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印

反印为𢑏——说“”与“𢑏抑”

朱英贵

“反印为𢑏”是说将“印”字横向翻转过来(将其左右两个偏旁互换位置)就成了“𢑏”字,而且“𢑏”字与“印”字的造字本义是相同的。后来二者的字义各有侧重,“印”字侧重表示印章的意思及其各种引申义,“𢑏”字又增加了手旁,写作“抑”,则侧重表示按抑的意思及其各种引申义。本文就来谈谈“印”与“抑”(𢑏)这两个字的形义纠葛。

一、“印”与“抑”(𢑏)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印”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甲骨文到篆文,“印”字都是上部从“爪”或“又”,表示向下按压的动作;而下部从表示跪坐人形的“卩”(《说文》作“卪”),借以表达以手抑人使人跪坐之义,可见“印”字为“抑”字初文,在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

《说文解字》卷九印部:“印,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凡印之属皆从印。”

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为:“印”,就是执政者所持的信物(相当于现代的公章)。它的字形采用“爪”和“卪”(卩)两个部件会合成意。大凡与“印“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印”作为表意偏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对许慎所谓“执政所持信也”一句作了如下一些补充解说:

“凡有官守者皆曰执政。其所持之卪信曰印。古上下通曰玺。周礼玺节注曰:今之印章。按周礼。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谓诸侯于其国中、公卿大夫于其采邑用之。是卽用印之始也。季武子于周礼为守都鄙者,而以玺书达于鲁君,是古有印明矣。”

段注的这些话无非是说自西周以来就已经使用官印了,借以证实许说“印,执政所持信也”一句不妄。

然而,“印”字的常用义虽然确实是自西周以来就有的官印(执政所持信也)之意,但是这种意思并不是“印”字的造字本义;“印”字虽然确实也是采用“爪”和“卩”(卪)两个部件会合成意的,但是它的初文构字理据却也不是印信之“印”,而是抑制之“抑”的先造字(初文)。

据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之见:“卜辞'印’字从爪从人跽形,像以手抑人而使之跽。其谊如许书之抑,其字形则如许书之印。”

上述是罗振玉通过对甲骨文字形的考证之后所作出的解释,他认为甲骨卜辞中的“印”字从形体上看就是《说文解字》一书中的“印”字(其字形则如许书之印),然而它的意思却是许慎《说文》一书中的“抑”字的意思(其谊如许书之抑)。这是因为,卜辞中的“印”的构字理据是由上部的“爪”和下部的人跽形(跪坐人形)组成的会意字,它的造字本义当为用手控制别人使之不能站起来(像以手抑人而使之跽)。

在较为古老的文献中,“印”字确实也有这样的意义和用法,比如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德经》中就有这样一句:“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意谓地位过分高出的就设法抑制他,而对于地位低下的则设法抬举他。可见这个“印”字实际上表示的是“抑”字的意思。也就是说,“印”字是为抑制的“抑”而造的字,它的造字本义就是向下按抑的意思。

其实,“印”字和“抑”字原本是同一个字,后来由于字形字义发生分化,便出现了一个将“印”字反写而专门用来表示初文造字本义的“𢑏”字(反印为𢑏)。这个“𢑏”字便是今天的“抑”字的前身(参见下图):

“抑”(𢑏)字的古文字形体

从上图可以看出,“抑”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跟“印”字是相同的,在《说文·印部》中出现了一个“𢑏”字(反写的“印”字),此字即为“抑”字的前身,后来又在“𢑏”字左边添加了一个“手”(扌)旁,这便是《说文·印部》中的“𢑏”字条下标注为“俗从手”的俗字“抑”字,后来这个“抑”字变为常用字,而“𢑏”字便逐渐废弃不用了。(参见下图)

《说文解字》中的“印”字(蓝框内)

和“𢑏”(抑)字(红框内)

《説文解字》卷九印部:“𢑏,按也。从反印。抑,俗从手。”

许慎所解的大致意思是:“𢑏”,就是按压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反写“印”字的方式构造而成。“抑”,是它的俗体写法,增加了“手”作为表意偏旁。

综上所述,作为初文的“印”字的造字本义就是表示按抑,后来它被广泛地用于表示官印的引申义,于是又为它的初文本义另造新字“𢑏”或者“抑”。再后来“抑”行“𢑏”废,“印”、“抑”二字各行其职:“印”字侧重表示官印的常用义及其各种引申义,“抑”字侧重表示按抑的初文本义及其各种引申义。拙论将在下文分别例释解析:

    二、“印”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印”字尽管是初文,但是它的社会常用意义却不是它的表示按抑的造字本义,而是表示官印的直接引申义以及深层次的间接引申义。

“印”字的古代常用义为官印。例如:“守还授其印,尊宠官之。”(《墨子·号令》)再如:“传国之玺,历代迭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贵在仍旧,无取改作。”(《宋书·孔琳之传》)又如:“国朝印制,仍唐旧,诸王及中书门下印方二寸一分,枢密院宣徽三司、尚书省诸司印方二寸,惟尚书省印不涂金;节度使印方一寸九分,涂金,余印方一寸八分;观察使印亦涂金……今之印记多不如制,军校印尚有存者,盖可考也。”(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又如:“玺即印也。战国时已用印,苏秦佩六国相印,项羽刓印而不以与人,汉高帝弄御史大夫印而顾赵尧,其来久矣。”(清·袁枚《随园随笔·印》)

由此可以引申出如下一些表层引申义和深层引申义:

其一泛指图章。例如:“玺谓之印。”(《小尔雅》)再如:“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又如:“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明·徐官《古今印史·用印法》)

由此还可进一步引申指专司盖印的印官。明清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例如:“如有堆顿廒外,印官到仓,即要查问。”(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仓收陋弊》)再如:“命案相验,牒交印官。”(清·严如熤《老林说》)

其二,表示盖章的动词义。例如:“(吏部印)以印文官制诰。(兵部印)以印军职制诰。”(《辽史·仪卫志三》)再如:“正面刻字如秦氏玺,而不可印,印则字皆反矣。”(明·陶宗仪《辍耕录·印章制度》)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方面的意思:

一是表示如盖章般在物体上留下痕迹。例如:“野鸟翻萍绿,斜桥印水红。”(唐·李远《游故王驸马池亭》诗)再如:“均又为诗曰:'秋风泷白水,雁足印黄沙。’”(《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引宋庞元英《谈薮·沈约》)又如:“路上刚洒过水,车轮在地面印出两道线。”(茅盾《色盲》五)

二是比喻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梅的悲惨的结局还深深地印在她的脑里。”(巴金《春》二)再如:“你抄,你看,把它们深深地印在心上。”(菡子《致江幼农》)

三是表示痕迹,印记。例如:“他的牙齿紧紧咬着大拇指……过了一会儿,他放下手,也不去看指上深的齿印。”(巴金《寒夜》二二)再如:“按旧习惯,婆婆找媳妇的事,好像碾磨道上寻驴蹄印,步步不缺。”(赵树理《孟祥英翻身》二)

四是表示印刷。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再如:“凡印书,永丰绵纸上,常山柬纸次之。”(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又如:“印时要多印五张,以便换去印得不好的页子的。”(鲁迅《书信集·致吴朗西》)

由此还可进一步引申指印刷活字。例如:“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五是表示印证。例如:“(伍子胥)师事越公,录其述,印天之兆。”(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计倪》)再如:“盖诗人寄托遥深,本无一定,读者各以其感遇印之。”(清·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又如:“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清·袁枚《祭妹文》)

由此还可进一步引申 指符合,吻合。例如:“况徐之注经,其于各章虽详略后先,与经绝不相印,却未尝遗其一简。”(明·徐渭《奉答冯宗师书》)再如:“只要心相印,肉可均,身堪殉。”(清·李渔《慎鸾交·赠妓》)又如:心心相印。

其三,表示覆压,压抑。例如:“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五代·和凝《江城子》词之四)再如:“栖图书以娱老景,艺花木以印岁寒。”(宋·聂子述《上梁文》)

由此还可进一步引申 指轻按使液体渗入。例如:“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的伏在她的膝上。”(冰心《寄小读者》十)

根据上面对“印”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印”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印”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印”字的相关成语不多,其中“印”字的含义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形:

其一,“印”指官印。例如:

封金挂印——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语见《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挂印悬牌——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语见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金印紫绶——黄金官印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代指高官显爵。语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源自《汉书·石显传》:“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

其二,“印”指留下痕迹。例如:

飞鸿印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源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画沙印泥——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源自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其三,“印”指符合或吻合。例如: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源自《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四、“抑”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抑”字尽管是后起字,但是它却承担表示按抑造字本义的职责,并且有着丰富的直接引申义以及深层次的间接引申义。

“抑”字的基本义为按抑,实际上这是“印”字的造字本义。例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第七十七章)再如:“若玺之抑埴,正与之正,倾与之倾。”(《淮南子·齐俗训》)又如:“野不加抑而下,视不加明而远者,封高以为之构也。”(宋·沈括《岸老堂记》)

由此可以引申出如下一些表层引申义和深层引申义:

其一,表示抑制,阻止。例如:“约纵散横,以抑强秦。”(《战国策·秦策一》)再如:“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记·魏公子列传》)又如:“忠臣之志抑而不伸,亦可悲夫。”(《明史·尹昌隆等传赞》)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方面的意思:

一是表示强迫。例如:“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唐·韩愈《上张仆射书》)再如:“蒙古军士科差繁重,而军士就戍往来者多害人,且军官或抑良为奴。”(《元史·赵世延传》)

二是表示贬斥。例如:“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墨子·尚贤中》)再如:“贾谊抑而邹枚沈,亦可知已。”(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又如:“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秪得移荆蛮。”(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

三是表示低沉。例如:“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汉·蔡邕《琴赋》)再如:“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唐·韩愈《宿龙宫滩》诗)又如:“天音扬,地音抑。”(《辽史·乐志》)

其二,表示冤屈,冤枉。例如:“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国语·晋语九》)韦昭注:“抑,枉也。”

由此还可进一步引申 表示没、死亡的意思。例如:“则兵革兴而分争生,民之灭抑夭隐,虐杀不辜,而刑诛无罪,于是生矣。”(《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抑,没也。言民有灭没夭折之痛。”

其三,表示违拗。例如:“卢俊义抑众人不过,只得又住了几日。”(《水浒传》第六二回)

其四,表示似,如。例如:“楚公子甚美,不大夫矣,抑君也。”(《国语·鲁语下》)韦昭注:“似君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作“令尹似君矣”。孔颖达疏:“言令尹威仪已是国君之容矣。”再如:“故牵其耳,牵其目,牵其口,牵其腹,四者已牵,又引其心,安得不来!下胡抑抎也。”(汉·贾谊《新书·匈奴》)卢文弨注:“抎,陨也。言降下胡人,如陨坠之易。”

其五用作副词。大致有如下几种功能用法:

一是表反诘,相当于“难道,岂”。例如:“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梁惠王上》)

二是表重复或连续,相当于“又”。例如:“臣抑闻古之善觇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必殒之期,初不易肥瘠而易其智。”(宋·辛弃疾《美芹十论·审势》)

三是表语气,相当于“或许,或者”。例如:“物极必反,抑斯之谓欤?”(《晋书·姚泓载记》)

其六用作连词。大致有如下几种功能用法:

一是表选择,相当于“还是”。例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再如:“官之命,宜以材耶?抑以姓乎?”(唐·柳宗元《命官》)又如:“买书抑买茶叶,问题非小,一时殊难决定。”(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

二是表假设,相当于“如果”。例如:“晋侯使叔向告刘献公曰:'抑齐人不盟,若之何?’”(《左传·昭公十三年》)

三是表转折,相当于“但是,然而”。例如:“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再如:“愈虽不敢私其大恩,抑不可不谓之知己。”(唐·韩愈《送许郢州序》)又如:“其所施设,虽未能尽当先王之意,抑其大略,可谓合矣。”(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四是表让步,相当于“即使”。例如:“以天下之王公莫之好也,而是子独好之,以民莫之为也,而是子独为之也。抑为之者穷,而是子犹为之。”(《韩诗外传》卷五)

五是表承接,相当于“于是,而且”。例如:“夫盟,信之要也。晋为盟主,是主信也。若盟而弃鲁侯,信抑阙矣。”(《国语·鲁语下》)再如:“然其间率多浮诞之语,抑有乘时以丑名恶声,以诋平日所不乐以甘心者。”(宋·周密《齐东野语·南园香山》)又如:“非独晓其文,抑亦深其义。”(《太平广记》)

其七用作助词,用于句首。例如:“抑磬控忌,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朱熹集传:“抑、忌,皆语助词。”再如:“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又如:“抑言山也,言水也,时或不尽山之奥,水之奇。”(清·戴震《与方希原书》)

根据上面对“抑”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抑”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五、含有“抑”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抑”字的相关成语不多,其中“抑”字的含义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形:

其一,“抑”字表示抑制的意思。例如:

按行自抑——按:克制。抑:抑制。指约束自己的行为。源自唐·柳宗元《梦赋》:“忽崩赛上下兮,聊按行以自抑。”

谄上抑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语见《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崇本抑末——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语见《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务本抑末——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语见《汉书·蛛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

扬清抑浊——犹扬清激浊。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抑强扶弱——抑:压制;扶:帮助。压制强暴,扶助弱小。语见汉·袁康《越绝书·外传本事》:“勾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于是勾践抑强扶弱。”《汉书·刑罚志》:“而政在抑强扶弱。”

欲扬先抑——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例如:写文章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诌上抑下——谄:讨好,奉承。讨好上司,压制下级。语见《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驾爱厚,不谄上抑下。”

其二,“抑”字表示低沉的意思。例如:

抑塞磊落——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语见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语见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抑郁寡欢——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这个“印”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左上方是一只大手(爪),右边是面朝左半跪的一个人,意思是要用手压服一个人之形。金文②就更明显了,上面的大手把下面这个面朝左的人,按得弯腰曲背,好像在鞠九十度的躬。所以“印”字即“抑”字的本字(“印”与“抑”古声也通)。小篆③的上部仍为手形(爪),下部的“人”却错变为“卩”了。楷书④将手(爪)变到左边,“人”(卩)变到右边,根本看不出用手按人头之意了。

“印”字的本义就是“按”的意思。由“按”又引申为被按的“图章”叫做“印”。

请注意:秦以前的“印”都称为“玺”,可是秦始皇却规定自他以后,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玺”(xǐ洗),而官私所用的均改称“印”。汉代又出现了“章”或“印章”的名称。唐以后帝王的“印”或称“宝”,官私印中又出现了“记”、“朱记”、“关防”、“图章”等名称。

  在古书中,常见“印堂”一词,这是旧时相面的人,称被相面的人的额部双眉之间的部位为“印堂”。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卩。”《说文》释印字为玺印之印,是后起义,非其本义。甲骨文已见印字。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卜辞字从爪从人跽形,象以手抑人而使之跽。其谊(义)如许书之抑,其字形则如许书之印。抑训按、训屈、训枉、训止,与字形正合。” 《说文》以后世“節”字之义理解“印”字所从之卩,不符合甲骨文印字构形之义。总之,印字从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说文》小篆形体上看,像人以手抑按人而使之跪之形,即后世抑字初文,后世抑表示印字本义,印字只表示引申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