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六盘水有座与众不同的博物馆 ‖ 袁征
六盘水有座与众不同的博物馆
袁 征
大暑已至,我和陈一农、罗燕冰、李大荣携家人驱车离开成都,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
六盘水市钟山区广场(佚名 摄)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夏季平均气温19.7℃。这里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六盘水与四川的西岭雪山、青城后山、曾家山等地,都是避暑胜地。
六盘水在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属地,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属地,秦统一中国后为巴郡汉阳县属地。
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盘江、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
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西南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矿泉水、生物制药构成了市内的重要经济发展。特产有风猪、猕猴桃、杜仲、天麻、核桃。
六盘水市一隅(罗燕冰 摄)
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于是,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相继成立,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
六盘水市一隅(徐华 摄)
午后,我们一行8人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街道老城区内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李大荣 摄)
从小生活在四川绵阳的我和陈一农,对三线建设的火热场景耳濡目染,随口道来。今天通过参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我们进一步得知,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而华东工业区亦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中。一旦战争爆发,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由东向西大规模转移,建设重点放在西南和西北。这次战略大调整,就是人们所说的“三线建设”。
按照“三线建设”的构想,假如我遭到强敌夹击,发生像日本侵略那样的极端恶劣形势,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我们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中国”,在四川、贵阳等地部署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为此,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自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40%左右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展厅一角(罗燕红 摄)
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作出了极大贡献。
参观过程中,我不由想起了前不久观看过的电视连续剧《正是青春璀璨时》。该剧讲述的正是六盘水两代三线人关于事业、家庭、情感、命运的动人故事,彰显了“三线建设英雄群像”“国家战略壮美史诗”的厚重主题,讴歌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感人至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