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古碑中的这个字,透漏了书法结构的一个重要规律
鲁迅说魏晋时期是文学的一个“自觉”时代,书法的“自觉”则比文学更早。从出土文物来看,至少从西汉开始,书法已经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不仅如此,前人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往往显得非常大胆而夸张!比如,在1958年春季出土的一口东汉隶书古碑《张景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府”字,它右下方的“竖钩”写成了“竖画”,这个竖画写得特别的长,像一个长长的大砍刀。
为什么右侧的“竖画”会这样写呢?这样的竖画已经透露出,当时的人对于书法间架结构之美,已经开始进入“自觉”的追求。无独有偶,从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写法是不少的,比如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捺”及“竖”画特别粗,在整幅竹简中显得特点起眼。
这种现象也体现在居延汉简中。其中除了“捺画”较粗外,“竖钩”写得尤其夸张,粗壮得像松鼠尾巴似的,这很明显地表明当时的书写者们认为处于字体右下方的竖画或者捺画要写得特别长才更好看!
敦煌悬泉置遗址的挖掘中,共出土纸文书10件,其中汉纸9件,晋纸1件,其中的“捺画也有这样的特点,显得特别粗壮。这些特别可以为我们研究古代笔法及间架结构提供一些科学参考。
那么为什么一个字中位于右下的竖画(包括“竖钩')或捺画要这样写呢?这个写法被清代的黄自元在《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将其称作“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这是书法结构的一个重要规律!
竖画要向下伸长更好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体结构中看出端倪。人体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并不是等长对称的。一般来说,上半身短,下半身长这样的结构才更好看。腿长则个高,无论男女都要“大长腿”才更好看。所以,书法结构中也是要将竖画以及类似竖画的向下延伸的笔画如“竖钩”或“捺画”写出,“秀出你的大长腿”!否则“头重脚轻”就显得不稳定且难看了。
如果再深一步考虑,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从重心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人体的重心偏上。由于地球引力向下的缘故,字的上部在审美心理中会产生一种较强的下坠感,为了抵消这种下坠感取得上下平衡,就要重心偏上,也就是说,下面的部分要写得长一点,这样这个字才看着更有精气神。所以,“右竖不嫌长”,书法中处于右侧的竖画要往下延伸更多一些才好看!
那为什么一个字中位于左侧的“竖画”要短一些(“左竖不嫌短”)更好看呢”?从人体审美来说,右竖要长类似人体的上短下长,而左竖的短则类似鼻子及胸部“先小后大”的构造规律。由于写一个字的顺序是“先写左边,再写右边”,所以这个“先小后大”的规律就变成了“左小右大”。
更深一步考虑,这种情况还与视觉心理有关。从视觉心理来说,先大后小会显得突兀,而先小后大的东西更符合人的审美接受心理。比如从左侧割开的圆就比从右侧割开的圆好看,又如顶点在左的三角形“先小后大”,就比顶点在右的三角形“先大后小”更好看。“左小右大”更符合人的审美心理,因此左竖就要写得短,右竖就要写得长。
类似的道理,为了左小右大,横画就要向左多伸长一些,这样这个字左边出尖,类似鼻子或胸部挺起。整个字就会左小右大,显得更好看。
懂得了这个规律,对写字来说非常有好处。比如说字的布白也是这样,要写得上窄下宽,左者右宽。
以三个撇划为例,不要把它们写成平行的,要写成上窄下宽的形式,让其右侧延长线聚集在一个点上,这样一个字才“上小下大”显得更美观,回味悠长。
清代书法家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书法的规律主要就是结字和用笔,理解了结字的规律对我们将字写好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