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麻离青的“吃胎”标志与微观痕迹

明中期以前,高档青花绘画大多用的是昂贵的苏麻离青料,所以能准确识别苏料的真假,就等于掌握了鉴定此类青花器的金钥匙。苏麻离青的独特标记,是“吃胎”,所谓“吃胎”是指苏麻离青和胎釉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釉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凹,苏料的吃胎呈现四个特征,即:“凹陷”、“网状纹”、“ 串珠”、“锡光”。

一、凹陷 :

图一苏麻离青料釉面留下的不规则片状凹陷,凹陷是“吃”进去的深入胎骨,而不是做出来的,与硬刮、酸烧的效果绝然不同。

图二 凹陷有线状、点状、带状,都随笔势自然形成,造假不自然常与笔道走势相悖。

釉面上出现或轻或重的凹陷,是苏麻离青绘画的必备特点,侧光看凹陷的形状呈不规则状,在釉下会呈现出片状、点状、线状、带状等不规则形状,有闪亮的锡光,或铁锈斑。这种凹陷,是用当时的青花苏料,瓷土胎质(二元配方),以及所用釉料等多种物质材料相溶后,经过高温锻烧,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后在釉面上留下的特征。因为当时的物质材料和复杂过程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其留下的本质特征也是做假者不可企及的。(见上图二)。目前所见,更多的是改革开放后的景德镇高仿。做假者因有上述难以跨越的障碍。所以到目前,即使打进了大拍卖公司的景德镇高仿,充其量也不过是“画猫充虎”。凹陷可以仿,但用硬器刮,用化学药品烧,用锐器扎,用笔画出来的凹陷是突变的,微观上是不自然的,只要细心比对自然假象毕露。

二、蛛网纹:

图三 画面会随画笔走势出现“蛛网纹”,是一类元青花的独有标志。

苏料的吃胎凹陷是共同特征。但凹陷和凹陷各不相同。有一类苏料极为特殊,它的结晶斑在釉下会留有类似毛细血管的网状纹,人们习惯称为“蛛网纹”。放大镜下,这些网纹其实也是深淺不一的吃胎凹陷线组成的。这种青料普遍被认为是元代苏料的特殊标志,甚至有保守者只认定出现蛛网纹才是元青花,也象是有失偏颇。网状纹出现的内在原因是苏麻离青颜料中存在着结晶微粒,存在结晶微粒的原因:一、苏料使用初期因工具原始,原材料提练不精、研磨不细(早期为水碓研磨)。二、因苏麻离青是不溶于水的矿物质,需加助溶剂才能形成颜料,助溶剂过多过少会影响发色,只有不完全溶解时发色最佳,所以必然有部分不曾融化的结晶微粒存在于液体颜料之中。绘画时结晶微粒会依附在笔毫尤其是沉聚在毫端,在勾勒和平涂时会随笔道留在胎体的画面上。所谓网状纹其实就是星罗棋布的、半液化状态的结晶微粒颜色四处扩散形成的图案。因烧造技术等不同原因,网状纹有的肉眼可见,有的只能在放大镜下观察,据研究,元代进口苏料和明早期郑和下西洋之后进口的苏料是有明显不同的,蛛网纹只在元代少数精品青花器上出现过,所以人们推断蛛网纹为元代青花器的一类,是不无道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鉴定中蛛网纹的形成也必须与绘画笔势相一致,其收笔和复描处网线的颜色一定会偏深偏重,否则一定存疑。见上图三

三、串珠纹:

图四 勾勒时中锋行笔,苏料会用“吃胎”凹陷留下笔道痕迹,笔道内直线排列着不规则的圆点凹陷,形状像一串珠子,称为串珠纹。

明中期以前的青花瓷,有一种很具时代特征的绘画技法,即先用细笔中锋,将物象的轮廓以单勾或双勾粗略勾出,然后一笔或重复涂描,称之为单勾平涂双勾平涂,统称为“勾勒平涂”。勾勒也好,平涂也好,只要用的是苏料都会有吃胎凹陷。这里强调的是勾勒时因为用的中锋行笔,绘画苏料厚重,勾勒线条会变成深入胎骨的凹陷线,并且凹陷的线条上会出现成串排列的不规则的圆点状凹坑,凹坑有绒毛状晕散,极像是用线穿起的“串珠”,专家藏家称之为串珠纹。串珠纹是苏料吃胎凹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和蛛网纹多出现在较精细的元代青花器上,在鉴定中可作为一类进口青花钴料的“基因”符号使用,但不可据此将无此特征的一概排除在苏料之外。蛛网纹和串珠纹现代仿品中也有尝试,可是在有经验的专家藏家面前难以达到“入眼”的程度。画上去的蛛网,锐器扎、酸烧上去的凹陷点,不但无绒毛状晕散,形状也呆板发死,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锡光:

图五 侧光下宝石蓝色凹陷下的锡光

图六 深蓝色凹陷下的锡光。

图七 苏料的铁锈斑。

关于锡光,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说:“在线条的纹理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点,呈星状点滴晕散,浅淡处结晶斑点较少,浓重处则凝聚成黑青色,藏青色或呈现金属锡光,并且下凹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用手抚摸可辨凹凸不平之状” 。这一论述全面而精辟。就是说锡光是由苏料中的钴铁的结晶斑点所致,浅淡处和浓重处呈现出的颜色各不相同见上(图五)(图六)。这一些都需侧光而视才有体验。锡光和凹陷一样是苏料绘画留下的固有痕迹,只是或轻或重或隐或现而已。锡光作假在现代高仿中是常见的,但常漂浮在表面,光泽暗淡,甚至有的像黏贴在上面,有可以刮掉的感觉,难以达到乱真的水平。这也是鉴定是否是苏料的重要依据。请看下图七:

图七  “食铁菌”在苏麻离青的“高铁处”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洇散的环状微观痕迹,被称为“老人斑”。

上图七是高倍放大镜下,苏料吃胎凹陷的“重灾区”所呈现的微观痕迹,那些从中心出发层层洇散,呈叠圈状的润圈,有一种说法是一类微生物在铁元素聚集处活动留下的历史痕迹,其实与釉上釉下的氧化不矛盾,任何氧化都不能排除有各类微生物参与活动。因为国产青花钴料不具备“高铁”的条件,不可能存在这种铁的氧化痕迹(或称微生物活动痕迹),因而被称为鉴定苏麻离青的“铁”证。这些微观标志更让现代高仿者不可企及。这些微观痕迹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状态也是丰富多彩的,为便于掌握规律,补充几个图片:下图是本文图一凹陷处的釉下氧化微观痕迹。

下图为本文图二片状凹陷的釉下氧化痕迹。

下图为本文图四中,中锋线条勾勒形成的串珠纹微观痕迹。

下图为上文图六铁锈斑的微观痕迹,注意:釉上氧化与釉下氧化不同,特点是边缘整齐,层次多变铁褐色明显。

下图为苏料瓷片上放大的碳末气泡(死气泡),注意气泡内部丰富多变的色彩,这是难以仿造的。

以上釉上、釉下微观痕迹的状态,只出现在纯苏麻离青的画面上,笔者多年致力于进口苏料与国产料的微观痕迹比对,结论是无论是吃胎凹陷还是釉上釉下氧化的微观痕迹,都不会出现在明末及清三代官民窑瓷器上。微观痕迹学是传统眼学的延伸和跟进,在古玩鉴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掌握了传统眼学和微观痕迹的有机结合的方法,对鉴定明中期以前的瓷器一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

  • 苏麻离青料青花瓷器研究日记(三十六)

    真.仿元青花瓷器的青料及绘画分析(2) 下面将从青花的发色.用笔方面举例点评部分仿品,还是从仿滥了的"鬼谷子下山"大罐中的鬼谷子说起吧. 新仿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1 新仿元青花鬼谷子 ...

  • 苏麻离青料青花瓷器研究日记(十五)

    关于苏麻离青料瓷器的微观鉴定(之一) 最近应网友之邀回答了有关"高仿元青花能仿网状结晶纹吗?"的提问,网友们反响热烈,有些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有的网友私信咨询,激起了我对这个问 ...

  • 青料吃胎吞釉的表现

    本期分享的藏品照为本人亲拍山东博物馆展出的永乐青花花卉纹盘整体及局部清晰图,特别是青料吃胎吞釉的表现,供大家欣赏.

  • 浅谈命局中的肝病信息标志

    河南  王宏宇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来从事学习.工作与事业,来创造与享受人世间五彩缤纷的美好生活.然而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几乎人人都会罹患各种疾病.正如俗话说的:"人吃 ...

  • 浅谈现代仿苏麻离青的有趣特征

    朋友,这篇博文仅是个人心得,千万别拿您的宝贝来对号入座哦!要知道咱们长得再像鬼谷子也进不了故宫,长得像木有用哦:倘若我的图片跟您的宝贝有相似之处,王刚的铁锤也进不了您的私宅,相似与等于不一样哦. 视觉 ...

  • 混合青料别有天——宣德朦胧釉、紫调蓝、浅吃胎特写

    以元.永.宣三个时期为翘楚的苏麻离青料青花瓷,中国陶瓷史上一朵瑰丽奇异的瓷之花,让多少收藏爱好者魂牵梦绕.围绕苏麻离青到底如何鉴别,不少人做出了很多探索,但对大多藏友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云遮雾绕的高深课 ...

  • 浅谈绞胎瓷的特征和鉴定

    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绞胎瓷则是瓷器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绞胎瓷是用褐白.黑白或棕白两色瓷泥交替迭摞.互相揉和,再用折迭.盘卷.切刮等方法制成各种绞样,然后 ...

  • 浅谈高古瓷真伪鉴别之釉面和胎体特征

    高古陶瓷主要是元以前出土的陶瓷器,由于是土中而来,自然会留下明显的出土痕迹,其中表面的土斑就是最主要的特定依据.本文将介绍土斑的特征和釉面胎体变化 一.高古瓷釉面土斑 高古陶瓷受土壤中这些化学元素和侵 ...

  • 浅谈各代古瓷底足修胎痕迹和特征

    古时瓷窑工匠们制作瓷胚胎会在瓷器胚胎底部的"修胎",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及不同窑口的修胎方式一般都有所不同.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瓷器底部修胎的胎痕,综合瓷器本身显现资料来判别瓷器的年代. ...

  • 浅谈明成化,弘治,正德青花瓷青料特征

    明成化 青花草花纹罐 明成化 青花黄彩石榴花果纹盘 明成化 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 明成化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 明成化 青花麒麟纹盘 明成化 青花 ...

  • 浅谈翡翠油青种和干青种

    油青种 油青种翡翠颜色青暗,掺有灰-蓝之感,亦有浅青.深青.油青种翡翠是指翡翠绿色较暗的一种,颜色不是纯的绿色,质地有油浸的感觉,透明度较高,质地细腻,肉眼很难辨认出其矿物组分颗粒,敲击其材料有金属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