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底有多厉害?
朱元璋的文字水平特别高,语文直推能力特别强。
比如他给自己起的这个名字,朱元璋,拆开了就是,姓朱的这个人,在元朝,第一个被立为王的。璋,这个字,拆成三个字“王立早”,这是我前些日子刚发现的。
朱元璋的书法,一看就是半路出家,但也写的有模有样,要知道,13岁之后,毛笔字就很难练了,因为手指固定了。所以,古代一般五、六岁就得练毛笔字。为此,我特意用左手练毛笔字好多年,就是为了弄清楚他到底是不是名校小学出身的,因为关于这些,历史书里没有记载,他也没让历史书记载。
他的语文直推能力特别强,他给子孙后代写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直到他的孙子的孙子的儿子们,都坚定的逐字逐句的理解和执行。这在其他时代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按朱元璋的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高考都能考高分。但他似乎小学都没毕业,而且一直忙于打工赚钱。
至于他的执行力,也是基本达到极高境界了。他要做一件事情,就绝无拖延症、更无抑郁症,坚决、坚定执行,从不被欲望和感情影响,极端的理性的力的驱动。他做事情基本从不后悔,年轻时候,没机会后悔,后来,没理由后悔。
至于他的聪明,那就不用说了,基本上找不到比他更聪明的了,各种历史书里都不容易找到,除了大数学家欧拉等寥寥数人,或许能跟他比比。
至于他的运气之好,那就更不用说了,一般人的成功,比如高考状元、某地首富,是靠些运气的话,那么,朱元璋的运气,就是运气的运气次方的运气次方了。
朱同学的情况告我们,小学得学好。小学语文最重要,小学主要把小学语文学好,其他是次之的了,比如学数学、学奥数,首先是也是为了学好语文,比如通过小学数学应用题,提高孩子的语文的文字的精准理解和词句的直推能力。
补充1:有些网友很不服气,觉得名字不重要。那我再说下。朱元璋给自己起的年号叫洪武。好的,冯国璋、黎元洪,这俩名字,大家想想。还有一个叫李鸿章。鸿跟洪一个发音,章跟璋一个音。
老师: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同学:我叫黎元洪,元,朱元璋的元。洪,朱元璋的洪武朝的洪。
老师:朱元璋是谁?咱们班有叫朱元璋的,赶紧交作业!
慈溪:你这几天都干啥了?
袁世开: 小的我先去给李鸿章老师问了几道历史题。然后我把这几道题目教给我的小伙伴冯国璋和黎元洪了。
慈溪: 嗯,李鸿章?冯国璋?黎元洪?嗯,名字怎么这么像?我记得好像还有一个叫啥朱元璋的?
袁世开:回老佛爷,上次给您配眼镜的叫朱元璋。
慈溪:奥,吓我一大跳,我还以为有个很厉害的前任村长叫朱元璋呢。我们大清……~
补充2:大家看历史书,比较谁谁更厉害,意义不大,因为只要大家知道名字的,历史书里的,基本都是很厉害的,包括秦桧、王莽这些反面主角、配角,都是很厉害的。而且到了朱元璋这些村长的级别,你拿他的村子的土地面积大小、员工多少,来衡量他的厉害程度,更是娱乐性了,没啥实用性了。
这里再给大家讲几个问题,一个就是朱元璋怎么就能从一开始的南边的店面,迅速把连锁店开满到北方的,比刘裕还厉害,这确实很少见。一般都是起家于西北(蒙满不算),至少是太原,李世民、李克用都是第一家开在太原的。这,有个学历问题。
开封文武职业学院。这个学院,24史里只有粼粼角角,我主要是推断出来的。第一任创办者可能是朱温,开始在大梁,后来迁到开封,沈括、郭守敬参与过管理,后来,分校开到了南方,比如凤阳附近,朱元璋的老家,有分校。甚至在樱花岛村也有分校。
朱元璋的儿子派郑和下西洋,无敌大舰队,威风凛凛,但就是没去樱花岛村。整个大明村小三百年,被樱花岛村骚扰的很厉害。既然郑和的大舰队这么厉害,怎么就没把店面开满樱花岛村呢?
因为樱花岛村有好多朱元璋师兄、师弟、师叔、师侄。大家的技术实力和商业模式,都差不多。
开封文武职业技术学院,持续了大约500多年,这个学院,历史书里没有记载,我推断,到底是否存在这个学院。
大家看历史书,要想,要推导。这样,看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不一样了。否则,读书越多,脑子反而越混乱。学数学、英语也是这样。
到了忽必烈村长全面的接管这个大村子时,第一大事就是把店面开满樱花岛村,其他都有,就缺大船。超级大船,禁得起超级海浪的大船。持续了19年,忽必烈每年都派大量的销售和技术人员去樱花岛村,销售基本都上岸就没了,技术人员,樱花岛村大都留下了。所以,到现在,樱花岛村的技术都很强,比如打印机,只能买樱花岛国的。
忽必烈建造的超级抗风的大船技术,后来传到其他村,英村、西班牙村,等等,哥伦布发现了美村。现在美村厉害的不得了,当时是一个大荒地,没啥文化的地方。
这个大船技术,首先就是铁钉和石灰,超级大铁钉,那时,大学里面还没有《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等课程,所以大船主要靠大木头和铁钉,超级大铁钉。
这些铁钉的数量,我推测大约有100万吨,只有忽必烈有这个执行能力,19年炼出来100万吨铁钉。这些铁钉,有三分之一跑到樱花岛国去了,到现在樱花岛国的长刀,那是大大的知名,忽必烈贡献巨大。
朱元璋能够把店面轻松的开满北方,甚至他本人都懒得出面,直接派徐达、常遇春几个人,带领二流销售人员,就把北方市场占据了。为啥?铁多。大元村子里的大部分铁,都在南方。
同学。朱元璋、徐达、常遇春、陈友谅,都是开封文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开封技校。所以,读大学的同学很高兴,读专科、读技校的同学们,也要开心。你技校毕业,只要潜心学习,把技术运用到现实中,照样前途无量。
仅仅是造开往樱花岛国的船,就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而且需要从小培养,所以朱元璋、徐达、常遇春他们,从小就上学,边工作边学习,这个开封技校,工学合一。所以书里记载朱元璋、徐达、常遇春,还有好些公司高管,都是一个自然村里的,我不信。一个自然村里顶多几百人,几百人就能里出这么多优秀的高管,不符合高中生物遗传基因、减数分裂的原理。但他们是同学,到是有可能的。
大家看历史书,得善于推导,从历史书里面,推导出真象来,对你有用的真像出来。否则,你看再多历史书,没啥用,就记住了些年号、事件,有啥用?甚至还很容易被误导。
学历史,要像学物理一样,独创物理原理,独创物理解题技巧,变化无穷,不断提高自己的直推能力。
后来,朱元璋就跟陈友谅展开了抢铁钉大战,忽必烈的废弃的大船的信息,各地开封技校的资料室里都记载(这是随便说的)。大家拼命从大船里把铁钉取出来,用来干啥?铁用来干啥?在古代,难道还有比铁还重要的东西么?
后来朱元璋全面当大明村村长了,继续严控铁,尤其是对蒙古和女真。以至于当时收入最高的职业经理,叫“补锅使”,千里迢迢的从南京派人,去蒙古,挨家挨户给蒙古人补锅,锅得用铁啊,但绝不能有多余的铁。所以,后来,年轻的努尔哈赤同学,想尽了办法弄来了相当数量的铁,大家开心的不得了。
强。
强这个字,来源于疆。
有次有个一对一的同学跟我说古文题目做错了,我一看,《史记》里面的一段文字,里面说秦很疆,这里疆,就是强大的意思。
所以,大家中考、高考古文要靠高分甚至满分,没别的办法,必须大量的阅读,《史记》必须读一大半以上、《汉书》读个小一半、《资治通鉴》读个几分之一。否则,古文没法得高分,那些应试技巧根本没用,课本上的古文读烂熟了,也没用。
你必须一看到古文你的“上”,就反应出是村长,而不是上下的上。你一看到“同平章事”马上反应到是宰相,而且很可能他要跟村长讲啥大事了。
后来,疆这个字,演变成“强“了。
都有个“弓”字旁。弓箭,在古代就是强的标志。
大家不知看过美村的演员汤姆克鲁斯的《最后的武士》这个大片没有。这个电影里,樱花岛国的拿着长刀和弓箭到武士,被机枪给打掉了。
如果没有发明机枪呢?
拿破仑的大炮加步枪,是否能打的过成吉思汗的土炮加弓箭?我觉得打不赢。
拿破仑打不赢成吉思汗,而且就是按用自己原本的武器,来计算。
弓箭太强大了。拿破仑的士兵放了第一轮火枪后,准备装弹,身上已经沾满了成吉思汗的快速准确灵活的骑兵的箭了。
成吉思汗的射大雕、完颜阿骨打的一箭射出300多步(他这个步,应该不是现在的小步,是真大步,估计一步得有一米多)、李世民的强弓(后来他自证明都是歪歪弓)、李克用的独眼射树叶,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至于李广射石头、吕布射小戟,真假就不好说了,但他们箭术了得,也是不用说了。
戟,是典型的重兵器,我说的不是那些用木头杆做的戟,而是通体都是铁做的戟。
这就是重武器。
重武器的典型中的典型,是铁枪,通体由铁做成的枪,至少30多斤,十到二十多公斤。
在古代,你扛着一个纯铁做的大枪在阵前,大家都很提气,敌我双方都很提气,有热闹看了。
所以张飞、李存孝(李克用的假子,民间里流传的“将不过李、拳不过金“,金台的徒子徒孙有卢俊义、林冲、武松、宗泽、岳飞等)、秦琼秦叔宝、杨六郎、岳飞、卢俊义、常遇春这些著名人物,都是用铁枪的。比铁枪更重的,还有戟、铜棍等,吕布、典韦、赵匡胤,还有孙悟空,用的是这些。沙僧和鲁智深,用的纯铁的禅杖。评书里的李元霸和岳云的大铜锤、大铁锤,可能性就很低了,主要是娱乐性的了。
所以,水浒里面,做为步兵的武松和鲁智深,居然敢和重盔重甲的骑兵大将打,而且有时偶尔还能赢,他俩的力气大的没边了。
用铁枪的人,力气有多大?
你去健身房,碰到个满身肌肉的健美冠军,你问他能不能把一根一米多长的杠铃杆当长刀用。他会觉得你脑子有问题,这怎么可能?
做为一个武器,不但要进攻,还要防守。所以你能把一个30多斤的铁枪轮起来,还能防守,你的力量,尤其是腕力,那得大到何等程度。所以,《水浒》里面的林冲的武术技术强的没谱了,但只能跟使用重兵器的武术技术很一般的鲁智深打个平手,而林冲这种使用木杆铁枪头的碰到武术技术也很强的使用重兵器纯铁枪的卢俊义,直接没的打。
使用重兵器,不管力气多大,防守肯定是不行,所以就要有重盔重甲。重盔重甲什么意思?一般的箭射在身上,你完全可以无视之,普通士兵的刀剑,你也可以无视。电视剧《权力的游戏》里面,骑龙的女主角的那个贴身保镖,一招就打掉了草原顶级高手。草原高手光着膀子,贴身保镖重盔重甲,近身步战,重甲方基本不用防守,保护住要害即可。
但重盔重甲再加重武器,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太重,太重了,所以,第一,得有好马,比如关羽得了吕布的赤兔马,直接秒斩颜良、秒诛文丑,其实关羽跟颜良文丑战力相当,没五十个回合分不出胜败的。赤兔马,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体型像兔子,不但异常灵活,而且肌肉发达的吓人,驮着200多斤的关羽或者300多斤的吕布再外加100多斤的重盔重甲,还有30到50斤重的长柄通体铁打的青龙偃月刀或方天画戟,赤兔马速度仍然惊人。
第二、古代重兵器大将的维护成本太高,除了每天得去健身房卧推200公斤和深蹲500公斤几十组之外,他们还得扔石锁,上百斤的石锁,扔到高空,还得单手接住,注意,是单手接住。甚至还得举鼎,比如楚霸王项羽举鼎,还有《史记》里说秦始皇的老祖宗秦武王巨鼎,把胯给撕裂了,几天就去世了,太疼了。现在的燕京城的太和殿旁边的太庙里,还有石锁,我猜是当年大清村的钱隆老村长训练儿子和侄子们用的,祭拜祖宗的闲暇,还得训练举石锁。所以,水浒里面,打虎的武松每顿饭要吃10斤牛肉,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健美冠军界。记得多年前我跟某个亚洲健美冠军说,我每天吃5斤牛肉,健美冠军一脸的惊讶,他的意思似乎是你真有钱啊。是啊,我当时编程赚的钱,大头都用来买牛肉了。当时编程,还是很赚钱的。
第三、就是身体的某些部分的保护要求极高。所以大家看古代大将的图画(真版的),腰带好多,比如几十年前的上海美术出版社的小人书连环画《杨家将》里面,杨七郎的腰带,是一个超厚的黑黑的大皮革,估计是几十层的熟牛皮高温压合在一起的。大宋村的科技,那是当时整个地球村里最先进的,造纸、火药、指南针、陶瓷,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而最先进的技术,肯定先用在大将身上。再例如,对鞋的要求极高,京剧里的大将的靴子,鞋底下面有好几厘米厚的白垫子,这是啥?是不是很像阿迪达斯的某款跑步鞋? 不错,就是这东西,高弹泡沫材料,抗震用。否则,穿着一百多斤铠甲拿着几十斤重铁枪(还有弓箭和短剑)的200多斤重的大将从马上跳下来,地面的冲量或者叫反作用力,马上就把脚给震酸了,还走路啥?
鞋垫过高,如果长期快走路,容易崴脚。
怎么办?高科技薄底智能跑鞋,可以根据地面凹凸而变形,这种高科技产品,名叫草鞋。
陈宝国主演的《大明王朝》里面的锦衣卫,大冬天也穿草鞋,露着脚丫子,在一帮子穿紫戴绯的大人物甚至村长面前晃。大家觉得奇怪不?估计导演也不知道为啥他们要穿草鞋,反正按照剧本演即可以了。草鞋是对付崴脚的一个好方法,大家看樱花岛国的武士,穿拖鞋侧举着长刀上战场,是不是很可笑?拖鞋和草鞋一个原理,防止崴脚。
智能凹凸,大家穿拖鞋走走山路,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有段时间我们几乎每隔几天就去夜爬香山,我给每个人都买了美村著名耐磕牌鞋,唯独小风选了艾迪达斯的那款白底高仿古代战靴款,我呢,则是登山鞋、耐磕鞋和草鞋(漏水胶鞋)三种鞋,我自己背着或者晓磊帮我拿。因为我体重大,爬山饿了吃东西,爬不动了,所以小磊帮我背鞋和馒头大饼等(吃不起牛肉了)。晓磊则穿拖鞋(他给我省钱,他舍不得买太贵的耐磕鞋)。穿拖鞋的晓磊,才是爬山高手。那些穿着名牌登山鞋的扛着纤维登山杆和背着登山包的,说明是有钱人,不见得是登山高手。真正的登山高手,都是穿拖鞋的。拖鞋,也就是草鞋。其实,草鞋,甚至在我们村的近代的军事中,也是发挥了巨大作用。某军的全制式美村的大皮靴加大军车加坦克,就是跑不过那些穿草鞋的。
为啥?草鞋和拖鞋一样,鞋底薄,智能凹凸,不容易崴脚。所以,现在大家在家里普遍都穿拖鞋。
几千来,基本就是轻骑兵弓箭高手和重铁器重盔甲大将的博弈。到底力量更重要,还是速度更厉害?
这一点,朱元璋也研究的很透彻。这就来了,因为他毕业于开封文武技术职业学院啊。这个学院,除了教授冶炼钢铁、锻造铁器、造船、缫丝(做丝绸用)、陶瓷(出口赚取外汇)外,偶尔也讲历史。所以,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对李克用、李存孝、李嗣源、赵匡胤、杨六郎、岳飞等的故事非常熟悉(那时候可能还没有孙悟空),研究的也很透彻。很可能不是历史书(尤其是正史)里说的朱元璋年轻时只会放牛,带着徐达等小伙伴到处闲逛,然后就出去乞讨,再当和尚了。
比如锦衣卫这个机构,就是他长思考历史上禁卫军和边防军的相互关系、利弊,独创出来的。
周世宗把禁卫军体系完美化之后,产生了一个严重隐患,就是禁卫军头子更不可制约了,所以赵匡胤轻松当上了村长。赵匡胤当村长,阴谋的比例很低,对此,现在很多文人和网友的理解是不对的。在赵之前,李嗣源,他就没有当村长的想法,完全是被下面的人和上面的人(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用武力强逼着甚至胁迫着当上村长的,而且是真村长。所以一些网友,包括一些大研究者,都不理解,这也很正常,因为按正常思维,在古代,天底下唯有村长最大,某人怎么可能被其他人用武力逼着甚至胁迫着当真村长呢?傀儡村长当然不说了,真村长,可能么?其实,这是存在的,比如李嗣源当了村长之后,每天唉声叹气,日子过的很苦。这就足以证明他之前当大将时,根本就没有想当村长的意思(野心)。
所以,禁卫军是用来做啥的?对付前线的大将的,比如朱元璋用来对付北伐的徐达和常遇春的。把各个地方最强的士兵都补充到禁卫军里,来源于宇文泰和李世民等(或更早),李克用和朱温重新恢复后,周世宗柴荣进行了完美化,赵匡胤又发展到极致。后来的成吉思汗和大清村的八旗,也是沿用和发展。
燕京城有个地方叫蓝旗营,就是八旗之一,还有一个地方,叫西三旗,那个地方太偏了,太郊区了。以前大家嘲笑某个人,就说他在西三旗买房子了,太穷了。现在不一样了,租都租不起,能在西三旗合租房子的,都是高收入了。至少目前反正我是租不起的。
禁卫军不够强大,村长就没法控制地方军阀。禁卫军太强大,又很难控制禁卫军头子。这个问题,几千年没能完美解决,只有朱元璋解决了,目前我觉得就他一个人完美的解决了。比如大清村,到了后来,当村长一点意思都没有了,被慈溪太后控制了,甚至最后连个袁世开,村长都没招。这要是在大明村,村长就一句话,就一句话,太后就被咔嚓了。就一个眼神,袁世开就被咔嚓了。没啥可说的。不管村长在做啥,不管天天是在家不见人,二十年不上朝也好,还是在家当木匠也好,村长只要一句话,就搞定。所以袁崇焕也好、洪承畴也好、吴三桂也好,都老老实实,没啥小动作。一点小动作的机会都没有。这个核心机密,就朱元璋一个人掌握,关键是他把这套东西,完美的体现到了他的孙子的孙子,孙子的孙子的儿子身上。
仅仅凭这一点,我就说他是最聪明的,因为他做到几千年来就没人能做到的事。
跟欧拉一样。欧拉写了一些书,没人给出版,没钱出版。后来法村想让他当科学院院长,他说,让我当科学院院长可以,你们得把我的书都出版了。法村满口答应,这简单: 我们堂堂一个强大的法村(当时法村是最强的),给你出版书,那还不简单。后来,后来呢,没钱。为啥?欧拉写的书太多了,而且学术价值太高了,需要人力物力太多了。后来,后来就泡汤了。然后,俄村来了,俄村村长有钱,自掏腰包,高薪雇了几十上百个数学家、科学家和作家,花了几十年,终于把欧拉的书都出版了。
所以,欧拉得多聪明?微积分,求极限,就是欧拉精准定义的。别人都做不到,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了微积分,但却没能从概念和理论上讲清楚,欧拉做到了。比发明人还厉害,聪明的没谱了。
还有水战,朱元璋对水战的研究,也登峰造极。当然,他是开封技校毕业的。所以,大家考上大学的,不要小看读技校的,大家读技校的,不要看不起自己。技校照样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网络时代,各种学习资料获取太容易了,传统大学的丰富的图书馆的优势,已经很不明显了。
学习的本质是自学。
大家学历史,要像学数学一样,看题、想题、做题、变题、自己出题,五法合一,不能僵化的做题,甚至很多同学的学数学,就是在背题,而且还是囫囵吞枣式的背题,然后生搬硬套。还有同学在网上大量的买名师的巧妙技巧,一招学会解决数学难题。这种方法下,怎么可能学好数学呢?
思考、思考,再思考,数学是这样,历史的看书,也是要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