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满宠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满宠(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三国时期有不少文臣武将都以刚正不阿、执法严明著称,然而提到酷吏二字,大多数朋友马上会想到满宠。作为曹魏名将之一,满宠可谓个性非常鲜明,不论前期治理地方和后期领兵作战,都留下不少广为人知的历史事迹。本期开始,笔者将为您讲述这位以做事冷酷无情著称的曹魏名将。

满宠重大事件之一——刑讯督邮,弃官还家

满宠(?—242),字伯宁,兖州山阳郡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十八岁时,满宠被郡里任命为督邮。说起督邮,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是张飞鞭打督邮的故事吧,当然历史上是刘备亲自出手。简单来说督邮大致像小一号的刺史,刺史负责监察州范围的官员,督邮则是将郡分成若干区域,每个督邮负责这片区域内的官员监察工作。

当时山阳郡内有几个豪族势力很大,以李朔为首的几家各自拥有许多部曲门客,经常欺凌百姓,闹得很严重,太守便派满宠去纠察。满宠不知用什么方法,把这些人治得服服帖帖,主动向太守请罪,从此遵纪守法,再也没有发生抢掠百姓的事件。具体方法史料没有记载,但从满宠后来的做事风格来看,想必是做了某些立威之事,狠狠震慑了李朔等人。

太守见满宠确实有能力,后来便让他代理高平县令。满宠到任后发现负责监察高平县的督邮张苞贪污腐败严重,主动索要贿赂,干扰吏政。满宠将张苞传唤到府中,命人将其抓捕起来并严厉拷问。结果这个张苞不太禁打,当天竟然就被打死在狱中。且不说张苞是否罪该致死,督邮是郡里属官,职责就是监察各县官吏,作为县令的满宠本就无权处置张苞,满宠不仅越权抓捕张苞,而且还活活打死,显然属于知法犯法,于是满宠只得弃官回家。

《三国志·满宠传》载: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

满宠能够制服李朔等本地大族,想来背后也有不小的势力,加上张苞确实行为不法在先,所以郡太守也没有进一步惩罚满宠。

虽然满宠因刑讯督邮而丢了官,但他在当地也出了名。所谓乱世用重典,敢于严格执法、不畏强权的人在汉末这个大乱世不愁用武之地。

满宠重大事件之二——当事不当耳

初平三年(192),曹操入主兖州,满宠被征辟为从事。

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满宠被任命为许县县令。作为汉朝新首都,许县的县令自然责任重大。曹操以年轻的满宠担当此重任,看中的就是满宠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特质,希望借满宠之手使许县树立良好的风气。

曹洪作为对曹操起兵帮助最大的宗族兄弟,在曹操阵营的地位当然非常之高。有几个曹洪的门客也凭主而贵,在许都多次犯法。满宠将这几个人全部抓起来审问,曹洪得知赶忙写信给满宠求情,满宠予以拒绝。

曹洪直接找到曹操求情,于是曹操派人去叫满宠。满宠得知曹洪向曹操求情后,不仅没有释放,竟然迅速把那几个曹洪门客杀掉,然后才动身去见曹操。曹操听完满宠的汇报,不但没生气,还很高兴地问满宠:“你这家伙,只对事不看人啊?”

《三国志·满宠传》载: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太祖喜曰:“当事不当耳邪?”

既然曹操任用资历尚浅的满宠为许县县令,看中的就是他敢作敢为的性格,不怕得罪人,这样才能把首都治理好。而满宠正是这样的人,只对事,不看人,敢于严格执法,甚至严酷执法,这样才能在乱世中有效维持秩序。

满宠重大事件之三——审讯杨彪,严刑拷打

虽说曹洪本人是曹操族弟,但门客终究是家仆,杀也就杀了。不久满宠又迎来一位棘手的犯人,这个人来头可不小,乃是四世三公弘农杨氏的太尉杨彪。

且说杨彪被收押进许都监狱,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人纷纷找到满宠,请求如实记录杨彪的供词并汇报给曹操就好,千万不要对杨彪用刑。到底因为什么,会使出身名门、身居高位的杨彪被下狱呢?

《后汉书·杨震列传》载:时天子新迁,大会公卿,兖州刺史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彪以疾罢。

汉献帝东迁许都,带着大批从长安一路跟随的朝廷官员。这些大臣经历董卓专权、李傕郭汜乱政等等,对军阀非常痛恨。虽然曹操与凉州军阀的野蛮残暴并不相同,但对权力的追求这个实质,始终与支持皇帝重掌朝政的力量存在根本性矛盾。简单来说,从曹操迎接汉献帝至许都开始,挺曹派与反曹派的斗争就从未停歇,而且在初期阶段,忠于汉室的力量还相当强大。

四世三公这块招牌的影响力毋庸赘言,所以上述史料曹操见杨彪脸色不对劲就吓得借尿遁逃跑的行为,背后恐怕不是曹操杞人忧天。因为曹操给杨彪扣的罪名,是勾结袁术图谋废掉汉献帝。这个罪名实在恶毒,要知道杨彪可是在长安亲身经历李傕郭汜之乱,冲破重重艰险跟随汉献帝一路走来的,反而给他扣上谋逆之罪名,就知道曹操对杨彪的忌惮与怨恨程度,绝不仅仅是捕风捉影的怀疑所能达到,必然是杨彪确实做了某些对曹操不利的行为。

面对荀彧、孔融等重要人物求情,满宠丝毫不为所动,仍然照常上刑,打起来不留情面。几天之后,满宠求见曹操,汇报道:“杨彪经过严格审讯,并未承认罪行。臣以为要处死罪犯应该先掌握确实证据,此人在海内广有名声,如果罪行不能查明就处死,会大失民望,请明公慎重考虑啊。”

曹操拿杨彪没办法,只得予以释放。起初荀彧、孔融因为杨彪被拷打而对满宠非常愤怒,得知满宠为杨彪求情,觉得满宠考虑得很周全,于是对满宠的态度也更加亲善。

《三国志·满宠传》载:初,彧、融闻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

这件事作为满宠酷吏形象最著名的典故而广为人知,由于结尾写明荀彧、孔融对满宠表示了理解,所以常作为满宠的正面事迹被提及,认为满宠做事考虑周全,实际他也想救杨彪,只是更讲究策略,为堵住曹操的嘴才会拷打杨彪。但真的如此吗?

笔者在之前看这段故事时,总觉得哪里奇怪。表面说满宠在救杨彪似乎没问题,但就是觉得不对劲。直到读过《三国志·满宠传》裴松之在此处的注记,才知道这种不对劲、不合理之处怎么表达出来。

裴松之注原文:臣松之以为杨公积德之门,身为名臣,纵有愆负,犹宜保佑,况淫刑所滥,而可加其楚掠乎?若理应考讯,荀、孔二贤岂其妄有相请属哉?宠以此为能,酷吏之用心耳。虽有后善,何解前虐?

需要注意,这是裴松之对杨彪事件的个人看法,并非在记录史实。但作为史学家,裴松之的个人观点也很有价值,并且相比逢本传就为传主溢美的陈寿,裴注的很多观点都更加客观。

简单来说,裴松之认为,以杨彪累世名门,就算犯下错误也不至于处死,名门身份可以一定程度抵罪,这在当时也确实符合社会道德观。而且,杨彪如果真的罪证确凿应当拷问,荀彧、孔融两大名士贤者也不会力保。孔融暂且不谈,在当时荀彧的话还是非常有分量的,而且荀彧人品也非常值得人敬重。

如果说上面裴松之的话有其时代局限,那么接下来就是逻辑分析部分。焦点在于曹操会否因为满宠不拷打杨彪,而再次治杨彪的罪。

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杨彪不承认罪行,就像满宠所说,无罪证杀杨彪会大失民心。满宠不打杨彪,曹操也不会得到罪证;就算再换别人找别的借口拷打一番,杨彪该不说也还是不说,无罪还是无罪。

而说满宠打杨彪是为了救杨彪,那是以结果反推前提,典型的本末倒置。打之前谁敢保证杨彪铁骨铮铮,不会屈打成招?以满宠的风格,断然不会手下留情,万一杨彪承受不住认罪了,不尴尬吗?这种事谁敢保证?

裴注提到“宠以此为能,酷吏之用心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满宠打了杨彪只有两个后果:认罪,那就伏法。不认罪,那就释放。两种都是按章办事,满宠遵纪守法,哪种结果都不必承担任何不利的责任。

可如果满宠不打杨彪:治罪,属于莫须有,大失民心;不治罪,又有包庇杨彪之嫌。哪样都对满宠自己不利。

所以裴松之批评满宠的行为,典型的酷吏,并非真心想帮杨彪。笔者倾向同意裴松之的观点,在杨彪事件中,满宠的形象算不得光彩,更不应该大加宣扬。整件事情满宠都把自己的风险规避得一干二净,至于杨彪能不能被打死打残,会不会屈打成招,听天由命。

所以裴松之总结的八个字非常好:虽有后善,何解前虐?

当然这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仅凭酷吏的作为,当然还不足以为人称道,满宠随后逐渐转为武将,并将在更大的舞台建功立业。接下来笔者还将继续介绍作为武将的满宠,感兴趣的朋友敬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说三国时期刑讯逼供是合法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何时都不应放任无法之地,但尺度却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本篇就来聊一件很普遍的事,刑讯逼供. 写在前面,乱世用重典,魏蜀吴都一样,曹操重视刑法,诸葛亮严峻刑法,孙权也是如此.不过法 ...

  • 《真·三国志 176:满宠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6 篇文章 今天来讲 满宠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满宠,戏称螨虫,字伯宁,今山 ...

  • 他是个酷吏,却能两度击败孙权

    光与暗是世界的两面,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黑暗,官场也不例外,哪个时代都有压迫,秉公执法的清官就格外受人爱戴,曹操手下就有这么一位,满宠,字伯宁. 秉公执法的酷吏 满宠是个山东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督邮,那年 ...

  • 这事受理了|地下室漏水怎么办

    有拍友反映: 我是部落的村民,图片这是我家的地下室,用来储存食物的.但是近5年左右,地下室就常年有积水,村委班子无人管,乡政府领导看看后就再无音讯.现在我家的地下室有很大的裂痕.老百姓盖一回房子多不容 ...

  • 伴君如伴虎,优秀的人绝不犯这三个致命错误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建安二年 公元197年 操使许令满宠按彪狱,融与尚书令荀彧皆属宠曰: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 数日,求见操,言之曰:杨彪考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满宠篇(尾声)

    三国良将系列之满宠(尾声)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满宠重大事件之十二--识破诈降计 太和五年(231),东吴有个叫孙布的将军派人到扬州请降,并在信中表示由于道路遥远自己不便脱身,希望曹魏派兵接应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满宠篇(中)

    三国良将系列之满宠(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满宠重大事件之四--汝南太守 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后,很多仍然忠于汉室的郡县顺势变为曹操掌控,诸如司隶.豫州的很多地方,实际并非由曹操以武力攻占,而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三国时期,尽管魏蜀吴三方互相攻伐几十年,但三国各自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均处于强势地位.究其原因,三国分别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体制,并且连年战争中锻炼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毌丘俭重大事件之四--东征高句丽,记功刻碑还 上期文章介绍了三国后期曹魏名将毌丘俭征讨辽东与高句丽的战绩,讲到高句丽都城丸都被攻破,国王位宫逃往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昶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昶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曹魏晚期名将,王昶.提起这个人,大多数朋友可能非常陌生,如果对三国正史兴趣不大,您可能完全没有印象.没关系,相信您读完本篇文章,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三国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冷门武将王昶,本期笔者要讲的同样是曹魏晚期的一位重要武将,同样姓王,还做过王昶的部下,在王昶去世后还接替他镇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基重大事件之四--荆州刺史,文修武备 在上一期文章中笔者讲到王基在高平陵事变后,被视为曹爽一派的官员而受牵连罢免,本期继续讲王基之后的经历. 嘉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最近的几篇系列文章讲到的曹魏阵营武将,大多出身于并州士人集团.作为司马懿所属的士人圈子,近水楼台纷纷身居要职是很自然的事,至于为曹魏立国打下根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陈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战 嘉平五年(253)二月,在东兴之战取得胜利的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大举伐魏.五月,蜀汉姜维率军出武都,自石营经董亭进攻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