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块钱在网上买了个虚拟爸爸” ,年轻人的情感缺失靠什么弥补?
Hello
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相遇
真幸运
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足够的情感支持会怎样?
“你好,我是你朋友给你点的虚拟爸爸。”
在通过好友申请后,还未来得及回复,对方就又发来一连串文字,都是嘱咐他吃饭,监督他不能打游戏,好好完成论文等信息。
这是一西安大学生在收到好友给他点的网络“虚拟爸爸”后出现的一幕。
这便是前一段时间在年轻人圈子里很火的一种网络“商品”。
在这个万物皆可虚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虚拟产品正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除了上面谈到的“虚拟爸爸”外,还有虚拟恋人,虚拟影视剧人物等等。
前段时间这种被称为“万物皆可虚拟”的产品在年轻人圈子里很有市场。
这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一方面来说,在疫情期间,因为行为的受限,很多人主要的时间都是在网络上,综合现实需要的缺乏,衍生出这类产品也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最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
这就必然会导致很多时候我们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一些情感关系。不论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还是和家庭成员的家庭关系,亦或是和伴侣的亲密关系·····
其中,新一代的年轻人有些应该比较有感触的是在儿时的成长中,和父母的情感互动很少。
一方面为了生存父母的工作繁忙,很难抽出较多的时间来和孩子进行情感互动。
另一方面,孩子本身的学习压力也很大,现在孩子们的竞争和教育大环境都比父辈要严峻,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和父母玩耍和互动。
两方面之下,孩子在幼年时期获得情感支持也就越发少了。
心理学上认为,当一个人在幼年时期的某项内在需求为获得满足或者缺乏,那么就会在成长过程中持续的追求这种需求。
所以,在疫情影响下,许多人“难得”的有时间和家人长时间的待在一起,而那些以往的矛盾便可能会在长期的朝夕相处中爆发。
在持续的矛盾中,越来越多的人感自己和父母情感互动的缺乏,内心的渴望促使他们更加需要一个“理想父母。
于是在需求的推动下,网络上应运而生了“虚拟父母“。
因为购买的是产品,所以这些“虚拟父母”更多的扮演是在购买者心中的“理想父母”。
当然这种服务也不可能是长期的,仅仅只是某个很短的阶段。
如果是长期的,没有人能够扮演得了这样的角色。
从文章开头的内容中我们大致能够看出,“虚拟爸爸”的角色还是倾向于我们心中的理想父亲形象“监督、关心、温暖”。
同样的,因为购买的是虚拟产品,购买者在面对这样的“虚拟父母”时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更能够自由的撒娇、抱怨、宣泄等等做自己想做的,毫无顾忌的宣泄和获取心理满足。
其实这本质也是这些人内心压抑的情感渴望。
而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是否这些人的家庭环境中本就缺少这些情感?
同样的,相比“虚拟父母”,“虚拟恋人”依然是很受欢迎的一种产品。
这样类似的产品,也并非是近段时间才出现的,在很早之前就有过类似的产品。
有每天异性叫起床的,有网络恋爱的,有情侣游戏的,有每天提供关心的等等。
在一篇新闻报道中,记者采访了网络虚拟人物扮演者鸭鸭,在谈到虚拟恋人时鸭鸭这样说到:
“扮演难度最大的是虚拟恋人。因为你不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只能告诉扮演者释放自己的魅力,如果对方实在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我想这其实也侧面的透漏出现代年轻人恋爱的一些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在恋爱中,到底是以付出给予为主,还是以索取为主?
满满人海中相遇,本就不易,一开始便是陌生人,你怎么可能知道对方要什么呢?
同样的,对方又怎么会知道你想要什么,在想什么呢?
到底是太多人犹如上面谈到的“理想父母”一般,希望拥有一个“理想伴侣”了吧。
而这些虚拟产品消费者大多在20岁左右,除了购买以上两种虚拟产品外以及用来整蛊朋友外,一些因工作、生活不顺,想找个“树洞”吐吐苦水缓解情绪的购买量也很大。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压抑在心中。
白天尽量调整好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到晚上只有一个人安静的躺在床上舔舐创伤。
因为大家都忙,很难找到一两个有共同语言的朋友,也很难挤出一段时间去放松旅行一下。
再者,现在网络上贩卖焦虑的也不再少数,甚至随时随地的都能够在朋友圈看到类似“月入几千到月入几万”;“20岁就已经实现财富自由,过上开挂人生”等等信息。
某些短视频平台的各种毒鸡汤、成功学等等也都仿佛在告诉我们:
“钱很好挣,你只是没有学会方法。”
“你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被淘汰了。”
诸如此类的信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觉压力山大,越来越忙碌,越来越焦虑。
情感获取的渠道越来越机械化、程序化、公式化·······
但内心的情感缺失依旧存在,需求依然没有获得满足。
内心的需要也会驱使人不断地去寻找,直到遇到了这些虚拟产品,就像沙漠里突然看到一个还未干涸的小水洼。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情感缺失重新获得满足,我们可以尝试从自身出发。
归根结底,现在的情感需求渴望更多的来自早期经历中的情感缺失,那么我们就需要和自己“和解”,爱上自己。
回过头来,看看心中那个小孩儿。
告诉他:“从今往后,我保护你。”
借此,你去定义生活,你去规划你的人生,让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