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抬旗

老北京有句俗话,叫作“不分满汉,但问旗民”。有清一代旗人是被当朝统治者视作“国家根本所系”而恩养有加的。明万历十一年(1583),老汗王努尔哈赤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诸部的战争,在这个过程中,努尔哈赤逐步创立了八旗制度。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制度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首领称为“佐领”,满语称作牛录额真;每5牛录为1甲喇,首领称为“参领”,满语称作甲喇额真;每5甲喇为1固山,首领称为固山额真,固山就是汉语“旗”的意思。这便是八旗制度最初的雏形。到了公元1615年,八旗制度再次得到发展,由原本的四旗基础上又增设了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四旗,从而正式形成了“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

八旗里每一旗分满洲,蒙古,汉三个部分(论民族的话,里面还有高丽人,回人,甚至还有俄罗斯人)。在旗人内部,实行的是严格的主奴制度,下层的旗人是上层旗主们的奴隶,所以今天的清宫戏里动不动就称呼“主子”“奴才”什么的。当然,奴才也不是随便可以自称的,只有旗人才有资格这样说话。换句话说,想当奴才,首先得看身份是不是旗人。

八旗本身又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归皇帝亲领,自然地位高贵。下五旗即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下五旗成为诸王、贝勒等宗室贵族的分封之地。上三旗下五旗制度,造成了旗人社会地位事实上的差别,“抬旗”也就应运而生了。

“为奖掖下五旗人为皇帝建功立业,清廷特别创立了'抬旗’制度。'抬’意即由下往上升。由满洲下五旗升入上三旗,叫作'抬旗’,除本支子孙准一同抬旗,同胞兄弟仍隶原旗。皇太后、太后母家在下五旗也准抬旗。”(刘小萌:《旗人旗话》)

通俗的说所谓抬旗,就是指改变旗人旗籍,以提高其出身的一种制度。抬旗是清朝一项褒奖政策,对于立功的人,如果是汉人包衣可升为汉八旗,如果是汉八旗可升为满八旗,如果是下五旗自然可以升为上三旗。康熙朝后,皇后(包括被追封皇后)和贵妃其母家在下五旗及其他民族者,都可以编入上三旗以提高身份。比较有名的例子是慈禧太后,她的家族叶赫那拉氏原出自于下五旗之一的镶蓝旗,随着她被奉为皇太后,母家就被抬入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了。

清军入关前,八旗制度极大的提高了清军的军事组织能力,为清军夺取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中原已定,天下承平,八旗制度也渐渐地显示出它的弊端来。比如,当年随着清军入关的旗人,世世代代都是旗下人,永远受到政府的照顾。这些旗人不但社会地位高,而且还可以每月免费领取政府发的工资,这也就造成了许多旗人养成了提笼架鸟、游手好闲的不良习惯,终于让无数的八旗子弟在这个曾经辉煌的制度下,温水煮青蛙般荒废了自己的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