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公元350年闰正月

冉闵把留在邺城的石虎子孙全部杀死,包括后赵皇帝石鉴。随后冉闵以邺城为都,自立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副手李农被拜为太宰、太尉、录尚书事。

据守襄国的石祗见石鉴已死,便在襄国称帝,改年号为永宁,延续后赵生命。

石祗称帝后,割据各地的胡人将领以及后赵遗老们纷纷举旗响应,石祗便以汝阴王石琨为相国,以姚弋仲为右丞相,以姚弋仲之子姚襄为骠骑将军、豫州刺史。

冉魏建立后,冉闵就派使者出使建康,希望东晋北伐。冉闵很诚恳:“祸乱中原的逆胡如今已被我杀了。此时正是收复北方故土的时候,希望朝廷能派军队北上,和我一起荡平贼虏”。

多好的北伐机会!如果东晋此时派大军打通寿春至邺城之间的通道,把东晋与冉魏连成一片,站稳中原应当不成问题,进而再西进、北上。多好的蓝图,想想都能把人乐醒。

东晋不是没兵,也不是没人。桓温三年前就扫平巴蜀,灭了成汉。东晋更不是没钱,守着富庶的江南过了20多年太平日子,这条件不知道比守着苦寒之地的前燕要好多少。

东晋有人有兵有资金,可惜也有内斗。

內敌对国家的破坏力往往远大于外敌。石虎一死,桓温就数次上表请求北伐,可朝廷因为忌惮桓温权势过大,于是刻意提拔殷浩,用以防止桓温一家独大,对桓温的北伐要求置之不理。

桓温的建议都被拒绝,对冉闵的建议又怎会考虑呢。“朝廷不答”。

轰然倒塌的后赵就是块大肥肉,你不吃正好,多少人等着吃呢。

比如关中这块肥肉就已经有人盯上了。

麻秋前番回师邺城的路上被蒲健打败后投降了蒲洪,做了军师将军。石祗和冉闵相继称帝后,麻秋就建议蒲洪:“石祗和冉闵如今两强对峙,中原大乱一时不会结束。您倒不如躲个清闲,暂时先取关中,待基业稳定之后再东征取得天下,到时还有谁会是您的对手呢!”。蒲洪深以为然。

虽然麻秋的建议并非出于真心,但这正是日后蒲氏建立前秦的路线图,麻秋之语堪称是送给蒲洪的隆中对。

不过,另外也有人盯上了关中,就是姚弋仲。

姚弋仲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蒲洪有夺取关中的想法,于是先下手为强,派儿子姚襄率五万士卒攻打蒲洪,结果反被蒲洪打败,损失三万余人。

一战定胜负,这一仗就分出了前秦和后秦。蒲氏此后坐镇长安,建立前秦,而姚氏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比前秦晚了几十年才建立后秦。

蒲洪一时意气风发,坊间也流传起“草付应王”的讖言,都说蒲洪要称帝。蒲洪也不避讳,既然“草付”,那咱就改姓苻。蒲洪从此成为苻洪,并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就此自立门户。

不过苻洪这名字也没叫多久,因为麻秋。麻秋可不是真心想帮助蒲洪,投降也只是权宜之计。

350年3月,麻秋为了把蒲洪的部众据为已有,就借一次酒宴的机会在酒中下毒将蒲洪毒杀。可是在苻洪地盘上杀苻洪,那还跑得了吗?“健收秋斩之”,随后苻健就把麻秋抓住杀了。

麻秋也算后赵一代名将,就此被苻健了却残生。

苻洪临死前对苻健说:“我之所以暂时未取关中,就是想看看中原乱局如何收尾。没想到不幸被麻秋这小子算计了。中原暂时不是你们兄弟能搞定的,我死之后,你们要速速夺取关中”,说完眼睛一闭,时年65岁。

随后,苻健就按老爹的话,智取关中,建立前秦。此为后话。

接着说冉魏。

北有慕容和石祗,南有东晋,还有苻洪和姚弋仲,冉魏建立之初就内外交困,强敌环饲,这意味着冉闵稍有不慎就会灰飞烟灭。

冉魏内部,冉闵和李农出现了巨大裂痕。裂痕是什么,史书没有交代,只知道结果是李农和三个儿子都被冉闵斩杀,随同李农一起被杀的还有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

尚书令和侍中是朝廷重臣,中常侍是太监,皇帝近臣。国家总理+朝廷重臣+皇帝近臣一起被杀,瞎猜一下,很可能是李农和王谟等人勾结宦官想杀冉闵,被冉闵反杀。

无论如何,冉闵又少了一个得力助手,更加孤独了。

冉魏的外部困境之一就是北方的前燕,此时,慕容儁20万大军已经兵分三路南下,正式逐鹿中原。

早在石虎病逝,后赵刚发生内乱时,慕容垂就从驻地徒河(今辽宁锦州)赶回龙城(今辽宁朝阳),劝燕王慕容儁南征:“现在正是南下的大好时机,如果不抓住机会,一旦中原稳定,再想进入中原就难了”,可慕容儁还有些犹豫。

大将慕舆根很赞成南下:“此机千载难逢,不可失也”。

于是慕容儁下令南征。

350年2月,慕容儁以慕容垂为前锋率2万精骑作为东路从徒河南下,大将慕舆干为西路经蠮螉塞(yēwēng,今北京居庸关)南下,慕容儁自领大军和慕容恪为中路从凡城南下,三路大军南征后赵。

不过对冉闵来说,前燕大军比较遥远,那是石祗的事。

冉闵急需对付的是眼前攻打邺城的石祗10万大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