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南取北,第一名将粟裕用兵如神,一举找到叛徒及时止损

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提起十大将军就有些陌生了。十大将军和元帅是同一时间授予的,十大将主要是奖励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作出巨大贡献的解放军军事家。这十位将军之中,排在榜首的就是粟裕。他的游击战打得出神入化,运动战和攻击战都十分出色,是以少胜多的常胜将军。不过,用兵如神的粟裕在战场上险些因为一个俘虏而马失前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47年1月,正值第二次国共内战的重要时期。共产党的华东野战军主力集中在山东地区,首府就是临沂。迫于第一阶段的兵力不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反动派此次作战的目标选在了临沂,想要通过进攻临沂来逼迫华东野战军尽早决战。

众所周知,我军的游击战打得十分出色,十分擅长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蒋介石放弃了全面进攻的计划,此次想要拿下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从而一举实现自己的春秋大梦。

蒋介石的算盘打得啪啪作响,但是共产党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将临沂拱手相让呢?临沂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首府,如果丢了它,我军的士气会大受影响,也会让战斗立场变得被动起来,在临沂问题上是需要再三思量的。

国民党一方的总参谋、总指挥是陈诚,在此前和粟裕的交战中吸取了许多教训。他的战略是兵力一分为二,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临沂,李仙洲指挥北边的军队向南进发,南线的军队向北直击临沂。从兵法上来看,陈诚的战略毫无章法可言,不过这是为粟裕的战术习惯量身定做的,一时间确实让粟裕有些头大。粟裕擅长打迂回穿插战术,而陈诚则对应地下令要求部队之间不要留有空隙,保持齐头并进的步伐向山东进攻。

面对国民党的众多兵力以及狂轰滥炸,许世友率领华野的第九纵队不停地抵挡敌军的攻击,在第22次打退敌人后,陈毅来到了华野司令部。粟裕向陈毅表明,临沂是守不住了,倘若最后真的守住了临沂,那付出的代价绝对是巨大的。

陈毅和粟裕都认为,守住临沂是得不偿失的。要突破当前南北夹击的困境,还是要从北方撕开一道口子,总的来说就是“舍南取北”。大体方针虽然确定下来了,更难的是具体计划。

陈毅乍一听粟裕要放弃临沂,震惊之余持怀疑态度,转念一想,粟裕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定给我军留了后手。粟裕坦言,计划第一步就是果断放弃临沂,仅仅留下许世友的第九纵队抵抗敌人的进攻,坚守三日。三天后,第九纵队再有序撤退。这就为了大部队的转移打了掩护,同时也可以拖住南方敌人北进的兵力。

彼时,第九纵队一边撤退一边引导南线部队进入临沂,同时再派出一小支部队制造出西进渡河的假象,让敌军以为我军放弃山东进入华北。与此同时,华野的主力部队则绕道沂蒙山向国民党的北线部队靠近,目标直指李仙洲率领的军队,地点是莱芜。

陈毅和粟裕都知道,这个计划实施的过程是险象丛生的。但凡计划中间任何一环出了问题,国民党知道粟裕的真实目的是北方的莱芜,届时南线支援北线,到时我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陈毅考虑到他以往的优秀战绩,还是支持了他这个堪称十分冒险的计划。计划的关键一环就在于,要让敌军相信华东野战军彻底放弃了山东,转而西进华北平原。粟裕对此提出,我军可以在西侧的河边留下大量的锅灶,行军打仗是肯定离不开口粮的,从某种程度上看,锅灶的痕迹就是行军的足迹,借此来迷惑敌人,增强说服力。

果然,许世友的撤退让陈诚尝到了甜头,他立即下令集中全部兵力来打垮粟裕。这边陈诚以为自己正在临沂和粟裕打得热火朝天,国民党山东战区的司令王耀武却嗅出了一丝不对劲。粟裕哪里有这么好打?副官同时送上了电报,声称在沂蒙山发现了粟裕军队的足迹。王耀武此人也确实有些本事,陈毅当初就提醒过粟裕要注意这个人,果然他前后一联系,完全看破了粟裕的计划,原来是想北上!

王耀武

王耀武将这个消息告诉陈诚,未成想陈诚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中全然不听。他又电话通知李仙洲后撤,北方的李仙洲曾在他手下做过事,听言倒是退得很快。可是陈诚知晓后十分生气,觉得自己的威严被王耀武践踏了,又通知李仙洲前进。李仙洲夹在中间,退也不是,进也不是,进退两难之间,反而给粟裕的部队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李仙洲

王耀武眼看这样不是办法,还是打电话给蒋介石,蒋介石又向陈诚求证。此时,粟裕布置留下来的河边锅灶起了作用,蒋介石最后相信了陈诚,让他率领部队乘“胜”向西追击,还命令李仙洲率部队南下,与南线部队汇合。

时机成熟,粟裕在莱芜附近已经埋伏妥当,对着李仙洲的部队就是猛烈攻击,包围住李仙洲的部队,一举大捷,史称莱芜大捷。这一战,粟裕接连攻克了莱芜周边的13个县城,使得我军在山东的解放区连在一起,直接扭转了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的战局。

此次战役让国民党吃了一个大亏,国民党队伍的关键性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军长之间不能做到互相信任,甚至心生嫌隙,从而影响了部队的整体步调,无法团结一致地上阵杀敌。粟裕就是利用了王耀武和陈诚之间的嫌隙,即便王耀武看透了自己的战术布局,最后也没能力挽狂澜。粟裕将此情况概括为“刺猬抱团”,他常常抓住敌军的这个弱点在逆境中寻找战机,一举获胜。

不过,面对两军客观上的兵力差距,粟裕总是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能够一发击中敌军弱点的机会。坐以待毙是不可取的,所以他将主力都撤进了沂蒙山,借助着地形的优势拖着敌军,以此消耗国民党的战力,从而找到敌方的虚弱之处,将其一网打尽。

蒋介石看到共产党退入沂蒙山,正为己方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又下令三大王牌部队进入沂蒙山,一举歼灭华东野战军。汤恩伯兵团就是三大硬核部队之一。他率领的是桂系军队,自傲又倔强,他本人急功近利,迫切想在蒋介石那里博得个好名声,证明自身和军队的实力。因而在挺进沂蒙山的过程中,汤恩伯兵团逐渐和另外两个兵团分开,率先向沂水城发难。正好掉进粟裕精心布置的陷阱中。

粟裕苦苦等得就是汤恩伯的急功近利。他兵分四路,士兵们昼伏夜出,做好掩护,在三天之内到达坦埠镇,并在此一举歼灭敌军。

粟裕计划得十分详细周密,保密级别更是一级的。为了防止敌军截获电报,华东野战军之间各个纵队的交流都是口头或者书面传达,行动的轨迹也是十分小心翼翼。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此次可以给蒋军一个重击之时,到达坦埠镇的指挥部突然遭到了蒋介石部队飞机的狂轰滥炸。指挥部才到达坦埠镇三天,敌人的目标就明确对准了指挥部。此次行动是全程保密的,就连电台也进行了伪装,可就是在这样考虑周全的情况下,敌人的打击依旧十分精确。真相昭然若揭了,一定是自己人里出了内鬼。

经过调查,叛徒就是我军的一名俘虏,前不久才来的指挥部。由于当时作战损耗较大,抓到的敌军俘虏往往经过短暂的教育和训练后便直接进入新的部队了。这个俘虏佯装洗心革面,博得了组织的认可。战前,他却偷偷跑回汤恩伯那里,泄露了我军的情报。此举不仅使得粟裕歼灭桂系军队的计划胎死腹中,还造成了许多人员受伤。

虽然此次马前失蹄,所幸粟裕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也尽快放弃计划终止行动。粟裕的及时止损,为我军保留了战斗实力、保持了高昂的士气。否则,原本信心十足的歼灭战变成敌方的消耗战,对我军来说是十分危险的,甚至可能直接改变我军在华东的局势

粟裕用兵如神,正是在这样一位英雄的带领下,随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粟裕也是首功。

无论是战友还是对手,提起粟裕带兵的能力,无疑都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刘伯承认为他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毛主席更是将他称为最会带兵打仗的人。陈诚莱芜战败后说,有粟裕在,山东再难突破了。王耀武则直接称他用兵“神鬼莫测”。

刘伯承

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粟裕擅长根据不同的战局实时调整对策,往往是险中求胜、以少胜多,其经历与故事充满了传奇性,也让他带有一些英雄色彩。他不仅在驾驭战争上手法纯熟高超,同时直言敢谏。面对中央的指令,他三次斗胆直陈。在这三次“顶撞”之下,他打出了个苏中七战七捷,打赢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淮海战役的胜利多亏了乡亲们的帮助

粟裕的战绩是辉煌的,他创造了许多的战争奇迹。在解放战争中有134次重要战役,其中有38次歼敌数量超过3万人,这38次中就有12次是粟裕领导的;歼敌数量超过5万的有23次,有8次是粟裕领导的。虽然他没能入选十大元帅,但是他的功绩依旧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十大将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