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灸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关玲教授

关玲,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耳针、手针等微针治疗疼痛以及艾灸治疗肿瘤。获得国家、军队课题10余项,科技奖励6项。
麦粒灸也叫直接灸、艾炷灸、着肤灸,是中国传统灸法的代表。明清以前的古典文献中所记载的“艾灸”大多数指的是直接灸。操作方法是将艾绒攒作麦粒大小,放在穴位上直接点燃,当患者知痛时按灭,一般每穴灸九壮,每日一次。治疗之后,局部皮肤会微微发红,起小水泡,日久会形成瘢痕。
实验研究解密麦粒灸
麦粒灸在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有“拔本塞源”之功。关玲教授的麦粒灸技术承自澄江学派名老中医谢锡亮先生。从2007年开始,关玲及其团队致力于麦粒灸治疗肿瘤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究麦粒灸疗法治疗肿瘤的效应规律和作用机制。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总结发现:接受麦粒灸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显著延长;治疗1周之内,疲乏、恶心、疼痛等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地改善;治疗3个月之后,血液检测指标有明显变化。两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证明:麦粒灸能够升高肿瘤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总数,并能双向调节血小板数量,改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一项基础实验研究证明:麦粒灸能够从基因转录表达的层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玲认为,麦粒灸治疗肿瘤的起效原理一方面是通过皮肤的创伤激发人体的修复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炎症反应激发出患者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
案一:杨某,男,58岁,胰腺癌(导管腺癌四期)。患者行胰头癌切除术,术后进行了6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并接受3次生物治疗。患者自诉身体乏力、食欲差、食量少,体重在2个月内下降10千克。于2014年4月8日接受麦粒灸治疗,取穴双侧足三里、双侧胰俞、双侧膈俞。
麦粒灸治疗1个月后,自诉食欲好转、食量增加、体重维持,嘱其加大艾绒量。治疗2个月后,患者体重增加3~4千克,嘱其增大艾绒量。治疗5个月后,患者体重增加8千克,偶有腹泻。治疗1年复诊,患者自觉饮食、睡眠尚可。2015年5月,患者全身湿疹而停灸2个月。2015年9月,患者因腹腔及多脏器转移入院,同年10月去世。患者从确诊胰头癌后生存20个月,较生存预期延长14个月。
案二:成某,男,52岁,胃癌(中、低分化腺癌三期)。患者2009年6月行胃癌切除术,术后进行4个周期的化疗治疗。患者自诉身体乏力、恶心呕吐现象严重、食欲差、入睡困难。2009年9月4日接受麦粒灸治疗,取穴双侧足三里、双侧脾俞。
麦粒灸治疗1个月后,自诉睡眠明显好转,恶心呕吐现象有所减轻,嘱其加大艾绒量。麦粒灸治疗2个月后,自诉乏力现象明显好转,恶心呕吐明显减轻,调整穴位嘱其继续艾灸。治疗1年后,患者自诉饮食好、睡眠佳、身体困倦感消失,能够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及业余活动。患者坚持麦粒灸治疗6年,自觉身体状况良好,不影响日常生活,胃部肿瘤无复发迹象。2015年3月,患者因肺部原发性鳞癌入院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了6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同年5月再行麦粒灸,调整穴位为双侧足三里、双侧肺俞,现在仍然健在,胃部肿瘤无复发迹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