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很可能会砸掉你的饭碗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学习 工匠 专家
当下,全社会对智能制造一片叫好,的确每一个人切切身身感受到了智能制造带来的福利和好处:机器人、无人驾驶、自动售卖机、无人店铺、VR眼镜、自动翻译机、ETC等。
时代在变迁,更新迭代在加速,不知道亚马逊丛林里的一只蝴蝶扇一下翅膀,会掀起太平洋上的怎样惊涛骇浪?
一个客观事实是,智能制造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近年来与其相关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各地相继推出政策举措,加快智能制造行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比如,广东提出,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基本建成制造强省。
上海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变的主攻方向,到2020年力争把上海打造成全国智能制造应用的高地、核心技术的策源地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的输出地。
江苏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家智能车间,创建5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创建1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
但是,失业的危机正在一步步向你靠近,而你可能还浑然不知。
现在的社会,已不比从前,这个时代变化太快。
有数据统计,公元1700年以前的10000年,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成就几乎是一条平坦的直线,几千年上下没有多大区别,异常稳定,所有人在其中,可以浑浑然。
而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经济发展成就趋势就如同高尔夫球杆,经过长长的平坦之后猛然陡立,从此进入几何级成长态势。
就像摩尔定律,18个月翻一番,用当今世上一、二年,比作公元前数百年、上千年描述一点也不为过。
时代发出一次又一次强烈的信号,许多人浑浑噩噩还不自知。现在需要的是工匠、专才、专家,不要通才和万金油。
十年如一日不求变化的人一定是个普才,不被别人替代,也会被机器人换掉,因为他与机器人无二异。
“机器换人”的背后,人才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未来一个时期,单一技能、单一技术的简单岗位会被“消解”,凡是有规律、一成不变的工作一定会被机器人换掉。
富士康早在2014年就决定3年内购买100万台机器人,目前富士康昆山工厂已经是无人工厂,以前可是有十几万员工呀。
以后AI智能出来以后,那可是对许多行业造成灭顶之灾,如无人驾驶对司机职业的冲击,智能翻译对翻译员职业的冲击,AR技术对电视、商场购物的冲击,移动数字支付对银行业的冲击,AGV对码头、仓储工人的冲击等等。
这一切你知道吗?你是属于什么职业的?有兴就有替,有得就有失,这是历史规律,不吐故纳新,这个世界如何进步?!
作为各行各业的我们,如何不成为这个“故”,或者快速将这个“故”转换为“新”,毕竟养家糊口不容易呀!
中国制造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增幅达到15%,而机器人价格每年下降30%,全球机器人出货量从2009年9.6万台急剧上升到48.4万台。
这些进一步证实了业界专业人士的预言:20年后,47%的工作将由机器人替代。
未来的工厂只有两名员工:一个人一条狗,人的职责是喂养狗,狗的任务是不要让人碰机器。
所以我们日夜欢欣鼓舞的未来智能制造正在一步步砸掉你我手中的饭碗,我们该如何应对?
大多数人都是芸芸众生,大家手中都没有不可多得的绝艺,如何实现自我救。
私以为:
一要先知先觉,努力学习,走在时代的前面,把自己培养成为驾驶历史车轮的车夫,即成为专家、工匠。

二是看清大势,适时转变,因时而动,顺着历史趋势行进,譬如成为快递员、送餐员、滴滴出租司机、机器人维修师、编程师、工艺路线师、远程诊断师等。
  • 1/3  普通人要立志成为工匠


日本这方面就做的特别好。坐落在日本横滨市的秋山木工会社,已是日本著名的精品家具制造厂。
一件件经由秋山木工工匠之手精雕细琢出来的精制家具,广泛应用于日本皇宫、高级宾馆等场所,为日本社会各界名流乃至天皇所青睐。
在秋山木工的工厂,没有先进的机器,所有家具都是用最原始的手工木匠来打造的。
用传统的手工工具,而拒绝机械化的设备,是为了让工匠们在封闭的环境中潜心学习技能、淬炼心性。
“这些未经世故的年轻人,要在这里开启长达八年的学徒生涯,过24小时集体生活,不能使用智能手机,不能上网,四年间不得谈恋爱。
一年中只有两次可以回家,平日与父母只能书信往来……工作、生活如苦行僧般寡欲严苛。
学徒生活尽管很清苦,但秋山利辉不容许他们接受家里的任何资助,哪怕是些许零花钱。
他们使用的工具必须用自己努力工作赚来的工资去买。如果被发现接受父母的资助,会被严厉训斥,并责令给父母退回去。
“因为这样无法感受到辛苦劳动挣得的工资的价值”。
正是凭借着这套不近人情的育人方法,培养出了60名职业工匠,其中多人在每年一度的“日本全国技能大赛(工匠竞技大赛)上获奖。
三年前秋山弟子甚至囊获了金、银、铜的所有奖牌。
现在中国也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叉车状元、焊接状元、烹饪状元......360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人在什么时代都不会丢饭碗。
  • 2/3  技术人要立志成为专才


华为的研发功臣郑宝用毕业后留华中科技大学当教师,1989年刚考上清华大学博士不久,一次偶然来到华为后就再也没回清华大学。
参与HJD48项目后,就被华为擢升为副总经理兼第一总工,负责华为公司产品的战略规划和新产品研发。
郑宝用带领下的用户交换机系列产品在1992年给华为带来总产值超过1亿元,总利税超过1000万元,一跃成为华为研发的领军人物。
任正非经常在会上会下说:一千年才出一个郑宝用。
1993年,郑宝用又引进了同校的学弟李一男,李一男开始在华为实习时,还不到22岁,就参加了万门交换机项目组,由于其肯学肯干,只在华为上班7天就升职为高级工程师,并作了项目负责人。
几个月后任万门机项目的项目经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华为交换机产品的总经理,之后稳居华为研发二把手,仅次于郑宝用。
1995年,李一男到华为不到三年,已经成为华为公司的副总裁,1996年,升任为华为研发一把手,不足25岁,就开始统领上千人的研发团队。
最近刚刚看到,阿里的王坚刚刚被评为2019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坚是阿里云创始人,十年前,他带领团队顶着巨大压力,构建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自研云操作系统飞天。
如今,云计算已经被视为未来互联网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阿里云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打破了美国公司的绝对统治,与亚马逊AWS、微软云稳居云计算世界前三强。
拿华为、阿里业界最为著名的企业举例,就是让大家知道,只要你有才,总归有你实至名归的时候。
  • 3/3  管理人要立志成为专家


韦尔奇、惠塔克里、郭士纳等是企业界管理大家巨擘。
管理是好是坏一时难以明确界定,人家说管理就是一门艺术,在这个领域,没有标准答案,不是黑也不是白,任正非说是灰度管理,这个灰是偏向黑一点、还是偏向白一点,就看不同时期的不同拿捏。
有人说,管理是万金油,实际上管理处处是学问,一点就是你的脑中有没有一眼看穿事物本质的系统思维。
杰克·韦尔奇刚刚接手通用电气时,企业一片死气沉沉,患了严重的“大企业”病,企业内部与外界严重脱离,正如一个人身上穿了十几层羽绒服,已经感受不到外界的冷暖变化。
只注意内部与上级,不管市场上的变化,决策过程迟缓又费事,多半流于纸上谈兵。
韦尔奇一生在通用电气干了三件大事:群策群力、六西格玛、电子商务,后面两项工作的开展成功,绝大部分是建立在群策群力推进成功的基础上。
在他带领下的GE创造了一串串令人啧啧称奇的业绩;GE的市场价值从1981年的12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1570亿美元,1998年的2800亿美元,最后到2000年的400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公司。
通用汽车破产后,埃德·惠塔克里接替里克·瓦格纳担任首席执行官,他经常到车间工厂、设计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到处一个人转转时,员工们见了都惊讶地合不拢嘴,可想而知以前管理层与一线脱离到什么程度!
产品质量问题没人管,产品缺乏创新没人管,公司没有战略和计划,会议冗长一片祥和,公司股价从2000年90美元跌到2008年3美元没人管,管理层麻木到什么地步。
惠塔克里认为通用汽车的困境不是经济形势造成的,而是由管理不善造成的。
于是广开言路,充分授权和发挥一线的主观创造性,聚焦汽车主业,砍掉一些不着边际的多元化投资,在短短16个月里,埃德让通用汽车“死灰复燃”,且越烧越旺。
2010年11月,通用创造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860亿美元,足以偿清欠美国纳税人的430亿美元还剩下430亿美元。
2011年,通用汽车公司创下了76亿美元的利润,超过了1997年创造的67亿美元的纪录。
还有空降IBM的郭士纳,同样也是面临一地鸡毛的囧境,通过一系列管理思维和举措,使IBM这只大象重新起舞。
管理高手一定是具备这三种思维:科学套路、源头治理、文化治企。
直至现在,许多劳动者还在犹豫“机器换人”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岗位。
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赵明纪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引进新设备,车间里的技术工人数量已从2800余名减至2200余名。
如今1台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约为此前普通车床的6倍,且1名技术工人常常能同时操控3台到4台数控车床。
美国人发明的一款机器人,用了17秒阅读完医学著作34689本,浏览医学论文248000篇,查阅临床报告106000份,最终为一个病例找到69种治疗方案,并优选出3个方案,90%的医生看到这条信息不知道有何感想。
剑桥大学法律系的学生们举办了一场与“机器人律师”的竞赛,总共提交了775份预测报告,结果剑桥学霸的准确率66.3%,而机器人的准确率86.6%。
现在职业最吃香、专业最复杂、学习时间最长的医生、律师职业都不保,遑论其他职业乎?
不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对有跨学科知识、了解多项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求贤若渴。
许多企业都表达出同样的观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却招不到人。高技能劳动者的稀缺,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拦路虎。智能制造的发展,是否就意味着职业岗位必然减少?
专家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单一技能、单一技术的简单岗位必然会减少,但与此同时,新的多技能多技术复合型岗位在快速产生。
这些新职业岗位的产生速度,甚至可能会超过简单传统岗位的消失速度,就看你跟不跟得上时代的变化。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在当今信息、技术变化使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智能制造导致新的多技能、多技术复合型岗位和新职业在快速产生。
职场人士必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使自己脑袋中的知识、技能换维换届后,才能适应新行业和新岗位的转换,企业的转型升级应与人才的技能升级同步进行,有意识着力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素质。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外因,重点是你心中有没有永远有学习新东西的动力。
不远处,那个手中拿着一把铁榔头的机器人正在一路“砸”来,咱们的饭碗经得住它砸吗?

作者 : 周洪涛

--- END ---

下一篇文章预告:小改善解决大问题

点击下面二维码,精彩内容每周二晚为您呈现。

支持我的创作,

请点文后右下角在看谢谢!

(0)

相关推荐

  • 匠人与匠人精神-戴志然

    仿佛精雕细琢,又如浑然天成.工匠二字,易写而难懂,易说而难做. --题记 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此乃匠也.也是就匠人精神.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匠人,什么又是匠人精神.在 ...

  • 【新战略专访】一脉相承 王勇与今天国际的低调务实风

    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实习记者 黄满婷 人物介绍:王勇 ,1971年生,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深圳市今天国际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副主席,擅长先进物流系统中AGVS ...

  • 探秘华为数字工厂,给你带来哪些启发?

    从华为手机.英飞凌.吉利智造工厂的配置和设计,你可以了解如何通过物联网改造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真正让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来自美国市场分析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 ...

  • 【视频&PPT】美林数据李琼:工业大数据不是一切,但如果没有它,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将很难实现

    数据猿导读 在1月13日数据猿联合上海大数据联盟和宝信软件共同举办的"魔方大数据(13)之工业大数据"专题活动上,美林工业大数据业务总监李琼表示,工业大数据不是一切,有了工业大数据 ...

  • 芜湖市政府与中科大、海螺集团签约 共建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

    2021.5月7日,芜湖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海螺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共建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中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副校长罗喜胜,校长助理傅尧:市委书记潘朝晖,市委副 ...

  • 28个干货图表! 《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应用》

    近日,头豹研究院发布中国工业互联网系列报告之<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应用概览>. 文中展示的28个干货图表包括: 图表1:工业互联网定义 图表2: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式 ...

  • 95㎡砸掉主卫做衣帽间,成就三室刚需

    属于小两口的首套房,很紧凑的三室刚需.要求是未来满足三口之家入住即可,老人偶尔过来,大部分时间其实就是三口之家.风格现代简约,空间明亮收纳充足即可. ▲纯南三室,一般这种户型都是客餐厅阳台一边,卧室卫 ...

  • 数控钣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数控钣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数控钣金设计生产智能化转型升级,包括实现钣金设计标准化.批量自动展图.智能检查.自动编程.自动出工艺.成本核算和生产信息化等. 大幅提升钣金设计制造全流程各环节效率 ...

  • 茅台是文体娱乐主题的高端智能制造中盘股?

    来源:资本名侦探 "我们有没有科技股?有啊,比如酱香科技.浓香科技等等."而今,众多股民似乎已经对于"酒囊饭袋"行情调侃的有些麻木了.但是讲真,白酒企业尤其是贵 ...

  • 智能制造:多重推力与五大难点

    点击上方"蓝字" 带你"透过表象看真相" 近年来,工厂.企业招工难问题愈发凸显. 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 ...

  • 王爱民:关于智能制造的基本性再思考

            智能制造是企业的永恒追求,说的是目标.CPS.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说的是技术手段,大数据.人工智能更是单点技术.现在提数字化转型,其实是换了一种方式表达利用数字化手段达到转型的目标 ...

  • [首藏作品](6429)林松华:做智能制造的领跑者

    林松华:做智能制造的领跑者◎本报记者 陈 曦 通 讯 员 赵 晖晖4月是天津大学海棠盛开的季节,清晨6时左右,一支橙色的队伍在天津大学校园里迎着阳光奔跑.领跑的是天大一位"亿万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