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织体”?

一块布就是“织体”,它是用一些丝线纺织出来的。这类“丝线”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编织,这块布匹才得以成型。
以后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借用了这个“织体”概念,用以表达“文本”是这样相互指涉而构成的。
一篇文章,一段话就是一块“织体”,一个语词,是依靠其它语词解释或说明的。比如:
“我正在饭桌上喝啤酒吃炸鱼…”
首先,我们看到“我”是被后面这段表述显示出来的。首先是时间性定位:“正在”就是当下,现在的时间;接下来就是“我”所处的“空间方位”,“饭桌上”;再接着就是行为方式:喝酒吃炸鱼。这段话是由主体“我”、时间“正在”,位置“饭桌上”、行为“吃喝”完成的一个表述,其中每一个要素相互指涉、规定,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意义就改变了。
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只是挑选其中一个词汇,孤零零的,可能就没有意义,或者就很难理解。比如只是说“我”,这个说“我”或“我说”,就脱离了具体时空背景,变得难以理解了…
这个“我说”,可能是几千年之前的秦始皇在说;也可能是诸葛亮在说;也可能是电视剧里的康熙在说;也可能是我昨天在购物,听到一个不认识的顾客在说…
那么,这个“我”怎样被“充实”起来,它是依靠时间,地点,行为等句段中依次出现的其它语词被临时性的构造出这么一个“行为主体”。
所以,前面这个“我”是个还没有被证实的“空位”,是假设的一个“人称代词”,一旦说“我”做什么的时候,前面这个“我”就消失了,变成后面那个“正在饭桌上喝啤酒吃炸鱼”的人…。
我列出这段话的意思主要是为了证明语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不是一个词,一个字,一个语素,而是这些字符相互指涉、规定、不能分离的“踪迹”。这些“踪迹”就是语符最小单位、并且不能“还原”的差异,因为相互依赖,紧紧缠绕一起,再不能拆分了,也就是无法还原了。这就像一块由丝线纺织成的布匹,一旦将丝线拆开,就不是原来这块布了。
以上,就是后结构主义语言学中“踪迹”的意思,当然,并非很准确。这是当代语言分析哲学革命,那些恒定的“在场形而上学”被颠覆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