以今天这篇文,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本《有限管教》。
我们经常在文章中写亲子共读,以及如何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这本书中,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实战性的建议,
1、让孩子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这个书,也许是我们觉得孩子这个年龄根本看不懂的名著,也许是我们非常不屑的米小圈,
果果读米小圈
只要打开第一本阅读的钥匙,孩子们就能顺其自然地开启阅读人生。
同时也别忘了,父母读书时津津有味的样子,也是孩子爱上阅读的一把金钥匙。
2、父母不要去读孩子们喜欢的书。
这条建议比较适合能够自主阅读的中大童。
我们不要去读孩子正在读的书,这样我们就不会知道书中的内容和情节。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自己发挥,来给我们讲述书中的内容。
但如果我们读过了,孩子们就不太敢大胆说了。
果果读完书后来给我们大人讲故事
3、PDCA循环训练法。
除了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的能力和读书的乐趣,学习中的复盘能力,也同样重要。
三谷宏治提到了管理学中的一个方法:PDCA循环训练法。
学习过程中的考试,成绩不那么重要,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考多少分,复盘改进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整理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调整学习方案,然后开始实施。
等到下次考试结束后,再整理暴露的问题,进而改善方案。
这就是PDCA的循环。
一个简单的实验,一个简单的步骤,试了一次又一次
这个观点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当孩子被委派一项任务时,他们会根据任务进行独立思考,这也是锻炼孩子决策力和想象力的绝佳机会。
在我们家,扫地的工作是一直交给果果负责的, 每天吃完饭,大家一起收拾桌子,然后洗碗的洗碗,扫地的扫地,拖地的拖地,
果果现在觉着扫地太没意思了,经常想要帮我们拖地
每次干完活,我们互相夸奖,我能明显感觉到小家伙的自豪感和兴奋感,
我之前也分享过如何让娃主动收拾房间的文章,
外出旅行也是,我们每次都需要果果帮忙记住我们当天的大致行程,果果也会特别上心地一路提醒我们。特别是每次出酒店前,她都会提醒我们检查好手机、房卡、身份证件等。
每一天行程的重要时间点和地点,我都会记到便签纸上和果果分享,同时把便签纸交给她保管,让她能及时提醒我。
晚上回酒店时,我们也会和她一起,在便签纸背面大致记录下当天的花费。
这样,她通过记住这些规划,无形中也培养了她的日常管理和规划能力,等到再大一些,就可以放手让她自己尝试着去做旅行的日程管理,预算的安排和行程管理。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新鲜,刺激和紧张感,自己去学会取舍,学会日程管理和预算管理,自己去判定什么事是当下最重要的,继而知道接下来最该做什么,
这是我们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学习和进步的!
家里有娃,免不了批评,缺不了表扬。
世界上之名的积极心理学专家Barbara Fredrickson 曾经有过一个重大的发现:
当积极性超过消极性的3倍,你就会成功。
把她的理论应用到孩子身上,就是父母平时对孩子的表扬应该超过批评的3倍。
法国的思想家La Rochefoucauld 也曾经说过:人一旦受到表扬,就会更加努力地磨炼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
ta的才智,容貌,勇气也因得到别人的赞扬而被无限放大,ta会更加注意锻炼自己。
有限管教的作者,也在书中提供了几个表扬和批评的实操性建议:
1、尽可能及时表扬
2、即使是小事也要表扬
3、从孩子的价值观出发提出表扬
我们之前也给大家汇总过如何避免空洞表扬,而是从具体而细小的实际出发对孩子进行称赞,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保持住这个行为(表扬),或者停止某种行为(批评),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些目的,不然做什么都不会起作用。
同时,家中的基本规则,比如进门后鞋子要摆放整齐,每天发现一件开心的事情,晚上回家要和家人一起分享,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人帮忙一起端碗筷等等,都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成家规表,贴在醒目的位置,提醒家里的每个成员。
三谷宏治在有效管教一书中,分别就看电视和玩手机2件事,分享了他们自己家的家规,
家中有小学初中孩子的,可以参考。
看电视+玩游戏的规则:
规则1:坚决不买掌上游戏机。
规则2:将电视或PAD 放在家庭公共区域,每个孩子每天的总使用时长不得超过0.5小时,一周合计时间不得超过3.5小时。
规则3: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时间应当在晚上9点前,家里一到9点就不能再使用。
规则4:早上起床后,上学前的准备提早做完,在早饭前看电视的时间不计入总时长。
规则5:游戏机和所有的软件都是爸爸/妈妈的东西,使用前必须得到许可。
限制手机使用的5个规则:
规则1: 在孩子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坚决不给他们买手机。
规则2: 成为高中生后,孩子可以申请带手机。
规则3: 如果没有做家务或者没有整理好房间,孩子就无权申请手机或者使用手机。
规则4: 下载某个APP 前必须得到许可。
规则5: 手机统一在客厅或其他公共区域充电,卧室禁止充电。
合理使用零花钱是锻炼孩子决策力的理想方法。
选择:所有想要的东西,最后只能选一个。
反省:买亏了或买错了,心里一定会有点难受。
反复: 允许犯错,不断尝试。
从果果4岁开始,我们每周去超市采购时,除了家庭必需品,她可以自己选择一样她最想要的我给她买。
刚开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能选择一样时,果果总是到家就后悔,觉得自己应该买另一项。
慢慢地,她开始会自己提前判断哪些是家里有类似的,哪些是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
到5岁时,每周去商店,会给她50块钱,让她自己选择她想买的东西和价值, 于是我们在超市逗留的时间延长好多,她通过此认识了好多字和数字,自己的决策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在今年她自己有了存钱罐之后,每周去超市我不再给她钱,她可以支配自己的存钱罐,选择金额带到超市,然后选择她想要的东西。
意外的是,花自己钱的时候,她变得更加谨慎(抠)了,经常性的什么都不买了
。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都是热门话题。
三谷宏治在文中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挑战,
比如AlphaGo的独创性和进化速度,
IBM 机器人医生沃森能够读懂人类的语言, 不但在智力竞赛节目中打败了人类, 而且被及时应用于生产领域。
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之间的在人工智能上的竞争,
自动驾驶将改变社会结构等等,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侵入我们的生活,未来社会,我们的孩子需要哪些能力?
作者也给了一些方向的参考,
想象力: 不拘泥于常识,善于发现新事物且愿意深入探究的能力。
决策力:为了在更多的新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能够为此进行调查和思考的能力。
生存力: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能够快乐而勇敢地继续实现自己想法的能力。
可能因为当妈妈太久了,所以我平时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养育问题和启蒙问题,看的育儿书也都是这个类型的。
而这本《有限管教》,虽说并不是一本非常专业的育儿书,书里也几乎没有什么教育学、心理学的内容。但作者将自己企业管理的工作经验灵活应用在家庭教育上时,碰撞出来的火花和灵感却也非常值得我们父母思考和借鉴。
对啊,如果不把考好学校,找高收入的工作作为家庭教育目标的话,我们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
希望这篇文章的分享,可以对我们重新调整家庭的教育目标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考。
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