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450丨做人千万不要道听途说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道听而塗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17.14)
孔子主张切实的道德修养,而反对道听途说,为卖弄而学。塗,同途,道路。《集解》引马融注言:
闻之于道路,则传而说之。
获取知识的源头首先要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居正言:
人之实心为学者,于凡天下道理,或得之师友之所传授,或考诸典籍之记载,就便存之于心,身体力行之,以求实德于己,方为有益。若有所闻而不体会于心,只把来放在口中谈论讲说,这是入耳出口之学。
这也是我们一直所强调的要读经典,重视一手信息,正本清源。当然不是说碎片化学习不好,而是我们所获取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二三手甚至是四手的,往往远远偏离了知识的源头,根本无法享受到优质知识内容的营养和美味,只能是喝那些勾兑的鸡汤了。
何谓入耳出口之学?《荀子·劝学》言:
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学到的东西要默记于心,咀嚼消化,然后再分享出去,才能有所受益。
不少人之所以沉迷于道听途说之学,只因其不是为己而学,而是哗众取宠、让别人看自己多努力,本末倒置,所以听说的道理越多,越是无所作为。康有为注言:
若东涂西抹,但以哗众,则虽有所闻,亦非己有。在才为弃才,在德为弃德也。
故《正义》提醒得很好:
此为暗于大道,不知审择者戒也。
《反身录》亦言:
每读《论语》至此,惭悚跼蹐,不觉汗下。同人当鉴余覆车,务以深造默成为吃紧,以胜诸口说为至戒。慎毋入耳出口,如流水沟,则幸矣。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温故知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