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各方都在动什么心思
三国时代将星荟萃,从黄巾起义到孙皓献城,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大小名局络绎不绝。官渡一战拉锯逾年,才让曹操开始虎啸华北;赤壁江面上周郎借得东风,最终奠定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陆伯言在夷陵火烧连营,则让吴蜀之间再次明确了共同的敌人。
以上三场大战可谓是决定了三国时代大方向的名场面,然而在由这三点规定的主线剧情中,也出现了不少支线任务,甚至有的时候支线任务还超越了主线,推着历史朝着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进。
我们都知道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汇集了三方势力,还采用了水陆并进的立体作战方式 。这里面输赢的反转,盟友的背叛,加上美髯公英雄落幕的凄凉,庞德以死明志的忠烈,各种该有的元素都有了,放在今天活脱脱一部商业大片。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场发生在局部却影响了全局的襄樊战役。
假如没有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降于禁,斩庞德的襄樊之战,关羽的武名是否还支持他在后世拿到武圣的名号?假如没有千里送人头,北方旱鸭遇到江南水鬼的襄樊之战,于禁会不会还是那个五子良将之首;刘封或许不会因为不救之罪而死,说不定未来还有机会上演一次蜀汉版的南鲁党争,甚至于吕蒙可能不会过劳死,孙十万还能多去一趟合肥。
由此可见襄樊之战严重干扰了三国大佬们的正常生活,但是这场战役的影响力还不止于此,它甚至还决定了三国的最终结局。
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借着八月的连续降水引汉水而淹于禁军团,把他手下的人马给捉了个遍,不仅吓得樊城的曹仁打算弃城而走,甚至连在许都的曹操都因为关羽的军威和河南地块的豪强起义而动了迁都的念头。
但是司马懿却认为,于禁的失败不在兵弱而是因为洪水猛于虎,对北军来说,实力尚存,只要给东南孙权一点点虚名甜头就能让两者相争。
而从后面徐晃南下解樊城之围时,曹操的六军还在河南作为预备队,更不用说在东线驻守,一直被期望却从未被实现的23vs24,不对,应该是张辽vs关羽。可见北军实力就像张三丰内功,绵绵不绝,但为啥司马懿宁愿向孙权做出让步,拼更大的伤亡也要保住襄樊呢。
这还得从襄樊的地理位置说起,其地横跨荆豫,并联南北,控扼东西,但是光是一个中国之腰的定位还不足以说明襄樊的重要性。
红点为襄阳位置
这里我们要用到另一句有名的话来解释,守江必守淮,what?江?淮?和襄阳有啥关系?别急,这句话其实还有后半部分,守淮必守荆。
我们先来看一下地图,古代中国南北以长江为界,所以有划江而治的说法,但往往真到了划江而治的地步时,南方政权的命数似乎也就写好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丢了淮河的南唐再也不是可以和中原争雄的大国了,而陈朝丢了淮南地以后的表现甚至还不如南唐,二十天就土崩瓦解,不过两位艺术家治国不行,副业却是专精,李煜因为亡国而文学爆种,至于陈叔宝虽然贡献了一井藏三人的笑话,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和音乐家。
细心的大家肯定能发现两则案例中都提到了淮河,它既不像黄河那样有那么长的冰期,也不像长江一般江面宽阔,水况复杂。这么一来对于南方来说,水网密布的淮河流域能够为长江流域的核心地带提供足够的战略纵深,对于北方来说,淮河则将成为不善水的北军熟悉南方作战的最佳训练场。而无论处于攻势还是守势,水网密布的淮南地也都有独到的地方,作为攻方假如拥有淮南之地,便利的水路交通可以几何倍的提高运输效率和进兵速度,作为守方,淮河流域的每一条支流都足以成为新的天然工事,这就像斯大林格勒里的每一道楼每一堵墙都可能成为刺激战场,比如谢玄就在长江和淮河之间的淝水打消了苻坚的统一梦。
但是发源于南阳的淮河在长度上并没有长江那么惊人,这也意味着淮河是可以被绕过的。不过虽然有这个可能,但执行的难度却不小。淮河的西段地处大别山区,这块地方在近代都是交通基础薄弱的典型代表,不用说在生产力更加落后的古时候了,选择挑战大别山直扑武昌再顺江而下怕都是些信自己荒野求生能力特别强不用带补给的铁憨憨了。
而如果选择紧靠大别山的随枣走廊,那也意味着更长的补给线,考虑到襄樊位于这条路线的西北方,也就意味着假如北军在没有尽占荆楚的情况下南下就很容易被截了后路。
再往西边就是著名的秦岭了,而蜀汉以一州战九州,就是管你几路来,我只守一路的汉中就位于其中。这么看来从北往南进攻就只有强渡淮河,挑战水网密布的江淮地区了吗,其实并不是,因为在淮河大别山和秦岭的中间还存在一个天然的缺口。
刚才我们说了淮河发源于南阳,这个地方是不是很熟悉,它正是杨过送给郭襄的三大礼中的最后一项南阳大火烧尽蒙古军粮的发生地。小说虽是虚构,但是也说明了南阳的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来自于南阳所处的南阳盆地恰恰像一枚钉子一样扎进了淮河秦岭防线的中间,而地理意义上的南阳盆地可不只包含这个地方,襄阳樊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荆”可都是在这个地理范畴里面。我们在这引用宋蒙战争的情况来举例说明,双方对峙多年,淮南地区的水网显然难道了在草原上来去如风的蒙古人,于是他们选择从蜀地顺江而下,但是长江上游中游交界处的复杂地理状况令他们的企图事倍功半,这才会有了忽必烈死磕襄阳,吕氏兄弟坚持十余年的故事,人吕文德可不是《神雕侠侣》里的天坑,作为南宋晚期的名将他最依仗的就是襄阳三面朝江,一面靠山的城防体系。
了解了襄阳的地理概况以后,我们可以试着去了解下曹操、孙权、关羽三方对于襄阳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他们在襄樊之战里做出的选择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他的基本盘最为有优势。因为曹操集团完整控制着南阳盆地,也就完整的控制了从后方军需供应处通过唐河白河进入汉水到达襄樊的交通网,而依靠着襄阳西侧万山、岘山、羊牯山的掩护,以及汉水的环绕,襄阳成了军需辎重集结的最好地点。要知道沿着襄阳往下,那可是坦荡荡的江汉平原,吕氏兄弟守了襄阳十余年,襄阳一失守,南宋只守了六年就成了历史上的朝代,襄阳有多重要可以明白了吧。所以这就是曹操调兵遣将,司马懿建议宁可挑逗孙权也不要用襄樊献媚关羽的原因。
而在关羽看来襄樊对于曹操有多重要,对于当时还控制荆南三郡的刘备政权就有多危险,所以关羽筹备了数年,才在刘备汉中新胜曹操的基础上发动东西呼应的襄樊战争,目的就是一鼓作气拔掉襄阳这颗威胁荆南的钉子。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也提到过:“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而其中涉及到的两路并进的基础在于北伐的前线基地,汉中之于益州,襄阳之于荆州都是最重要的门户要塞,也正是克复中原的起点。相比于刘备已经得手的汉中,襄阳拥有更好的条件成为北伐基地。这是因为到了汉末,古汉水早已改道,天地大泽也已消失,高绝的秦岭,绵延的蜀道造就了长期困扰益州北伐的交通问题。
而襄阳显然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就像北方政权可以沿着唐河白河进入汉水南下,南方政权假如占据了襄阳也可以同样的水道逆流而上,而且相比于北军南下还有长江这个考验,南军从襄阳北上的话,一览无遗的南阳盆地将指引着马步大军径直赶到许昌洛阳城下,这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期望的进攻宛(南阳)、洛(洛阳)。相比于从汉中北上的条件拥有靠谱的水道,平坦的地势的襄阳到宛洛的路线孰优孰劣,基本就很明了了。
汉水流域水道
而在汉末三国,襄阳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说雍凉是天高皇帝远,宛洛那算得上是天子脚下,是北方政权的政治核心地带。而从襄阳到洛阳直线距离不过300公里,所以关羽大破于禁后也没有考虑见好就收,曹操也因为担心关羽一旦拔城,就算后备部队的数量充足,也难以保障洛阳许昌的周全,这才起了迁都的意思。
而对于三角关系中的背盟者孙权来说,他的决定也是可以想象的,所谓守江必守淮这个经验正是从孙吴的案例而来的,孙权为何一直在合肥送经验,不就是为了抢占淮南的,以青徐作为北上的资本,不过事实证明无论是张辽还是满宠,东吴都拿他们没有想法。
但孙权仍然对开疆拓土有着谜一般的执著,他可以经略地广人稀的岭南地,他可以对未知的夷州进行探险,他也可以跨越大海去和辽东公孙氏谈合作。所以当关羽进行军事冒险,露出身后的空当时,吕蒙一句:至尊今日取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就令孙权起了背盟的心。
孙权
但可怕的是这次背后偷袭竟然也获得了东吴主要实权人物的首肯,出现这种局面有两大原因,其一是因为东吴的门阀私兵制度,轻易获取荆南三郡和付出巨大伤亡去争虚无缥缈的徐州,哪一个对这些家族更有利显然很清楚。
而对于东吴的国防安全来说,既然建康北面难以获得足够的战略纵深那么其可以依靠的就是长江天堑了。但这条水道并不如大家所想是一条毫无破绽的防线。虽然建康是龙盘虎踞的形胜之地,但是长江的长度也就决定了南京西侧条件较好的渡口比如采石矶、芜湖都可以成对手登陆的地点,而对于上游的政权来说只要过了南郡就可以顺流而下一直到达芜湖,到时候选择登陆迂回建康的南侧进攻吴国的经济腹地还是继续顺流进攻建康径直夺旗就要取决于对手而不是自己了。而这个时候南郡也就是江陵恰恰把握在刘备手上,所以孙权就算背上背盟的骂名也要带着东吴的全明星武将团偷袭关羽。
没有襄阳,曹魏的河南地将面临威胁,但还不至于亡国,毕竟曹操集团苦心经营的是济州,作为魏公的封地也在那里,即使只靠着河北河东曹魏的综合实力还是占据优势。
没有襄阳,刘备将丧失一条重要北伐通道,纵使孔明天赋奇才,兴复汉室的决心无人能比,但面对益州疲弊,汉中难以大出久出的情况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蜀国因为丢了荆南三郡,所以对于防务来说,襄阳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没有襄阳,虽然孙权占据了长江中游和上游、但是从徐州的淮河,荆州的襄阳以及后来益州的江州永安,北方政权都有足够的造船和训练场所,经过时间的积累,北方政权的水军实力也从曹丕时代的望江兴叹变成了灭吴时的主力军,而此时也没有了蜀汉在西线的牵制,既没有淮河也没有襄阳的东吴被灭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荆州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三方虽然都在关羽发动的襄樊战争中进行了博弈,但论襄樊对于三方政权存续的重要性而言是魏<蜀<吴,可偏偏是这个最需要襄阳来保命的东吴是这场角力中唯一一个没有布置针对襄阳的攻防措施,反倒是趁着盟友主力外出的时机白衣渡江,在背后捅了一刀。但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南北对峙,孙吴的选择既是其统治阶级的门阀属性决定,也因为军事地理的认识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
所以到了后来,几乎所有的南方势力都遵守着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荆的理念,南宋能在秦岭淮河一线长期对抗,南朝的刘裕甚至能依靠着淮河和襄阳组织北伐对北方政权形成压制,都是这条战线极具张力的表现,但所谓的守淮守荆论,并不是希望大分裂的局面长期出现,而恰恰是进攻性的表现,至于一直渴望划江而治的两位后主陈叔宝和李煜可只能收获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结局。
这表面看来是地理分界线的作用,而本质上是自秦汉以来中国内核里一直存在的统一基因在引导着历史往哪里走。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正是这种民族向心力才支撑着中国度过各种各样的艰难时刻最后以一个整体再次出现,而这种经过锤炼的中华民族血脉自然也融到了长江淮河秦岭汉水的草草木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