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万事俱备再出发

晚上,听北大教授茅以轼解读《终身成长》这本书,有所启发。他说,人分两种思维,大部分人都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用外在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天赋优势,通过自己的成就来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例如我们的高考,职场的升迁。还有一种人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把成功当作成长,只要不断成长就是成功。对于这种人来说,失败啊、挫折啊、困难啊,可能会让他更有成就感。这种人不断地超越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突破和创新。这种人就如不以挣钱为目的的企业家,不能名誉为主的大学者。

我是个普通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属于前一种人,很多时候总想糊弄点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从不敢直接面对外在的压力和挑战,在困境中让自己更强大。总想把自己包装起来,不受外界的侵害。

到了中年,扪心自问,说句实话,我算是一个努力的人。我的努力不是因为天性刻苦,而是因为胆小。不想过多地求助于别人,于是,就自己一个人暗地里下苦功。在上学时,因为刻苦曾尝到了用功的好处,让我的学习成绩更加体面。参加工作后,因为努力也让我在众多人面前更加有了尊严。在其它方面,因为善于用功,让我常常比别人有些好用的技能。例如,刚用电脑时,我学会了五笔打字,并且坚持用下去,二十年来,因为打字速度较快,给我的写作等文字处理能力带来了很多便利。时间长了,我渐渐认为,凡事努力总没有错,只有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

时间久了,我越来越习惯于死磕,不喜欢求助于别人,也不擅长与人合作,总认为自己有比求别人强。一个人要想做成事,就得靠自己的能力。什么是能力?用茅以轼教授的解释,常指体力、技能和心理素质。我也常常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并且常常引以自豪。

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说“君子不器”,能力再高,也只是停留在“器”的境界。在历史上,这种人最多就是武夫和工匠,只是干成具体的事,成不了大气候。

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更重要的是靠个人的品德和境界。有高尚品德的人,就有了与人交往、合作的诚信体系,就可以团结更多的人来一起做事。境界更重要,境界高远的人,看问题就会高远,就不会因眼前的困难的矛盾而影响前进的步伐,不会因为眼前的纷扰影响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如果说一味重视个人能力提升的人是埋头拉车的车夫,那么有德的人就是运筹帷幄的战略家。在历史上,有德的人就如尽忠诸葛亮、仗义的关云长,还有失败的项羽,虽败犹荣,口碑好得很。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一种伟大的人,就是依道而行的人。我们每个人有能力再高,都不可能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我们个人的格局再大,都不可脱离时代的影响。如果你是一个懂道的人,就会依道而行。在合适的时间里,找到合适的地方,团结合适的人,做适合自己做的事。这种人就是伟人,就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人,就会放大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这种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帝王将相了,或者是勇立于历史潮头的人,如商人先祖范蠡,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

人到中年,我越来越发现,再也不能在个人技能上计较了,揪着自己的头发不可能脱离地球。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关键在于与人交往,在于与人合作。如果能让自己静下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能做的事,那要算最好不过的了。

今天下午,在与同事交流时,他说,想把中小学语文、数学教材弄通弄懂,然后对其进行解读。听到这种想法,我贸然打断了他。我说,解读教材真的很重要,但是你的优点并不在解读教材上面,把一门学科解读清楚,对于一般的老师而言,也绝非十年之功。但是,凭借你的优势,完全可以做些了不起的事情。我懂得同事的用功,也佩服他的用心,但是,他只看到了能力,而忽视了战略和方向。

这话难道不是在说我自己?

荀子说过“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人做事情,不要等到万事俱备再去做。因为,当你辛辛苦苦一点点地累积,等到条件圆满时,环境可能早就又发生了变化。那种等到条件圆满再出发的人,其实,很可能像我一个是个努力型的胆小鬼,只会死磕,而不会团结人,看不清方向和大势,这样的人,一生都在苦苦追逐,做个小事尚可,大事百分之百地失败。真正勇敢的人,首先要敢做,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路常在脚下延伸,路常常是看不见的,走着走着,自己就走出了一条路。

这篇文章算是读书体会,也是自省!

(0)

相关推荐

  • 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的路线与为道的路线是相反的 为学 学来的是知识.聪明 用的是加法,日渐增加 为道 得来的是智慧 用的是减法,少私寡 ...

  • 情绪的稳定和独立思考比智商更加重要!

    一.你所受到的训练决定你的将来       极少的人能不断的突破自我寻找到更高的思维境界,这句话的意思通俗说:不断的打破以前知识面创新是极难的.      五年前我问我儿子"如果你在非洲学成 ...

  • 修达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的百样功夫

    读了宋朝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

  • 专列再出发!

    又是一年插秧季 这趟连续开行22年的 插秧专列 载着500余名"插秧客"出发啦! 5月6日16时33分 K5131次绥化至抚远插秧专列 从绥化站驶出 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及周边市区县 ...

  • 2018,为了共同的梦想,收拾行囊再出发!

    <故乡新年颂> 时光的指针又要指向过年, 回乡的路近再一次接近了! 那熟悉又陌生的村庄 仿佛在今晚向你诉说着什么 你在外面还冷吗? 身上的衣服单薄吗? 一年到头挣的够花吗? 家里的事情不需 ...

  • 1073期 || 张康宁:50岁,再出发 ——即兴一首献给我最亲爱的兄长/轩诚清读

    小菲赏析:  字里行间.是清风的低吟,是五十岁一路走来的情怀,是字笺里渲染的呓语,这一程山水以一颗纤尘不染的心,将相惜的暖意藏于心底,相遇相知,相依相暖.让水墨氤氲流淌着最初的感动.那些隐藏于心的执念 ...

  • 胡盼:再出发(学习心得)

    听了同伴们的汇报,说实话,羡慕了,更心动了.一个个优秀的同学就和自己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可是别人却那么的优秀. 分享汇报的同学中,有33岁就已经评过高级的:有过得省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有正在研究省规 ...

  • 气势磅礴:《中国再出发》隆重发布!

    中国文艺原创平台 点击聆听: 中国再出发 杨仪秀 - 献礼建党100周年歌曲集 <中国再出发> 作词:陈伟生  杨仪秀  作曲:杨仪秀  演唱:樊锦    风雨在呼唤  江河在呼唤  旗帜 ...

  • 首战告捷!中国女子冰壶再出发 世锦赛冠军归属你最看好谁?

    日前,202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在加拿大拉开帷幕,虽然本次比赛的举办进程一波三折,但好在没有影响到各支队伍的奥运名额的争夺和备战.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本次女子冰壶世锦赛的地点由瑞士改为加拿大,现场依然采 ...

  • 别等到劳损再后悔!我们教您珍「膝」

    经历了疫情的肆虐,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对于身体的锻炼,一时间"健身族"."健走团"等蔚然成风.但是,大家的锻炼方式如果不恰当非但不会起效果,反而会伤害我们的膝盖,甚 ...

  • 又见正通 | 运城首个现代艺术风格项目,择址北城腹地再出发!

    | 遇见 当站在这扇黑乎乎的门前,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它和售楼部联系起来. 2月3日早,受邀来参加国科正通·芳草地展厅开放仪式,若不是门前布置了简约而精美的会场,差点没找到地方. 然后我就看到了上图中的 ...

  • 东方财富:15年后再出发,还是少年

    4月26日下午,东方财富公布了2020年报和2021年1季报,业绩继续无比靓丽.但是,眼光日益挑剔的投资者和财经媒体,面对东方财富连续多年的靓丽业绩,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反而是东财管理层的集体致辞,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