醢、菹、臡及酱文化
酱是一种美食
酱,是一种传统的美味品,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酱,《说文解字》在“酉”部,为什么在酉部,是说酱与酒的发明有密切关系。为此许慎说:“酱,醢(hǎi)也。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清代的文字大家段玉栽进一步的解释“酱,醢也。从肉酉。从肉者,醢无不用肉也。”就是这样,酱与酒,酱与肉发生了关系,成为一种美食,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之一。
不得其酱不食
关于醢,在《周礼》中有“醢人”。什么是醢人?
《周礼》说:“醢人掌四豆之实。”这里的“豆”不是粮食那个“豆”,而是古代时间专门盛肉的一个盛器,也是古代时专门用于祭祀的器具。不过豆中所盛的肉食是一种加工好的美食,即为“醢”。醢是用肉做的酱,从酉,䀁。䀁即瓯也。瓯是小瓦盆的意思。酉,䀁合为“醢”酱,这种肉酱是先秦酱的统称,掌管这种酱的官员即“醢人”。
“醢”酱的制作方法,先将肉煮熟,再去骨,加入盐和酒,进行陈放发酵后形成的食物。当时有用动物肉做的多汁的肉酱、獐肉做的酱、麇鹿肉做的酱、鹿肉做的酱等,除此还有蜗牛肉酱、牛肚、蛤肉酱、大蛤肉酱、鱼肉酱、鹅肉酱、鱼肉酱,甚至还有用蚁卵做的蚁卵酱。
古人酱品种十分的丰富,除“醢”外,还有“菹”和“臡”。
“菹”是一种加入可食植物的酱。当时有韭菜做的菹、菖蒲根做的菹、蔓菁做的菹、凫葵做的菹、水芹做的菹、嫩蒲叶做的菹、小竹笋做的菹等。
王举行祭祀时,“则共醢六十瓮”,在接待宾客时,其“共醢五十瓮”。
“臡”亦是一种酱,这种酱与其他酱的区别,”有骨为臡,无骨为醢”古人讲的很清楚。也就是说“臡”是带的酱
说的再通俗一些,就是说“醢人”即是王宫的厨师长,掌握着王进行祭祀和用餐时的各种菜品,而这种菜品是用酱制成的,有不带骨的酱煨制的肉食,还有酱制并加入可食用植物的肉食,还有带骨酱制的肉食。从记载看《周礼》记载的祭祀所使用的仅豆器所盛食物已经让我们眼晕了,共使用了“则共醢六十瓮”,而在举行宾客之礼的宴会上,共使用“共醢五十瓮”的菜品。动物品种有猪、獐、鹿、牛、鹅,水生有鱼、蛤、大蛤等,植物食材有韭菜、蔓菁、凫葵、嫩蒲叶、小竹笋、水芹等等,在食材中甚至还用了“蚁卵”。
酱,将也。古人在饮食时十分注意用酱,并将酱看作制作食物的一种主料,或者说是调味中的主帅。先秦时在制作食物时,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材料,所以孔子说:食不厌精,而精的味道来源于酱,说“不得其酱不食。”
酱是谁发明的?
酱是谁发明的?
一说是西王母所传。汉班固的《汉武帝内传》中,记西王母下人间见汉武帝,其中记西王母告诉武帝,说神药上有"连珠云酱"、"玉津金酱",还有"无灵之酱"。于是就有制酱法是西王母传与人间的说法。
二是说为随历史发展而成。有巢氏为避免人被野兽侵袭,教民构木为巢,开始了在树上巢居,教民食果。燧人氏发现人经常食用生食不利于健康,而用火烤制食物不仅美味,还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于是钻木取火,作醴酷,通过蒸酿而成熟食。神农氏教民食谷,食用蔬菜瓜果,通过煮、烧、烤等方法进行食用。所以有“燧人氏作肉脯,黄帝作炙肉,成汤作醢”的说法。“成汤作醢”是酒、盐与肉加工制成酱,也是最早用肉料所酿制而成的酸、咸味食品。
还有一种说法,即为周公作酱。明代有个叫罗颀的人,写了一本《物原》,其中有说“周公作酱”。说酱是周公所发明的。周公就是叔旦,是西周邢国国君的父亲,是周武王的弟弟,曾助周武王灭商。不过从《周礼》所记的“醢人”,为专门掌握制作酱类食物的官员,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能,由此可以推知,周公应该是总结各种“酱”品加工和制作,是集“酱”菜的之大成的人。
制酱的工艺
面酱,是以面为主料的酱制品。在《本草纲目》《开工开物》等著作中,有加工制作酱的记载。《食经》中的麦酱法说的更为详细,是说加工制作大致的过程是将小麦粉制成面饼,蒸熟后平铺在盘子里,放入馒头曲菌在适当温度、湿度下发酵生长菌丝,菌丝生育的孢子是黄绿色,古人称这个过程为“罨黄”,形成酱的半成品。所以古人把“酱黄”也叫做“黄蒸”。
“罨黄”之后,与水和食盐相拌合,在太阳下进行曝晒很长时间,有说是半月,有说是二三月之久,还有说有半年之长的。通过时间的陈放和充分的发酵,才形成了面酱。
制酱又称撕酱。酱,经过发展后出现了很多的品种,大约可以分为黄酱类、面酱类、清酱(酱油)、豆豉、甜酱类、蚕豆酱、辣椒酱、花生酱、芝麻酱、鱼子酱、果酱、蔬菜酱、虾酱、肉酱等十余种类别。
《本草纲目》记载有大豆酱、豌豆酱、大麦酱、甜酱等等制法,如豌豆酱的制法为:“用豆,水浸,蒸软,晒干。去皮。每一斗,入小麦一斗(磨面),和,切,蒸过,罨黄,晒干。每十斤,入盐五斤,水二十斤,晒成,收之。”
在当时间有一种麦酱的制作工艺,也就是面酱的前身,当时以麦子为原料,《食经》对此制作工艺进行了记载:即以小麦一石浸泡一夜,蒸熟后平摊,使黄色霉菌充分生长繁殖。按水一石六斗、盐三升的比例煮取咸汤,沉淀后取澄清盐水八斗注入瓮中,随将长好霉菌的小麦投入,搅拌均匀,经阳光照射十天后即可食用。
《食经》麦酱制作工艺的特点是:全部原料都经过了制曲过程,许多有益微生物得以充分繁殖并产生出相应的酶类,日光作用下发酵过程中的分解、合成作用亦可以充分发挥。
同时在制酱时,发酵时在酱料上出现了 “酱清”,这种古人称为“酱清”的酱汤,就是今天我们常用的酱油,“酱清”出现大约在北魏时期,即公元五、六世纪。那个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酱油了。
酱油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称谓是“清酱”或“酱清”“豆酱清”“豉汁”“豉清”,东汉末年的《四民月令》中就已经记载了“清酱”被庶民百姓普遍利用的史实:“正月……可作诸酱,肉酱、清酱。”
酱油还是一味药,在唐朝《千金要方》中,用酱油治疗手指痛,“用酱清和蜜温热浸之”,“鲫鱼……主一切疮,烧作灰,和酱汁傅之。”酱清、酱汁即是酱油之类东西。唐代的《外合秘要》,治疬(音力)疡风驳“用酱清和石硫黄细末,日日揩之。”这也说明在唐代酱油用于医疗中。
为什么写酱?
为什么写酱的历史?
在内丘山区保存着传统的制酱工艺,前不久在岗底村一带进行乡村文化调研时间,发现在民间还保存着古老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在加工时,在发酵时在酱料上加上青蒿草,用青蒿覆在上面通过日光照射升温发酵,将蒿草的青香与面酱融合在一起,经过三伏天后才告于大成。经过这样加工的面酱,酱香味美,色泽鲜亮呈金黄,用勺子舀起来能拉成细丝,盛到罐内浮而不流,缸内面酱的表面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红中透黄,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味美而富有营养,是含有蒿香等多种味道的调味食品。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