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分区:
第I区(level I):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第II区(level II):颈内静脉链上组
第III区(level III):颈内静脉链中组
第IV区(leveIV):颈内静脉链下组
第V区(levelV):颈后三角区淋巴结,即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及锁骨构成的三角区内的淋巴结
第VI区(levelVI):中央区淋巴结,包括喉前、气管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第VII区(levelVII):上纵隔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应从淋巴结的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1)大小:淋巴结的大小是评价颈部淋巴结的最基本的标准。CT在测量淋巴结大小方面具有优越性,尤其对强化明显的淋巴结。大多数学者以以Ⅱ、Ⅲ、Ⅳ区肿大淋巴结直径≥15mm,其他区域直径≥10mm为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但是任何以大小作为诊断标准均有假阳性、假阴性可能。有学者提出不论淋巴结的大小,只要淋巴结内部密度有改变且边缘较清晰者均应判定为转移淋巴结。
(2)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为颈部最常见的淋巴结病变,以中、老年男性多发,可发生在单侧或多侧,双侧多见,颈部Ⅱ~Ⅳ区为好发区,此区发生率约92%,与原发肿瘤有关,最多见为鼻咽癌、口咽癌和甲状腺癌,其中咽后、颈后三角区为鼻咽癌的特征性部位;甲状腺癌常见于Ⅲ、Ⅳ区,且可发生气管食管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瘤在颈部淋巴结病变第二位,发病年龄、性别无差异,以非霍奇金病常见,常以双侧或多侧、多区、多个淋巴结受累为主要表现;颈部淋巴结结核多为结核杆菌经淋巴通路感染而成,好发于年轻女性,常位于单侧或多侧多区,可以侵犯颈静脉周围和后三角区,以Ⅲ~Ⅴ区受累多见,尤其Ⅳ区+锁骨上区明显,约占75%;淋巴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往往合并咽喉炎、扁桃体炎和头面部皮肤炎症,Ⅰ区为好发部位。
(3)形态:有学者提出增大淋巴结的最长径与短径之比>2为正常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而<2时则提示为淋巴结转移。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易融合;淋巴瘤常多个融合成团块状,钙化少见;淋巴结结核钙化常见,呈斑块或蛋壳样钙化;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往往呈单个肿大淋巴结,融合、钙化少见。
(4)边缘:转移性淋巴结轮廓表现为清晰或模糊,活动期淋巴结结核周围可见炎性渗出性改变,周围间隙模糊不清,具有特征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因长期炎症刺激,使其被膜已与周围软组织发生炎性粘连,出现边缘模糊。
(5)强化特征:转移性淋巴结癌、淋巴结结核及化脓性淋巴结炎在CT图像上均易表现边缘强化,中央坏死呈囊状改变。文献报道,不规则环行强化伴中央低密度影为鳞癌转移淋巴结的CT特征性表现,如有原发肿瘤时此征象的特异性几乎为10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为淋巴结囊性变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而多环状强化或分房样强化、中心坏死,可伴有周围肌肉脓肿,周围脂肪层模糊,内部见点状钙化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典型表现。化脓性淋巴结炎大多为单发,环状均匀强化、壁厚,无明显壁结节和钙化。淋巴瘤常为均匀强化,边缘环状强化少见。
1.脏层间隙 2.颈动脉间隙 3.颈后间隙 4.椎旁间隙 5.咽后间隙 6.颈前间隙
I a 区是一个位于中央的三角形区域,包括颏下淋巴结。引流颌、下唇中部、舌尖和口底前部的淋巴结。是口底、舌钱、下颌骨前牙槽突和下唇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
I b 区包括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接受来自颏下淋巴结、内眦、鼻腔下部、更软腭、上下颌骨牙槽突、颊、上下唇和舌前部淋巴管。口腔、前鼻腔、面中部软组织和下颌下腺肿瘤易发生这一区域淋巴结转移。
II a组 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 II b组 颈内静脉后方淋巴结
鼻咽癌伴双侧咽后组淋巴结转。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强度化,内部密度大致均匀(↑)
鼻喉癌伴双侧颈下深组、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以右侧明显,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度强化,密度大致均匀
鼻喉癌伴双侧颈上、中深组、左侧颌下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中等度强化,内部密度较均匀
下咽癌伴右侧颈上、中深组织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不均匀环状强化,内部呈低密度区,侵犯右侧胸锁乳突肌
喉癌伴双侧颈上深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向内推压颈内静脉,淋巴结不均匀环状强化,内部可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区
小结
颈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以下几种情况需鉴别:①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急性炎症初起,肿大的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炎症时,淋巴结较硬,最终淋巴结可缩小或消退。
②淋巴结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发生于外周淋巴系统的慢性结核杆菌感染性疾病,颈部、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多见。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随后,发生淋巴结周围炎,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各淋巴结也相互粘连融合,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
③恶性淋巴瘤:颈部一侧或两侧淋巴结肿大,分散、稍硬、高弹性、活动、无压痛。淋巴结肿大发展迅速,伴轻度疼痛,互相粘连成团,伴全身其他部位淋巴结增大;50%患者伴肝、脾大,不规则发热,有白血病血象及贫血;B超检查可明确淋巴结性质及病变范围;颈淋巴结整个切除活检可准确定性。
④转移性肿瘤:颈部恶性肿瘤中,转移瘤占83%左右,颈部的转移瘤可来源于头面部、颈部、纵隔、呼吸道,应根据转移瘤部位的淋巴分布区域、肿瘤特点、病史及检查具体分析和诊断。有些恶性肿瘤原发灶可能小而隐蔽,但转移瘤却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