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导语:
立夏之日,蝼蝈鸣。
又五日,蚯蚓出。
又五日,王瓜生。
天时中,人的享受也一起蓬勃自然。
立夏好时节:万物蓬勃,农忙收获
今年的五一假期调休引起了很大的讨论。现代人生活忙碌,渴盼踏踏实实的休息。转眼,今天已经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假期余额已不足”是不是已经在您的朋友圈里刷屏了呢?
其实,今天赶得巧,刚好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立夏可是个好时节。
古人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曰立夏也。”也就是说立夏以后禾苗长得高了,雨水开始下得多了,太阳也大起来了。这样一个以农业为重的民族在立夏的时候看见庄稼万物长大了,人心中的喜悦渐渐也就大了。
唐代元稹写过《咏廿四气诗》,他怎么写立夏的呢?他说:“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瓜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元稹的这首诗写的恰好是立夏的景象。蚯蚓它在土里头,你也不知道是谁让它出来的,但是都冒出来了。瓜果逐渐长大了,变熟了。蚕茧结出来了。林间的鸟在喂它的小鸟雏。万物都是一派生机呀!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立夏这个时节,温度明显升高,暑气蒸腾起来了,雷雨也多了,天气也热了,农作物当然就蓬蓬勃勃长起来了。
特别是夏收作物进入了成熟期,冬小麦扬花灌浆了,油菜已经谢了黄灿灿的油菜花,接近成熟了。这一年能有什么收成,到这个时候基本上能看得出来了。所以说“立夏看夏”,能够看得出来收成好坏了。

这时也是早稻插秧的时候,所以“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这个时候人不敢懈怠。南宋翁卷在《乡村四月》里边写:“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立夏大日子:迎夏祭拜,恭迎祥瑞
立夏自古以来就是大日子,我们过去跟大家说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天子都是要去祭拜的。
《礼记·月令》里面说:“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迎夏于南郊。”这是周朝的礼儿,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领文武百官去迎夏。
为什么要在南郊呢?
立春是从东边迎春风,立夏是火辣辣的太阳从南方逐渐覆盖过来。立秋是人在西方,目送着这样一个丰收季节的远去。当然立冬的时候,朔风是从北边吹来的。过去迎接四季就是拜四方。
在迎夏仪式上,司徒官被派去各地勉农,告诉农民抓紧耕作。仪式上,君臣一律穿红色礼服,配朱色的玉佩,马匹车骑都是朱红的,为什么呀?这就是对司夏之神朱明季节的敬意,红红火火也是对夏粮丰收的祈求。

立夏小美满:尝鲜迎夏,喜乐平安
在《逸周书》里面有记载:“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其实这就是立夏三候。
第一候“蝼蝈鸣”,什么意思呢?池塘里面的蛙鸣,呱呱呱呱,蛙类动物在田间、池塘边开始觅食了,动静就多起来了,这就叫“青草池塘处处蛙”。
第二候“蚯蚓出”,地底下的温度高了,蚯蚓要拱出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

到第三候的时候,王瓜,也叫土瓜,这个时候越长越大了。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新郑县志》里面记载:“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谓之进鲜。”这时候土瓜都能摘得下来,能卖了。人们彼此之间说:“赶紧尝尝鲜,刚摘下来的!”
现在在城里,这样新鲜的体验已经变得挺奢侈。因为去水果摊上买的东西都已经辗转不知道放了多久。

原来农民种新鲜瓜果李桃,也没有什么农业污染,也不用化肥,摘下来水一冲,甚至就拿衣襟擦两下,马上脆生生就吃。那个时候物质不如现在丰富,但是也有独有的奢侈,在天时中,人的享受是那么蓬勃自然。
在中国传统的习俗里,立夏这一天老百姓是要尝鲜的。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农作物已经收获,人有的尝了。像在江浙一带,一到这个时候会尝尝青梅,还可以做酒酿,还有鲜鸡蛋,这就是三鲜。

立夏尝三鲜,在不同的地方尝到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总能尝点新鲜的入口的东西。最普遍的是喝茶,夏茶是清火的。不饮立夏茶,这一夏就会很难过的。
福建喝的叫“七家茶”,各家炒茶叶,手法不一样,茶味也不一样,大家要混合煮一大壶茶,一块儿来喝,喝不同人家炒的这种茶香。
你看,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熟人社会才能体会到的仪式感。我们今天从乡土的熟人社会进入网络虚拟空间的陌生人社会,从原来宗庙祠堂的大家族进入了单元里的一家一户,所以各家把茶放在一起、把新鲜的吃的放在一起,喝大壶茶、吃长街宴,听起来都变成历史记忆了。

无论我们是惆怅、眷恋,还是欣喜地进入一个商业更发达的时代,立夏习俗就这样固定在季节里、固定在历史的记忆中。我们就这样随着季节的变换,让自己跟上节令的心情。
“夏者大也”,一个大大的时节已经来了,咱们能够跟上这个大时节,降躁去火,让自己在白天长长的时光里多一点喜乐和平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