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将军与名声

1、

人都希望有个好名声,名垂青史是再好不过了。这是人性,但人性与国家安危并不一致。

过分追求名声,对于无关江山社稷安危的个体来说危害还不大,例如文人墨客,沽名钓誉只是个人行为。

对于领兵打仗的将军,过分重视名声,就是大忌。

将军,这职位关系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民之生死,是重中之重。你带领那么多人,不考虑伤亡、不顾及损失、不在意长远与安危,只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

若将军热衷追求名声,用社会广泛传播的个人名声干扰人主点兵选将,其危害可以说祸国殃民,尤其不小。

对于那些名声在外的将军,不明就里的世人跟着叹息,文人墨客为之摇唇鼓舌,都是在拿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当儿戏,拿家国命运不当回事,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尤其要谨慎、戒备。

历史记载的种种,恰恰反映了士大夫受将军名声干扰,任贤选能受流俗左右,这些人,对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命运并没有记在心上,最终往往吃亏在这些事上。

2、

汉朝的卫尉李广,秦朝名将李信将军的后代,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为人正直,诚实宽厚,又拙于辞令,寡言少语。他关心部下,体贴士卒,“饮食与士共之”。凡是皇上赏给他的东西,他往往发给士卒,共同享用。他一身担任“二千石”的官职40余年,但“家无长物”,也从来不谈论家产的事。

李广带兵走到粮食断绝,饮水缺乏的地方,一旦遇到水源,士卒们若不人人喝到,他就滴水不沾;一旦有了食物,士卒们不个个吃上,他就一口不尝。李广对部下宽厚仁爱,从不苛求,所以士卒们爱戴他,且乐为他效力。

李广将军带兵打仗能身先士卒,平常与士大夫交往,作为2千石的李将军慷慨豪放,居然家无余财。李将军以笑谈与人想识,以实惠与人想感,名声果然广播于天下,留芳于后世。

1、  唐王勃《滕王阁序》里边: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唐代王维《老将行》写李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4、 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汉代杨雄对 上面箭没石羽的解释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6、宋·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从《史记》李将军传开始,后人对这位爱惜名声胜过一切的将军,进行了各种称赞和感叹。似乎建立不世之功的汉武帝无识人之明,无任人之勇。

3、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汉武帝想摆脱对匈奴的妥协政策,整顿政治军事,反击匈奴。汉武帝即位之初,身边的人都说李广是名将,汉武帝也早有耳闻。

《汉书》记载: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卫青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无所得;公孙敖为胡所败,亡七千骑;李广亦为胡所败。胡生得广,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佯死,暂腾而上胡儿马上,夺其弓,鞭马南驰,遂得脱归。汉下敖、广吏,当斩,赎为庶人;唯青赐爵关内侯。青虽出于奴虏,然善骑射,材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材,故每 出辄有功。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后来,  汉武帝多次派遣大军出塞攻击匈奴。李广也多次参与,但都劳而无功。元朔六年,李广复为後将军,跟从大将军卫青的军队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以军功封侯,唯独李广一军无功。二年后,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带领四千骑兵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带领万骑和李广一起出兵,中途迷道。行走了数百里,匈奴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包围李广,李广带领士兵力战得免。李广差不多全军覆没。

从历史记载的李广与程不识的对比,看李广带兵:“飞将军”李广和程不识两人都在戍边一线抗击匈奴,在边郡太守中均以善于用兵而闻名。李广率军作战,逐水草安营,文书至简,仅侦骑远布。程不识则恰恰相反,军容整饬,严密行伍,各级官吏处理文书经宵不眠。当时匈奴兵势强盛,但两人均御敌建功,皆为名将。后世司马光却郑重指出:治军务须始终从严,李广领兵作战,使人人自便,以李广出众的才能,这样做也许是可以的,但后世切莫效法。学程不识之法,虽然可能无功,但也不致失败;如果学李广之法,则很少不走向覆灭的。

程不识说:“李广的军队很简单便宜,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袭击它,就没有办法抵御;而李广的士兵也很自在,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拼力死战。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烦扰,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程不识说李广在野外被袭击没法防御。

后来李广战绩也确实如此,第一次出塞作战李广由于军队散漫,这样士兵约束少,纪律散漫,而纪律是军队的命。周易说:【师出以律】,还说【弟子舆尸】。李广有一次被俘,只身抢了匹马逃回来。这哪里是一位合格的将军?程不识的评价是中肯的,李广的个人英雄主义,是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总依靠自己的武勇,后来自杀和项羽的非战之罪的话差不多。

李广之死,从侧面看到爱惜名声对于将军有多危害。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请求参战,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没有同意。过了很久才任命他为前将军。

大将军卫青出边塞后,得知单于在住地,便决定亲自率领精兵直捣匈奴大营,因为年纪大,武帝暗中嘱咐卫青保护李广,卫青就派李广改走东路,担任策应。李广军中居然无向导,迷失了道路,耽误了与卫青会兵约期。

卫青向李广询问情况,李广对自己的部下说:“我李广与匈奴打了一辈子仗,参加过大小70多次战斗。这次幸好能跟单于直接交战,大将军把我调走东路,结果迷失了道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总不能再受'刀笔之吏’的审问吧!”说完后,就拔剑自尽。全军将土失声痛哭。百姓听说后,无论是李广认识和不认识的,个个伤心流泪。

将军有带兵打仗与指挥将军打仗2种,古人有善将兵和善将将的区别。李广是既不善将兵有不善将将。这哪里是一位将军该有的职业素养?

史记《李将军》与《资治通鉴·飞将军》都记载了一件事:  匈奴兵大举侵入上郡,汉景帝派一个亲信宦官跟随李广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出营,看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宦官受伤,几十名骑兵全部伤亡。

宦官急忙跑到李广那里,报告事情的经过。李广断定,这三个匈奴人是射雕的能手。于是带领一百多名骑兵,前去追赶。两个匈奴人被射死,一个被活捉。

这时,突然发现前面有匈奴的几千骑兵,他们也看见了李广一行,以为人少是诱兵,便很快上山列下了阵势。李广的100多名骑兵很紧张,想赶快撤退。

李广说:“我们距离大军几十里,现在只有一百多骑兵撤退,匈奴追射我们,就会全部丧命。现在大家留下来不走,匈奴兵一定认为是大军的诱兵,不敢进攻我们。”

于是,他命令继续前进。走到匈奴阵不到二里的地方停下来,所有的人都下马且卸下马鞍。骑兵们纷纷议论说:“匈奴的骑兵这么多又这样近,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回答说:'那匈奴认为我们会撤退,现在我们全部卸下马鞍用以表示不走,这样会加深他们的错觉。”

就这样匈奴骑兵不敢攻击。半夜时,匈奴兵以为汉朝会有大军埋伏在附近乘夜晚偷袭他们,便带兵全部撤走了。

第二天天亮,李广带着全部人马返回大本营。而汉营里的大军均不知李广的去向。

身为将军,丢下大军不管,也没有相应的授权,让大军出在群龙无首的危险境地,这哪是有将军的担当?

4、

与李广类似的是宋代的岳飞。对于岳飞能不能收复中原,我不敢断定也无法判断。但从士大夫对岳飞的赞誉,世人对岳飞的夸赞看,岳飞也是一位极度爱惜名声的人,这样的人作为将军,领兵打仗,作为皇帝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恐怕名不副实,不能胜任职位,让部队白白受损、让国力空虚。

领兵带队、拿身体与强敌争生死,这不是将领要做的事。战争机会、派兵布阵、粮草输送、地理地势、敌我情况、等等才是一位将军要谙熟于心的东西。以小智得大名不是为将之道。

岳飞对局势有自己的看法,在与皇帝的意见不合时,竟然不顾皇命,一意孤行。(皇帝的意见一般都是朝廷多次讨论、相互妥协达成的,决策绝对不是理论的实践。)

一次宋高宗说好了将未将刘光世部队军权移交给岳飞,后来北伐计划被搁置,军权也就没移交。岳飞居然认为自己的赤胆忠心受打击。意气行事,不等批复就辞职回庐山为母守丧。   逼的宋高宗派遣多人,反复敦请,岳飞才同意干活。这哪里是一位社稷之臣?

在宋与金议和的差不多之时,岳飞兵临原东京开封。宋高宗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下令让岳飞班师回朝。岳飞上书表达自己收复失地的信心和决心。再次不顾皇帝的命令,发兵朱仙镇。

宋高宗于是连发十二道金牌班师诏。12道金牌,君臣相疑心可见一斑。

没有皇帝想丢掉江山,也没有皇帝想下面的大臣碌碌无为,都希望有忠臣良将。这是人之常情。为将军的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国家,不关心战争消耗与士卒的生死,这哪里算一位好将军?

拿人家的俸禄就不应该逃避职位的艰难,身在那个职位不应该推卸责任。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