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与《中国史纲》

钱穆的《国史大纲》与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是民国时期中国通史写作的两座高峰。钱张二人同事清华,志趣相投,过从甚密,因此两部通史有交互影响之处。王家范教授在导读上海古籍版《中国史纲》时说:“荫麟写《史纲》,上述两书(吕思勉《中国通史》、钱穆《国史大纲》)均不及见到。与钱穆先生有所互商,详情亦不可而得。”因他没有更多的资料支撑。

钱穆与张荫麟相识于1934年春夏间。钱穆在《师友杂忆》中说:“荫麟自美留学归较晚,在清华历史系任教。余赴清华上课,荫麟或先相约,或临时在清华大门前相候,邀赴其南院住所晚膳。煮鸡一只,欢谈至清华最后一班校车,荫麟亲送余至车上而别。”

1935年,张荫麟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由傅斯年推荐,主编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其成果即后来的《中国史纲》。张荫麟受命之初,曾拟就《高中本国史教科书草目》,即《中国史纲》最初纲要,分发有关专家审阅。钱穆阅草目后,作一长函致荫麟,对此草目及将来的《中国史纲》提出自己的看法。

钱穆致张荫麟函存容庚处,置于钱氏致容庚其余手札之后,现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容庚为此函冠以标题:“《关于高中本国史教科书之讨论》(一)钱宾四教授来书。”并于函首标明“不低格”,第二段起首标明“低二格,以下每段起首同”。容庚当时与张荫麟、顾颉刚、洪业等人主持《大公报·史地周刊》,估计欲将此函载于周刊,原函应为排印底稿。

张荫麟于草目提出“纲领简单,叙述丰腴”的原则,钱穆表示极端赞成,随后他说:

弟意即就高中而论,要政治、学术、社会各方面一一顾到,仍属难能,最好全书叙述,仍以政治方面为主脑,而以学术、社会种种情形,就其相互为影响者为串插,使读者于历代盛衰治乱之大纲,先得一明晰之基本知识,将来能引申。否则头绪一多,茫无畔岸,以后研求历史,仍须从头讲起。今大学新生对本国史基础知识之缺乏,及大学校通史之难讲,而一切稍涉专门之历史学程,又难有切实之成绩者,皆坐此弊。昔人谓“卑之毋甚高论”,其意良可味。窃愿足下此书能一矫时下高论不实之弊也。

张荫麟所拟草目中的数十章即数十个专题,钱穆对其条贯系统及详略取舍等提出自己意见,他最后说:“弟意中国史绵历固长,而所包活动疆域尤广,各地开发之历程极须注意,而唐中叶后,长江流域在中国政治上之经济地位,及北方之日就芜落、南方人文之日盛,以及漕运及江南赋税特高等等,皆可注目,此等如何插入,亦殊要紧也。”

按照张荫麟的计划,这个庞大的通史计划由数人分工撰写,其第一部分即上古部分,止于汉朝末年,由他本人执笔,其他则由吴晗、千家驹、王芸生等人分别撰写。因此张荫麟的这部《中国史纲》又称《中国上古史纲》。

张荫麟去世后,钱穆于1942年底作《中国今日所需要之新史学与新史学家——本文敬悼故友张荫麟先生》,发表于《思想与时代》第十八期(1943年1月),文章结尾写道:“故友张君荫麟,始相识在民国二十三年春夏间。时余与张君方共有志为通史之学。尝谓张君天才英发,年力方富,又博通中西文哲诸科,学既博洽,而复关怀时事,不甘仅仅为记注考订而止。然则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岂期天不假年,溘然长逝。”

(0)

相关推荐

  • 张荫麟学案:上天嫉妒的史学家

    原题<天才的史学家张荫麟 >,载<张荫麟学案>,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近代著名史学家,兼治哲学,在 ...

  • 钱穆:中国人学文学,是学做人的大道

    由于上面所说,我认为若讲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学,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在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而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 ...

  • 中国史纲

    第598天 果真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夫必分.不过感觉和平的时间是大于战乱的,毕竟人不能一直打,要储存好精力,偶尔打一次就消耗了大部分的精力了. 听了一遍中国史纲,最大的感受就是世间万物都是由混沌趋 ...

  • 今日秦书day35:这两天沉迷于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里不能自拔

    昨天介绍了一本书,<东言西语>,今天说一说施展老师. 施展老师,北大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世界外交学院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听他一次在课程里说,他以前是工科出身的,后来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于是 ...

  • 钱穆:中国文化最伟大处是帮人做个高境界的人!

    究竟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哪里? 前几年曾有人提起此语问我,我总回答说:"中国文化最要处在它的道德精神".但现在,我觉得此话不够鲜明:我想:中国文化之最重要﹑最特殊处乃在其能着重学做人, ...

  • 钱穆:中国的国都,决不可设在江南,这是为何?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就是无数人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他们也为风景秀丽的江南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他们的诗里,江南总是被赋予了一种十分旖旎的色彩,在江南,仿佛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 ...

  • 钱穆:中国应该向西北前进

    随着天安门前二十八枚礼花的奏响,中华民族无产阶级的人们终于摆脱了封建和压迫的镣铐,走向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美好生活. 而在新中国的成立之初,一个名叫钱穆的学者发表了关于未来国都选址的看法,他认为我国的国都 ...

  • 钱穆:中国的国都,决不可设在江南

    "我认为中央政府是一国的头脑指导中心,头脑该摆在冷的地方,要暴露在外,要摆在大门口,摆在前面."钱穆先生的一番话透露出了无限的意味."中国的国都,绝不可设在江南.&quo ...

  • 钱穆: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和目的

    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 钱穆 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再经历过时间 ...

  • 读书:钱穆《中国文学史》短评

    1955年,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开讲<中国文学史>一课时,曾言"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文学史出现",就本书而言,当然也算不上理想的文学史教材,而是一本个人化的教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