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瑜匯】王者之器—玉鉞
王
,
天
下
所
归
往
也
權力,是一種無形的威懾,絕對的權力、至高的權力,常常需要借助有形的物件來做象征和標誌。認定與改裝現成的物件,使得權力標誌的確立變得非常自然,同時也很容易得到認可。這種標誌,最初或是一個特有的圖形,或是一類貴重的飾物,又或是一柄裝飾特別的斧子——鉞。
許慎《說文解字》曰:“戉,大斧也。”段註:“俗多金旁,作鉞。”鉞,本是一種工具和兵器,由斧演變而來,早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很多遺址中都有發現。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私有制財產和人們地位不平等現象的出現,它很快便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成了禮儀中的權仗之物。將一柄斧子化作權杖,化作神器,是經歷了怎樣的觀念轉化與提升過程呢?
在新石器時代,石斧是使用很廣泛的生產工具,後來斧又作為戰爭武器使用,戰爭中,指揮者手中的斧常與眾不同,這便是他的權杖。河南汝州閻村出土的大陶缸上便繪有這種權杖。這種底部有圓孔的深腹陶缸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甕棺葬具,大多造型簡單,素樸無彩,而這件鸛魚石斧圖彩繪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構圖復雜,所繪石斧修冶精細,綁縛規整,應為青銅時代斧鉞的雛形,是權利的象征,鸛銜魚紋,有氏族圖騰之說。
一般認為此陶缸應該是氏族首領的葬具,首領生前曾經率領白鸛氏族同魚氏族進行了殊死戰鬥並取得勝利,人們將這些事跡寓於圖畫當中,通過圖騰形象與禦用武器的頂級組合來表現重大歷史事件。
隨著時代的變遷,用作權杖的斧的形狀有了明顯的改變,斧身變薄,斧刃變寬,演變成為不具實用性的象征性用具,且有了“鉞”這個專有名稱。在良渚文化的陶罐上,將鉞形作為一個字符刻入到一個詞組中,這說明鉞作為一個專有名詞,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而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陶器上刻畫的杖鉞人像,彰顯了鉞之威嚴。
在早期文字中,“鉞”寫作“戉”。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礎,這已經成為古文字學家的共識。甲骨文的發現,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義提供了證據。考古學家林沄有專文《說王》,論“王”字本像無柄且刃緣向下的斧鉞之形,本表示軍事統率權,後來這軍事統率權的象征演變為王的權杖。歷史學家徐中舒也說戉的寫法,“象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殺之斧鉞象征王者之權威”。
鉞,是最高權力的象征,在琮玉的時代,以玉制鉞,順理成章。玉鉞出現在新石器晚期,較早見於廟底溝和紅山文化,淩家灘和良渚文化出土玉鉞較多。良渚文化玉鉞由冠飾、鉞身、柄飾組成,頂窄刃寬,有的鉞刃部一角雕琢出神徽圖形,制作精致,顯示出主人擁有的威權既高且重,威威赫赫。有專家認為,良渚文化玉鉞的背後,也許已經有了王權的定義。
此外,金壇三星村和滕州前掌大的玉鉞以鱷首和虎形為飾,是對權威的明確宣示,也是玉鉞內涵最好的註解。
玉鉞的器形,雖脫胎於斧,可它是比斧意義高得多的器物。玉鉞造型多樣,有璧形鉞、風形鉞和斧形鉞之分,其中當數璧形鉞最為獨特。璧形鉞體扁平,有大圓穿孔,形似玉璧,或兩側有齒狀突起,刃作連弧形,刃口鋒利。此類玉鉞在牛河梁遺址、二裏頭遺址及金沙遺址均有發現。
說起“戉”字,還有幾個相關的字形字義可以有更多的提示,一是“辛”,一是“辟”,還有一個便是“璧”。有研究者說“辛”的字形其實是一柄刃部向上的鉞。而帶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寫成用鉞砍掉了一個人的頭的樣子,表現的是一種極重的刑罰。砍頭,古代謂之“大辟”,王是下達或者執行“大辟”的主體,所以王又有了“辟”這樣的代稱。且古人註《書》解《詩》,均以“辟”為君,指的是周王,是天子。漢代《爾雅》也說:皇,王後;辟,君也。因此“辟”便是君王的代稱,這與用鉞代稱王的意義是一樣的。
王仁湘在《琮璧名實臆測》中寫到:金文“璧”字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義。享天子以璧,璧是獻給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稱名“辟”。璧的得名,是順理成章的事,辟(天子)之璧用以祭天,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璧是由辟而來,辟即為鉞,在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發現過璧形鉞,這也許透露出了一個信息:璧與鉞之間或許是可以劃等號的,它們都是王權的體現。
風形鉞,它的外形頂窄刃寬,像“風”字形。有的風形鉞兩側有扉牙,刃部平直,兩端上翹。這種玉鉞最早也發現於二裏頭遺址,在殷墟和西周墓葬中也有出土,或者又稱作“戚”。
斧形鉞外形似石斧,此類玉鉞在金沙遺址中便有一例出土。這柄斧形玉鉞兩面都雕琢有對稱的紋飾,制作非常精致。頂部紋飾以獸面紋為中心,獸面紋有雙角、卷耳、雙眼構成,獸面紋的外側裝飾變形夔紋,下部紋飾裝飾在器身的兩側,由五組對稱的卷雲紋組成。這件玉鉞據研究是來自四川當地,應當是古蜀人自己的作品。
據考,金沙出土的這柄玉鉞,其上的獸面紋,當是古蜀人傳說中的神靈的樣子,這是一柄威力無比的神鉞,這玉鉞的主人,也許就是某位蜀王。蜀王擁有這玉鉞,似乎就擁有了溝通人神的法寶,同時,這柄玉鉞也當是蜀王的權杖。
玉鉞,是至高王權的的象征,是英雄時代的產物。獨特精美的玉鉞,似乎在向世人展現著勝利者的威嚴。
博物馆藏玉钺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高24.2釐米,刃宽13釐米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高14.6釐米,刃宽10.2釐米
五河县文物管理所藏
實際尺寸:高21.1釐米,刃宽10.6釐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26.9釐米,刃宽11釐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14釐米,刃宽9釐米
南京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高13釐米
常州市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18.9釐米,刃宽13.7釐米
五莲县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14釐米,刃宽7釐米
山西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高17.2釐米,刃宽10.5釐米
邯郸市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15.2釐米,刃宽7.8釐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7.9釐米,刃宽3.8釐米
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藏
實際尺寸:高13釐米,宽8釐米
河南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高15.4釐米,刃宽6.3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