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技给人带来的全都是好东西吗?看看此文,就有答案了
黑格尔说,中国从未有过历史。笔者认为这家伙不是没读过中国历史,就是眼瞎了,要不就是故意诋毁我们的。
欧洲中心主义就是这样,说话做事什么都以欧洲和欧洲人为主,其他国家和民族都是劣等的,即便做得再好,他们也会视而不见。但事实是,欧洲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他们却把自己看成了世界的全部。
从各种现状看,欧洲中心主义已经不行了,因为这种情况早已造成了他们的短视和故步自封,就像当初我们的清朝一样。别人已经发展到现代洋枪洋炮了,他还拿着大刀跟人家拼呢。这就是狭隘和短视的结果,现在欧洲的部分所谓学者也是如此。
看来,历史就是惊人的相似,这也是黑格尔说的。
每个人,每个国家,甚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劣势和优势,在历史长河中,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到这点,不是坏事,它可以让我们进步,进而学会放眼世界,懂得拿辩证的思维理解周围。
对科学技术的辩证看待。
目前主流社会的观点是:随着科技的兴起和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大众传媒对生活的掌控度越来越高,自我力量和个人魅力在铺天盖地的资讯面前,正变得被动,正面临被消解的危险。科学和技术对人性和人的精神带有一定的压迫性,但这种伤害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藏在日常的琐碎之中,普通人很难辨别。在科学技术的统领下,不少好的传统被舍弃了,传统与现代是断裂的,不仅在中国,国外亦如此。
很早时候,鲁迅就建议我们对西方文化和知识采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际上,鲁迅的本意是想在同代的知识分子中创造一种批判意识,一方面吸收西方好的东西,同时也能够遏止全盘接受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的弊端。在鲁迅看来,我们只应该接受那些对中国文化和科学有用的知识。现在好了,西方的德先生和塞先生来了,但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也给糟蹋得差不多了。
而目前国外有眼光的思想家认为,任何一种理论,在它出现之后,必须进入到社会和人群,也就是思想必须运动,在实践中超越它自身的限制。这样的思想才会有活力,走得更远。与此同时,这样还可以避开那些“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精神危害。而科学技术同样如此。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比较来解释生活世界,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以方便生活。然而对于外来文化或陌生的事物,我们很难一下子就把握准确。我们往往从不熟悉的外来事物中,找出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部分,并将此理解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吸收消化。但这样就一定好吗?由此我们无法从一个更宽泛的层面去理解世界,我们仅仅是理解了事物的表层,并没有从本质和整体上去把握它们。
比如:人权这个概念,是西方过来的,带有一定的西方法学理念。西方的语言从一开始就与东方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不同,我们怎么能毫无甄别地照搬过来呢。同样,人权这个词也不能完全用到中国的文化尤其是政治的陷害当中。
如果你生活在西方,觉得西方的人权很受用,但那只是西方的文化环境。回到中国后,那些觉得自己很牛的所谓的海归,认为自己没有人权或者自己的人权受到了侵犯,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大背景中。既然那么受用,那你干嘛回来呢?中国人讲究的是人本,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基本需要为主。而人本的逻辑本质是人情,人情的最后是人权。人本生出人情,人情生出人权。连人与人基本的关爱之情都没了,谈何人权呢,要人权何用呢。其实,中国自古就有人权,只不过几千年的人情大国,由于法治的缺乏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再加上人性的部分不足,我们始终没有提出人权这个概念而已。
不从人本的基础上去建立人权,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权的损害。
客观是怎么来的?所谓的客观就是先去除掉自我的主观(人的主观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和偏见,甚至由于自我狭隘造成的错误),以一种全面而符合事实的态度去评判或理解事物。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你不能主观性地以为黑石头不是石头,是煤。
当你以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并下苦力得出结论时,突然出现了一只黑天鹅,那你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结语:我们不光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更要学会通过他人的眼光看问题。只有这样,你看到的才能更全面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