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缘】王银康: 茅镬村的“禁伐碑”

 茅镬村的“禁伐碑”

文/王银康

山里山,十八弯,白云深处有人家。曾记得那年我和丁师傅一起,第一次去茅镬村旅游,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绕了半天,仍不见村庄的影子。

“到了吗?”我问丁师傅。“快到了,对面山腰几棵大树后面,就是茅镬村了。”我凭窗远眺,云遮雾绕的山岙里,绿郁郁一片,但村子的影子一点也没看见。

茅镬村座落在四明山腹地,全村百来户人家,村后有一个土包,像一只农户灶间扣着的铁镬,上面长满郁郁葱葱的茅草。据当地村民说,茅镬村的村名便由此而来。

常言道,靠水吃水,靠山吃山。这里大多数村民主要靠种植花木为生,屋前屋后全都是花木。菊花、茶花、兰花、梅花、杜鹃,什么花都有;五针松、翠柏、枫树、银杏树等,遍山都是。这里像是一个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在村后的古道边、山岗上,都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古树,把道路和山坡遮得严严实实。在竹林中有一棵让村民引以为豪的金钱松,树高51米,树围3.1米多,其树围和立木蓄积量为全国之最,估计树龄已超过500年。

像这样的参天古树遍布全村,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树种金钱松、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被称为“寿星树”的香榧树,还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树……

据村里统计,有树龄800年以上的银杏3棵、树龄500年以上的榧树79棵以及金钱松15棵,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其他保护树种还有30余棵。

有些古树,在1998年已经被宁波市评为十佳古树名木。茅镬村也成为浙东第一古树村,宁波市十大绿色新景观村。

在茅镬村的古树中,银杏树数量最多。当时正值银杏成熟的时季,我们在山边看到,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有的爬到树上打果子,有的蹲在地上捡果子,也有的装袋过称,忙得不亦乐乎。

据村民说,由于风调雨顺,气候适宜,是年银杏获得大丰收,足足有一万多斤。前些日子,早有山东、江苏等地客户争相前来订购银杏了。

银杏又名白果,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中医书上记载,银杏具有“补肺、止咳、利尿”的功效。古人说银杏树“三十年而立,三百年而兴”,讲的是银杏树生长缓慢,寿命极高。

那么,一个村庄,为什么能够保存这么多的古树呢?我们感到十分好奇。“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因为村中的禁伐碑。”村里的严大爷为我说起了一个故事。

据传,在大清乾隆十五年,村里有个名叫严子良的族人,由于家庭变故,想砍树卖钱。村中的另一村民严际会,为了保护树木,就出钱买下了古树的所有权,古树才得以生存。

到了道光二十九年,村中又有人想砍树换钱,村中的严正表、严道性伯侄两人,合资买下了这批古树的所有权,使得古树继续得以生存。同一年,村里立了一块禁砍古树的石碑,村民们通常称之为“禁伐碑”。

这块石碑历经风霜,长年累月立在村口。碑上镌刻着“勿许盗砍”“违者鸣官究治”等护树条例。

据说这是清朝道光年间茅镬人定下的村规。一百多年来,大家自觉遵守。即便在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发生过一件砍伐林木事件,也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

自从金钱树入选宁波市十佳古树名木之后,村民们种树护树的积极性更高了,已把被风雨剝蚀得模糊不清的碑文,用朱漆誉整一新,以警示后代子孙。爱护树木,人人有责,己经成为茅镬人的传统风尚。

茅镬村古树美景色美人更美,山里人待人热情,十分好客。我们回家时,买了三株茶花,严大爷还送给一斤银杏,说是给我们尝尝鲜,我们真的是感极不尽。

古木参天风景妍,白云深处有人家。每当我看到院子里三株茶花,满枝红花绽放的时候,就会想起它们的娘家――茅镬村,真想再去那里欣赏一下秀丽的风光。

2021.3.18稿

作者简介:王银康,男,笔名,蓝天白云,浙江宁波人。1946年10月22日出生,1970年参加工作,在栎社公社搞新闻报导工作,2006年退休后,曾会同街道文联俞国平等人,编纂出版发行《石碶志》等书刊,现任石碶街道文学协会副主席,《华人文学微刊》特约诗人。

责任编辑:施静云

终审编辑:寂  石

排版编辑:余  萍

《中国乡土文学》

征稿启事

《中国乡土文学》纸质期刊由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乡土文学社主办,著名文学期刊《今古传奇》编辑部承办,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 38-83。
2020年乡土文学社与《今古传奇》强强联手,隆重推出大型文学季刊《中国乡土文学》,已成功举办三期,反响强烈。现向广大作者征求下列稿源:
小说天地 中长篇和短小说
影视剧本 电影电视剧本
乡土作家 散文作品专辑
乡土诗人 诗歌作品专辑
会员推介    会员作品专辑
封面和封二、封三、封底图片   优秀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
本刊收录作品在公众号平台发表与否不限,投稿邮箱359880941@qq.com。本刊定价60元,全年240元,订阅微信:damo359880941。凡在本刊发表作品,必须订阅含刊载本人作品全年杂志,图片和篇幅长的文字作品适当增订含本人作品期刊若干册。

收费标准:一个页码以内的短文和诗歌300元,1本样刊;2个页码以上,每个页码200元,影视剧本和中长篇小说减半。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土文学社

2021年2月20日

乡土文学社公告 

特别声明:请作者尊重编辑劳动和平台推广,切勿一稿多投,作品一旦发布不能随意撤销和删除。如遇报刊发表、省以上国家行政机构和文艺团体评奖等意外情况,非删掉不可,须交纳300元以上编辑推广费。
投稿用稿规定  1、凡投稿者,请加主编微信damo359880941,在括号里标注作者姓名(或投稿笔名),关注《乡土文学》公众号,否则一律不用。投稿必须为原创,凡在公众号发过的作品不能投,否则,因此而耽误发稿,将拉入黑名单。2、作品发表后,第一时间转发给作者,前三天由作者自己推广,当天点击阅读量超过100指定专业编辑跟踪联系,列为重点作者,优先发表作品。阅读量60以下,不再后续单篇发表作品。3、本平台原则没有稿费,少量赞赏金用于平台运作和文学发展。个别作品赞赏金超过100元以上,主动与主编联系,按1:1发放。4、投稿方式:邮箱359880941@qq.com,小说、诗歌、散文投稿群,分社、文苑群。选稿期限为15天,过期不用,作者自行处理。
入会手续   提出申请-填写邮寄表格-交纳会费-办理会员证。长期会员终身会费:一次性交费600元,市级以上作协会员减半。临时会员会费:首次入会200元,以后每年100元。
乡土文学社章程(链接)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散文组长 施静云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

  • 一文告诉你去哪里看银杏最养眼

    银杏,自古以来就深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喜爱,古刹名寺.厝前宅后都可以看见它是身影.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的<洛神赋图>,描述的就是曹子建与洛神相遇于皇家园林里的200多株银杏树林下.银杏的寿 ...

  • 四明山赏秋胜地,茅镬秋色,至今游历25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已深,叶已黄,四明山区层林尽染,上帝打翻了颜料瓶,无意绘就色彩斑斓的山水画. 四明山区的赏秋胜地,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茅镬古树群,我至今游历25次. 游人趋之若鹜,如 ...

  • 千年银杏遍地金

    深秋,登封少林寺里古老的银杏树又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院内几株千年古银杏树撒下一片金黄,那落叶宛如金色地毯铺满地面和道路,诉说着秋天的故事.据传,少林寺1500多岁的银杏树是当年唐王李世民所栽.据 ...

  • 丹山赤水,千年银杏兄弟,自成一景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字岩下村,古村风情,更有四明山树神,两棵千年银杏树,令人叹为观止. 字岩下村,毗邻茅镬古树群和丹山赤水景区,这一带原属赤水乡所属区域,赤水之名,缘于公元1116年,宋徽宗赵佶的御笔题 ...

  • 四明山树神,银杏兄弟,相见恨晚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字丰村中,两棵银杏树都已逾千年,从唐宋时期一直活到现在,生命力旺盛,还要继续活下去. 银杏树雌雄异株,这两棵银杏树都是雄树,因此称为银杏兄弟. 村中的银杏树仅此两棵,没有雌树,因此这 ...

  • 【云南腾冲】在银杏村漫步

    5月,腾冲固东镇江东银杏村.几千棵银杏树依村.依房而立,一棵接一棵,家家户户都被银杏树所围绕.约上几个好友,摆上几把椅子,一张桌子,坐在银杏树下喝喝茶,聊聊天,一天的悠闲时光就在绿油油的色彩中度过. ...

  • 拜访“银杏王”的家乡

    从2018年7月15日开始,到2018年9月15日止,整整六十天,我的朋友圈的至亲好友及同学们,天天牵挂着关注着这棵有着1800岁的老银杏.今天,我终于也能拜谒到这棵老树,十分开心! 上午9点多,沿2 ...

  • 见过树王吗,宁波市的七种树王,沧桑岁月无限事

    三毛曾说: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伤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空中飞扬 一半散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一代女神奥黛丽.赫本也有一句名言: 物质愈丰裕 我想要的却愈少 许多人想登上 ...

  • 4000多岁的银杏树

    爱旅行的蓉蓉 关注 在汉中留坝县玉皇庙乡石窑坝村有幸见到了4000岁的银杏树,满树金黄,落叶似黄金毯,美极了. 这棵银杏村地处中国最美乡村公路高江路东端,也是最美乡村公路旁一道亮丽的风景.其胸径为4. ...

  • 【乡土情缘】王银康: 故乡的老屋子

    故乡的老屋子 文/王银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村的民房都是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在我们家乡,这些青瓦灰墙.木门木窗的老式房子,一般都是依河而建,座北朝南,冷热寒暑,四季分明.        ...

  • 【乡土情怀】王银康:咏春组诗

    咏春组诗 文/王银康 咏春 河边花放风光好, 春送阳光进万家. 一夜雨声滋万物, 青山绿水竞韶华. 春雨 夜闻窗台滴雨声, 微风拂柳润江城. 丽日和畅浮岚卷, 大地披茵河水清. 南畝几畦春韭熟, 北郊 ...

  • 【乡土情怀】王银康:​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诗八首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诗八首) 文/王银康           琴 琴音千载历史悠, 十面埋伏名曲听. 韵曲飘扬歌盛世, 鱼樵遥对唱苍生. 动听乐曲七分醉, 快弹轻揉几处惊. 柔情起伏真意动, 高山流水 ...

  • 【乡土情怀】王银康:​群口快板

    群口快板 文/王银康 改革开放四十年 石碶面貌大变样 (甲乙丙丁四人手持竹板上台) 合:打起竹板的笃响,讲段快板大家听,改革 开放四十年,石碶面貌大变样. 甲:街道到处新气象,产业经济发展快,各行 各 ...

  • 【乡土情缘】王礼民:话说童年爱“打嘣”

    话说童年爱"打嘣" 文/王礼民 朋友,你知道什么是"打嘣"吗?你会"打嘣"吗?"打嘣"是几十年前我们鲁西南地区农村孩子们 ...

  • 【乡土情缘】刘奇康:​圣母崖的来历

    云丘山传说故事之十一 圣母崖的来历 文/刘奇康        云丘山是上古时期的昆仑山,传说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云丘山当地人把西王母称为云丘圣母.        传说,当地有个小伙子上山去砍柴,爬到悬 ...

  • 【乡土情缘】王乃化:叫声姐夫喊声哥

    叫声姐夫喊声哥 文/王乃化 朗诵/李慧娟 姐夫,当我对着你的"新家"说一声:"哥!我走了"的时候,你我已是阴阳两隔的第六天了.六天来,我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

  • 【乡土情缘】潘立成:我的村,我的家

    我的村,我的家 文/潘立成 丽水市大规模的城中村拆迁工作最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的家乡莲都区联城街道常宅及白前.武村等全村所有新老房屋都将被夷为平地! 常宅村位于丽水市中心西北方约7公里处,区域2. ...

  • 【乡土情缘】丁村:遭遇一场暴风雨

    [华东分社]推送 遭遇一场暴风雨 文/丁村 父:你看到天空塑料布舞成的蛇吗? 儿:我倒是看到了云里的闪电⚡️. 父:云?都从哪飘来的,怎么都黑了? 儿:奇怪的黑,都烧成紫烟了呢! 电动车出了故障,偏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