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人种起源与变迁
原文地址:中国人种起源与变迁
原文作者:suzen
今天生活在中国地区的南方人和北方人,不仅在构成'民族'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共同心理素质上差异甚大,而且在种族的生理特征上都是有很大差异的。总的来说,北方人是比较纯粹的蒙古人种,而南方人则比较复杂,混有大量马来人种的成份。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初中国地区的人种从中亚,南亚等地迁移而来时就形成了这种格局,即黄河流域一带以中亚迁徙来的蒙古人种为主,而长江以南则是南亚迁居来的马来人种,二是在后来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民族迁徙中,北方的蒙古人种又大量南下与长江以南的百越等民族融和混血而成。
北方人(东亚人种)从起源时起就是含有南亚人种成分的混血种族,但在迁移到华北地区后体貌特征可能发生了显著的适应性变异!
再联系考古学的发现:
1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2-3万年前)发现的人骨种属很难确定,被划分为类虾夷人(即日本阿依努人)、类波利尼西亚人、类爱斯基摩人,但如果对其体质人类学测量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的话,则接近现代蒙古人种的东亚和北亚类型。而广西柳江人(3万年前)则被明确认定为南亚人种,具体来说就是原始的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2. 中原仰韶文化(约6000年前)的人骨经分析是接近现代东亚人种兼有与现代南亚人种接近的一些特征。
东亚人起源于南亚,人种特征形成时间相对较晚,是混合了南亚人种血统成分的地区性变异群体。
所谓南方人的北方种成分很有可能是——北方人南亚祖先及其北方回迁后裔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特征变异叠加的结果!
现代蒙古人种各类型的起源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1. 约10万年前矮黑人(ag)从非洲迁出,在6-8万年前的在东印度和南亚形成棕色变种(ag和axg)。而后在4-5万年前棕色人种占据南亚、东亚沿海的大部地区(需要说明当时的海岸线跟现在有所不同),并逐渐形成新的东 亚变种——类虾夷人和类波利尼西亚人,其中在日本的一支被称为绳纹人,他们的后代即阿依努人。此时东亚、南亚及澳洲可能只分布着棕种人的Y染色体单倍群C、D型。
2. 约70000年前第二批黑人(ab1b3)从非洲迁出,他们的肤色比前者要浅。在60000年前到达伊朗和印度后形成欧亚人群(afb1b3),紧接着高加索人祖先先分离出去(fb1b3)并向西迁移,不久就在以色列和欧洲与尼安德特人相遇。在50000年前其余的人继续向东迁至华南地区和中南半岛并定居了相当长的时间,约40000年前形成了南亚人种(仍为afb1b3)。此时华南南部和中南半岛随着南亚人的到来,Y染色体可能发生了C、D被O的替换。
3. 约25000-30000年前,气候逐渐开始变冷,在南亚人种和棕种人东亚变种的结合部,最有可能在日本南部,当时仍与大陆相连(也有可能在华南北部),一个小族群(ab3st,从f、b1的丢失和s、t变异的迅速形成可见个体数很少)从南亚人种中分化出来并向东亚内陆迁徙,并在环境选择压力下迅速进化出典型的蒙古人种体貌特征,应该就是山顶洞人中的类爱斯基摩人类型。他们极有可能与百越人有着共同的祖先,这就解释了李辉在《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中所提到的阿尔泰系民族中存在M119变异的原因,“布里亚特最多为35%,尼乌柯(Nivkh)6%,满族5.6%,蒙古族4.2%,乌尔奇(Ulchi)3.8%,日本人3.4%,叶尼塞鄂温克3.2%“。他们不久就与棕种人东亚变种(类虾夷人和类波利尼西亚人)发生混血,因族群个体很少混血后代的Y染色体仍是以棕种人的C、D为主,但蒙古人种的外貌特征继续在严酷环境的压力下不断被选择与强化,最终形成北亚人种(ag/axg/ab3st)。他们适应了冰期的严寒气候,掌握了极地的生存本领——游牧和渔猎,其后代继续向北亚挺进,到冰期结束的时候,原始北亚人已经占据了东亚和北亚的大部分地区,其中的一小部分人还越过白领海峡进入美洲。另外,未发生混血的棕种孑遗类型也在北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就是9000年前在北美出现的肯尼威克人(经研究他们在体质特征上接近阿依努人和波利尼西亚人!)。
4. 约10000年前,掌握了稻作技术的南亚人种(主要是百越人O1和苗瑶人O2)人口迅速增加,随即向周边地区大规模扩张,这次扩张使Y染色体单倍群中的O型扩展到整个东南亚和东亚地区以及日本和朝鲜部分地区(也就是整个稻米种植区)。
5. 约6000-7000年前,随着南亚人种的不断向北扩张并与原住的北亚游牧部落混血,在东亚南部形成了一个很新的人群——东亚人种(ag/axg/ab3st/afb1b3),因其父系主要源自南亚人种,因此Y染色体仍以O型占优。此后混血的东亚人种迅速从游牧文化转向农业文化,并选育出适合北方气候的作物——大麦、小麦、粟和黍。随着5000年前中原农业文明的兴起,东亚人种迅速向周边扩张,使O型分布区域继续扩大,扩展至东北亚地区和北亚部分地区(差不多整个小麦种植区),C、D则被排挤到西藏、日本北部和北极地区。
汉代时人口最多时达到五千多万,但是经过汉末动乱,到了三国时人口仅剩下七百万,其中蜀国人口最多时仅有九十多万(所以不难理解蜀国的基本战略非联吴抗魏无以自保)。而曹操诗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描写并不是文学夸张,而是对当时十室九空的人口灭绝情况的真实记录。这样巨大的人口真空靠什么来填补?靠的是北方蛮族的大量南迁来填补的。而紧接其后短暂的西晋(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北方汉人又大量南迁至长江以南,然后就是长达两百多年的'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一带已经基本被换了血了。
隋唐时又是一次全国范围的大混血,而这个所谓'最辉煌'的唐朝,本身就是一个部分汉化的鲜卑人政权(李世民与其家族是汉化的鲜卑人并不是什么秘密),并保留着大量蛮族陋习,如兄死父死子弟续娶其妻,这就是所谓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吗?
至于辽,金,蒙元,满清时期,那就更不用说了,被混血不说,而且整个就是亡国奴时期。胡人汉化,汉人也胡化,留起鞭子,穿起旗装,这就是所谓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