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抗倭领袖的不同人生
在我心中,他们是明代的三个最有特点的军事人才,他们都参与了对倭寇的战争,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三个猛男的人生却十分不同,但都令我赞赏。
俞大猷,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武林高手,性格则毅沉着,豪迈乐观,不知忧苦。属于一个纯粹的将领,俞大猷曾经向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传授棍法、拳法。俞大猷对保存、传承、弘扬少林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于他的抗倭事迹,百度上全都是,这里不多说。俞大猷在抗倭方面的功绩显然要比戚继光大得多,但后人常常提起的却是后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更像是一名游侠,上不和朝廷官员混关系,下不与百姓打成一片,他只安静的做自己的抗倭事业,而百姓口碑全是戚继光的,上级奖赏全是张经和胡宗宪的。俞大猷嫉恶如仇,却懂得妥协,对于戚继光,他把他视为自己事业的继承人,对于他的上级,他满是理解,如果没有胡宗宪,东南沿海有十个戚继光也平不了倭患。他就是一个身在官场却脱离官场的江湖人士,结局是被张经牵连下狱。
胡宗宪,一个活的内心很纠结的人。一方面,他有着和俞大猷相同的气质,骨子里有着江湖气质,不喜欢和看不上的人搞关系;另一方面,为了抗倭大业,和严世番(严嵩的儿子)搞到一起,据说关系亲同父子(好恶心的感觉)。这样保证了他在东南沿海的大权,重用戚继光徐渭等人才,平了倭患。
这里说一句,如果当年朝廷采纳他的建议不杀掉汪直或许根本就没有倭患这回事了,但也可能从那天起,胡宗宪想明白了他的生存之道,在这个世界生存,想要做事情,要依靠一切能依靠的东西,像俞大猷那样只能在小范围做做事,力量很微弱,不能成大事。于是他选择了依附严党,稳固了自己的位置,尽情的发挥了他的才能。
正如张居正一样,他不择手段的去获取权利,之后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去造福社会,尽管当他决定依附严党时他也想到了最后的结局,被无知百姓唾弃,被所谓正义之士谩骂,被朝廷处死。但他也坚信,后人中会有理解他的人,并做着和他一样的事,比如孙承宗。
李如松,我最欣赏的明代将领(和王守仁并列)。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官二代,富二代,给人印象是一个纨绔子弟,性格中比俞大猷的江湖气息都重,说重一点更像是一个流氓。万历三大征的宁夏之乱,在满桂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李如松去了,满桂开始感觉一个靠老爸上位的纨绔子弟哪里会打仗,结果李如松在满桂惊讶和敬佩的眼神中水淹宁夏城。
这还不是结局,在李如松大军的围逼之下,宁夏王接受了李如松的劝降,李如松说的是只要投降一个也不杀,结果宁夏王带手下出来之后,李如松下令全部杀掉,每当读到这里,我就莫名的哈哈大笑,总感觉李如松真可爱!!!之后,李如松参加了万历三大征的援朝抗日战争,碧蹄馆之战,平壤之战体现了李如松的军事良好素养和嗅觉。
李如松平日为人极有个性,放在今天可以和巴洛特利拼一拼,朝中也有好多人对他不满,但是没人敢动他,倒不是因为他爹是李成梁,而是因为有一个人欣赏他,欣赏他的人叫做万历。至于万历为什么欣赏李如松,个人认为一是因为李如松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二是因为万历本身就是另一个巴洛特利!!万历是明代最有个性的皇帝,什么朱厚照和他没比。
李如松的最后结局也是让我感觉十分值得一提的。李如松死于一次和蒙古一小部落的战役,他没死于宁夏王的魔爪,没有倒在丰臣秀吉的面前,没有被他瞧不上的大臣的口水淹没,却死在一次小小小的战役里。
后世历史学家说李如松是被陷害以至于被埋伏致死,而我更希望李如松是死于冒进。一个五十多岁的,鬓发斑白的老人,揣着一颗不老的心,驾着爱马,手持马刀,冲锋陷阵,像一个年轻人一样,有朝气、有傲气、有活力,最终醉卧沙场。当他倒下的那一刻,是否会想起被他诱骗的宁夏王,被他打的满地找牙的小西行长,对他崇拜的五体投地的满桂,和他今生唯一的知己万历呢。
五十多岁的李如松倒在地上,深情的望着这边沙场,满脑子里都是他20岁的身影;他狂傲,自大,被好多大臣记恨,但他却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传奇。在我看来,他不是自大,而是那些鼠辈确实和他不在一个档次,他一生佩服的人只有他的老师徐渭,他的父亲李成梁,和他的知己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