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金营,宋高宗自己救了自己
宋高宗赵构是徽宗的第九子,钦宗的异母弟。他生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由于生母韦氏在徽宗后宫中品级较低(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侍御)且不得宠,赵构虽为亲王,但在众多兄弟中也没有什么地位。史书上说赵构“颇涉经史,道君(徽宗)问以古事及应诏制述,率常称旨。尝侍道君习射于郓王府,上(高宗)挽弓至一石五斗”(《宋史全文》卷十六上),很有些文武全才的味道。
宋高宗剧照
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兵第一次兵临开封城下,宋廷向金人求和。金人要钱、要物、要地盘(割让太原府、中山府、河间府三镇)并以亲王宰相为质等条件。“时肃王枢及康王构居京师,帝(钦宗)退朝,康王入,毅然请行,曰'敌必欲亲王出质,臣为宗社大计,岂因辞避!’”钦宗把赵构引入朝堂与朝臣商量,有朝臣担心金人无信,金营一入恐有去无回,但“王正色曰:'国家有急,死亦何避!’”(《续资治通鉴》卷九十六)彼时的赵构年方十九,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确实让人肃然起敬。
钦宗于是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赵构同行。到了金营,赵构表现得“意气闲暇”,这期间宋将姚平仲率军夜袭金营,金人责问时,“邦昌恐惧涕泣,帝不为动”。在金人的印象中宋臣都很懦弱,可反观赵构完全称得上闲庭信步、器宇轩昂,这明显不像一个宋朝亲王该有的表现,以至于金军统帅完颜宗望怀疑他不是亲王,要求宋廷换另一位亲王肃王前来议和,估计赵构自己都感到匪夷所思,但他却实实在在地逃过了一劫。
这样的记载让人实在觉得有美化赵构之嫌,陈胜利先生认为“明知康王在金营,钦宗仍不顾人质的安全,令宋军偷袭,让金人对人质的真假产生了怀疑。赵构称帝后,并不以迎回钦宗为念,或许是受到了这事的刺激。”(陈胜利《弱宋:造极之世》)赵构被金人遣返,肃王赵枢代替他赴金营为人质。钦宗答应割地、赔款,金人暂时撤军,掳肃王北去。如果当时身在金营的是康王赵构,日后他怎么会有登基称帝的机会了。
金兵退去后不久又卷土重来,钦宗下诏赵构出使河北,与金人议和。赵构从开封出发,行至河北磁州时,被守臣宗泽劝阻留下,宗泽的这一举动为宋廷留下了唯一的一位男性继承人。金兵再次包围开封时,钦宗授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令其率军救援京师。但此时的赵构却未再次身赴险地,他先是移屯大名府,继而又转移到东平府,避开金军主力以自保。
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掳掠徽宗、钦宗及赵宋宗室北去。五月初,年仅二十岁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重建赵宋政权。从事后看,高宗主动请缨、勇赴金营颇有戏剧性,但他确实让高宗从此走上了政治前台,这一举动不仅鬼使神差般自己救了自己,更阴差阳错般成就了所谓的南宋“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