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时节,广东人开始想念一种美味的虫子!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但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所有的传统节日最终都和吃脱不了关系。中秋佳节,中国人民习惯吃着月饼,赏着月。但在此时,珠江三角洲的一些老饕们,除了月饼外,还惦记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虫子。
中秋前后,皓月当空,在咸淡水交界处的稻田中,密密麻麻的虫子在子夜时分破土而出,潮水一般涌动,被早已守候在田边的人们捕捉入袋,随后便以各种形态出现在餐桌上,成为一道时令珍馐。
禾虫,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福建三省的咸淡水交界处,在福建福州等地区被称为流蜞,学名叫做疣吻沙蚕,是一种水生环节动物,多毛类,长得有点像蜈蚣。
禾虫色金黄带红杂绿,虫身丰腴,含浆饱满,行动缓慢,样子可怕,栖身于咸淡水之交的稻田表土层里,以禾等植物为食,身长3—4厘米,通体粉红色,有时又变成乳黄色或绿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禾虫对环境要求极高,稍有污染便不能存活,它们平时都藏在淤泥里,只有繁殖时才会钻出泥面。
每年农历的三月、四月和八月、九月的初一、十五大潮时,禾虫才会出现,上半年的禾虫因为与荔枝成熟时节相近,也被称为“荔枝虫”,下半年的禾虫因为与桂花时节相近,也被称为“金花虫”,“金花虫”不但数量多,而且体肥质佳。
因此食用禾虫的时令性极强,尤以中秋前后最佳,加之禾虫必须讲究新鲜,不便于运输,因此只是小区域内的美食。
禾虫生性怕光,晚上才会大量出没,子夜时分,潮水褪去,禾虫纷纷浮出水面,密密麻麻地浮游在河涌的水面,颇为壮观。此时渔民在河涌的出口处设网,亮起手电筒或点一盏灯,禾虫见光便随水自投罗网。
据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时一次可捕捞数百斤禾虫,用农艇满载而归,但自从农田普遍施用农药后,禾虫逐渐减少。
近些年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禾虫有所增加,但还是不多,而且价钱昂贵,市场里面的禾虫要卖到近百元一斤,餐馆里都要卖到一百二、三十元以上,于是有的地方也开始研究人工养殖禾虫。
在广东,禾虫食用季节短,如今越来越珍稀,加上味道鲜美,可算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看来广东、福建人吃禾虫,已有悠久的历史。
禾虫的做法多种多样,焗、煎、炒、蒸、煮等做法样样皆可,常见的如钵仔生焗禾虫、禾虫焗蛋、生炒禾虫、禾虫炒饭,酥炸禾虫、禾虫煲莲藕眉豆汤等等。
在过去,禾虫不易保存,村民们还会将大量收获的禾虫制作成禾虫酱,用作烹饪调料或下饭,“禾虫酱拌饭,一次能吃两大碗”,如今禾虫昂贵,制作禾虫酱的也越来越少了。
除了做熟了吃,还有一些资深的老饕,中意吃禾虫刺身,也就是直接生吃禾虫,禾虫遇到口水,会在在口腔内爆浆,这个你敢试吗?
说了这么多,哪里可以吃到禾虫呢,中山神湾镇,珠海斗门镇、江门新会区、东莞道滘镇、佛山里水镇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的禾虫产地,在这些地方,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比较出名的食用禾虫餐馆,上网搜一搜就找到了。
看完这篇,肯定又会有很多人说“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连“老婆”(老婆饼)和“孩子”(煲仔饭)都不放过,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说起吃禾虫,还真有很多广东人不敢吃,以我的了解,恐怕至少会有四成左右的广东人接受不了吧。
因为这是一种地域性和时令性极强的食物,也不太方便运输,所以还有更多的内陆广东人其实从来没有见过,更别说吃过了。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吃禾虫,除了因其外形恶心不敢下口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贵了!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