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 陈文】原创//满塘心思满塘路
2020第103期总第1082期
满塘心思满塘路
初到白云山的时候,惊叹那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头,缠绵着一首歌,一首潋滟范氏家族的乡愁。爬上峰峦,偶遇见一眼清澈的泉,过路人掬水而诉:这是唐刺史白居易当年登山而发掘的,美名“白云泉”。泉水叮咚叮咚,敲击着我对白居易的畏敬。那路人指着白云山下的很远处,告诉我白居易当年疏通山塘河的七里旧堤,如今长堤漫漫,黛瓦粉窗,红船碧水,七狸唤舟。
也许是白居易当年的疏浚,也许是刘伯温明朝的勘察,这一水七狸长街没在杨柳里,檐下灯笼,青石码头,无不向世人诉说着明清陈年的的繁华落幕旧梦。
顺着通贵桥拱起的旧石板,我细寻着白居易曾经的足印。人过桥头,婉儿回首,朦胧看见了一条长无尽头的深河。河岸上隆起了明清雕楼、商会码头,青石板落下的一道道车辙,显露出了千年老街吴越当年的的猎猎风流。
人走桥下,缕缕足音踏来,纷纷扬扬的柳影幽幽丛丛,掩饰不住那一座镇桥昂首的狸石。我的脚步止住了,眼睛湿润起来。此时,那一位青衣阿哥正从桥上走过,也上前
仔细端详石狸。当我们双眸撞击时,有一股清清的河水从我心头流走……他亲切地询问我一路走过的风景,眼波涌动着真情。
他早年在苏州读书,毕业后一度流连在古城做事。忙里偷闲,每一年的朝朝暮暮,他总喜欢在苏州的每一巷老街口,凝望一道道古城的断壁,搜寻几道几痕古镇的旧迹。一起顺河而下,脚下的青石,偶有字纹,他都能读出青石的来处。从渡僧桥头,他指出了阊门红楼旧时的歌舞升平,门里处还有桃花坞的年画木刻。
湍急的运河绕道阊门,与西走虎丘的山塘河融合,汇成了一带春梦无痕的涛声……涛声依旧,青衣哥领我沿河而下,只是望见河边又竖起了“路接阊阖”的门楼:白公筑堤诗中遇,清水画屏水中漂。
我们路过“唐少傅白公祠”的巨像和壁雕,远映着一波河床,同望岸边耸立起一座“思乡”塔。青衣哥陪我入祠,白居易的生平事迹跃然壁上,还刻上了诗人一生浓浓的诗韵。白公在苏州为官数年,疏浚山塘河,开筑山寺路,临別去香山之时,苏州百姓,倾城而送。青衣哥来这祠已不是头一回了,只要有空,他经常会到这里走走,看看一些旧的东西。
他的话音顺着古道而来,绕过了“乾隆碑廓”,红楼戏台,雕花深巷。最不能错过的是明清各地的商会码头、集会穹窿石楼。朱漆的红门,狮环的门扣,半壁的照墙,雕刻了那一个明清时期的繁华与操守。
红楼林立,黛瓦粉窗,合上了那一个个旧踪的传说。灯笼画舫,漂去了这一河河古老的情歌。
上塘河水载梦悠悠,杨柳丛中走过一里,我们便会看见了一个狸猫头。山塘桥一狸,通贵桥一狸,彩云桥一狸……指着沿河而下的石桥,青衣哥能脱口而出桥的历史沿革、建筑年代。泱泱的千年河流,流过他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是走过一个时代的足音。
一墙墙石雕擦肩而过,记录了姑苏城的过往与曾经,看得见有明清等各个朝代的烙印。一巷青石,更是一地古老的曾经。乱石丛中,我们走过了“贝聿铭”的祖宅与祠堂,从门缝里向里张望,依稀看见了一院荒凉。遥想贝氏家族的盛典荣光,青衣哥默默地眺望大堤长桥的方向,还有一截路通向远方,那杨柳青青处,又有怎样的风景等我们同往?清清的下塘河,默默地流向虎丘,古道石桥静谧,只听见我们牵手笃笃的同行。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陈文,毕业于江海贸易,一直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工作。自幼热爱诗词歌赋,热爱习字书法,热爱绘画写生。立志用心之海容山川之脉,用目之笔览中外群书,用笔之歌讴世态炎凉,用歌之情染万木林森。平时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作文选等。《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稿费在文章刊发后次月上旬发放,未到账请添加主编微信领取
平台公告
汗滴化雨伴笔耕平台承蒙各位文友支持与厚爱,目前发展良好,为感恩各位,特决定推出四重好礼送文友。
一曰:文之有礼
每周选出最具人气文章一篇(阅读量不少于200且最高),送红包(10元)!
二曰:转之有礼
每周选出转发分享量最多的文章一篇(转发分享量不少于20次且最高),送红包(5元)!
三曰:言之有礼
每周选出留言最多的文章(留言不少于30条且最高,同一读者留言多条,只记一次,不累加计算),送红包(5元)!
四曰:在看有礼
每周选出“在看”数最多的原创文章一篇(在看不少于50且最高),送红包5元!
以上好礼从2020年4月4日起执行。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具体实施以平台解释为准。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