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易经》的主要结论
现在,我总结一下我研究《易经》的一些心得。
1. 掌握卦象与经文的规律,读懂《易经》其实并不难
我对《易经》的思考持续了十余年之久,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些见解是基于以下认识:我发现六十四卦卦象各异,卦名不同,但命名规则却是统一的。卦辞爻辞虽繁,看似毫无端绪,但释爻和论断吉凶的法则也是统一的。这一下子就让人想到孔子所说过的话,“吾道一以贯之!” 原来,理解卦象意义与经文含义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困难,只要能够掌握其中的规律,人人都能读懂它。
当我们读懂了经文,就会发现《周易》根本就没有讲什么深刻哲理、宇宙规律。恰恰相反,它讲的都是古代社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比如,出行、求功名、婚娶、征伐,渔猎、客居异乡,还有猪、飞鸟、鸿雁等动物,还有井、鼎等事物。井是邑居人民的饮水之源,鼎则古人的炊具,相当于现代的锅和灶。通过《周易》我们可以了解周代先民的生活细节,心理活动以及主要的思想观念。它是一部能够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历史文献,并不是什么哲学与科学的源头。这些结论虽然与历代易学者的信仰大相径庭,但却与它作为周代占筮工具书的性质相符合。
周易园
古代人发明占卜技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帮助人们决策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疑难。占卜技术是人们普遍信奉神明的时代里自然产生的合理事物。占卜的目标并不是为洞悉万物之理,而是要探问神明的旨意简单来说占卜就是问神,向神明求指示。商周时期人们普遍信奉神明,认为神明才是自然与社会中所有事物的真正主宰。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就要以神明的意志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标准,所以探问神明意志便成为古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极端重要的事务了。正是为了适应古代社会人们时时事事都要探问神明旨意的需求,古人才发明了种种占卜技术。《易经》筮法只是其中一种。筮占的结论被看作神明的启示,而并不是依据某一客观规律对未来状态预测后的结论。所以巫觋、卜师在上古时代的职责是交通人神,他们被看作神明的喉舌,而不是拥有智慧的圣哲。
经文中常常出现“亨”、“大亨”、“小亨”等词汇,所表达的意思是筮占某卦之前需要携带一定数量的供品祭祀神明。大、中、小就是用来标志这个祭祀规模的大小。所谓“大亨”就是指较高规格的祭祀,所需供品的数量要丰富质量要上乘。而“小亨”则是指最小规格的祭祀,所需供品数量少而且质量要求也不高。“亨”则是指中等规格的祭祀,所需祭品的数量和质量中等即可。这充分说明了《周易》的筮法属于祭祀文化。这也就与商周时代人们普遍信仰神明敬畏神明的原始文化相适应,所以我们不能想象《易经》的创制是一个超越历史与文化的现象。但是多数学者讲它的历史就好像是在讲神话,他们不考察所讲述的东西是否是合理,是否符合历史实际的问题。
2. 三圣作易说不能当作信史去探讨
比如,按照最一般的说法,八卦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八卦创制后历时千年左右被周文王发现,最终是文王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并填写了卦辞和爻辞,后又历四五百年之久,孔子出并为《易经》作传,《周易》一书遂告完成。这就是著名的三圣作易说。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合理。伏羲氏时代被传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候文字尚未发明。试问几个单纯的符号,没有加任何文字说明,它将以何种方式流传? 单纯的符号并不能够用于传播思想,因为思想传播必须以命题的形式,单纯的图形符号不具备传播思想的功能。即然如此,伏羲氏画制的八卦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如何能被文王发现? 我们又该以何种证据来证明文王对八卦符号所做解读与伏羲氏的思想是一致的呢?而且,当八卦符号流传到文王手中时,它们是否还是伏羲氏在一千年之前所画的那个样子呢?如果不是,我们又该怎么能断言文王推演的六十四卦的思想是由伏羲氏奠定的呢?所以,不仅伏羲画卦的说法有问题,文王演卦我们也缺乏确凿的证据证明。
文王是一位政治家,以他的政绩而名留清史。政治权威同时又是文化权威,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并不多见,而在我国历史上,很多文化典籍却常常被贯以圣贤之名。比如,《伊尹汤液经》、《黄帝内经》等。退一步讲, 即使《周易》一书真得经过了文王孔子之手,也不是它必然包含真理的证据。三圣作易说人为神话《易经》及其历史,这应当是秦汉以后崇经尊经思想的产物,万不能当作信史来对待。在理性昌明的当下社会,如果我们还不能打破迷信经典的思维定势,复兴传统文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任何权威都不是真理的依据。我个人意见,八卦的发明,《易经》的成书不可能早于政治和文化相对集中的商周时代。《周易》一书实际上是周代早期的官书,在阶级对立森严的上古时代,制典作册的能力也只有政府才具备。在这个意义上,在国家政权出现以前,文献与典籍是不可能出现并传播的,文化的繁荣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障。文化繁荣的前提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文字与书写的发明,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古时代,文字书写的能力掌握在统治阶层手中,而且只有统治者有足够的财富支持史官必要的闲暇。
文王演易处
3. 《易传》用于分析卦理与经文的象数理知识不能用于解释《易经》,研究《易经》不能迷信《易传》
不仅三圣作易说不可信,《易传》所提供的用于分析卦理与经文内容的象数理的法则也是不可以盲目信奉的。理解卦象的意义与经文内容时,我们并不需要八卦象八物的说法,我们最终将卦象的意义还原到古代的四气四象的阴阳学说。这个学说是基于四时循环以及物象更替的现象的观察而建立的,它认为四时循环是阴阳二气的交互当令。而阴阳就是指寒暑二气,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在这个学说里阳有两种,阴也有两种。小阳应春,温而不热。大阳应夏,暑热大盛。小阴应秋,凉而不寒,大阴应冬,寒气凛冽。
与四时相应的物象也各自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古人将它们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寒暑二气、大小阴阳,以及与之相应的生长收藏的物象,古人称之为四气四象学说。我们很容易发现,二爻四相卦,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个符号,可以用作这个学说的符号语言,它可以将这个学说的内容简化为四个符号。当这几个符号被用作四气四象的阴阳学说的符号语言时,它们便被赋予了异于其自身特性的某些意义。这就意味着,卦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并不是从这些符号本身的特性中纯数学的推导出来的,而是被四气四象学说赋予的。
卦象符号是传播某一哲学学说的工具,所以若要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赋予这些符号以特定意义的那个学说的内容。而不是反过来,单纯从符号出发来推导某个学说。卦象符号并不是我国先周时代的阴阳学说本身,它们只是被用作那个学说的传播工具,就好象数学方程被用于物理学理论。四气四象学说赋予二爻四象卦的意义是我们理解八卦以及六十四卦意义的基础。对于这个结论,大家一定会感觉很奇怪,但是以这些观念做基础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卦象与经文,比那些牵强的象数理知识更容易说服理智。这样,我们就将《易传》用于解释卦理与经文的那些基础观念推翻了。原来,《易传》与《易经》本就不是同一本书,它们所包含的思想也不一致。《易传》也没有真正理解《易经》,所以我们研究《易经》,不要拘守《易传》言论。
太极
4. 《周易》一书的产生,是周初文化自然合理的现象
有了以上观念作基础,我们接下来试图还原一下《周易》这本书诞生的过程。商周时代,人们普遍信奉神明,认为神明是自然和社会中种种现象背后的主宰。所以,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要以神明的意志为准则,以取悦于神明为目标。他们定期祭祀,供奉神明。巫觋和卜师自称能够与神明直接交流,或称神明可以附在他们身上向大家传达旨意,所以这些人能够在社会中获取很高的社会地位,得以假借神明的名义干预人们的生活。当人们遭遇到某些困难时,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万能的神明。例如久旱不雨,他们就要到神庙中,献上自己最贵重的物品,祈求神明的帮助。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人们时时事事都有请示神明和探问神明意志的需要。这个需要促使了巫觋、卜筮等职业与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目标是交通人神,巫觋、卜师都是神明的喉舌,代表神明向人们传达旨意。问卜的实质是求神,探问神明的决断。比如,有人要随军出征,不知道此行是否有凶险,所以前去问卜。这个问卜的目标就是要神明指示自己此行的吉凶祸福,而不是要智者预测未来的状态。问卜前还需要携带一定数量的供品,因为问卜前要祭祀神明。这个与现代民间求神活动的情形是相似的。
我们都知道神明并不真实存在,但是如果人们信仰它,就会将它视作实在的事物。古人为什么要祭祀,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供奉的物品会被某些实在的虽然不能亲见的事物享用。古人在思想中认为神明是实在的,就会借用合适证据来证明它,从而形成了以有神论为基础的学说,并设计通神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巫觋、卜筮等技术的原理。商代龟卜就是以乌龟的背甲或腹甲为材料。为什么以龟甲为材料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乌龟被认为是最长寿的动物,因为它长寿古人便认为它具有通灵的作用。所以,巫觋、占卜等技术的设计目标就与设法与神明接上头,从而实现获取神明指示的目的。比如,龟卜所使用的龟甲就被视为具有通神的功能,所龟卜后的结论便理所当然被视为神明的意志了。
在上古时代,虽然人们迷信神明,但自然哲学也同时得到发展。为什么呢? 季节更替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最密切,农业生产又是人类社会机器的重要基础。古代先民最先积累的就是农业生产与气候节气等方面的知识。基于观察与思考,我国先民最先创立了四气四象的阴阳学说。最早的阴阴观念,其意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就是指寒暑二气。古人并不是因为观察到男女、雌雄分立的现象才产生了阴阳的观念,阴阳观念首先发端于古人对于四时交替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象变更的观察而建立起来的观念。这个学说一旦建立,就逐渐成为我们祖先用以分析万事万物的工具。卦象的画制一定在这个学说建立之后,因为只有在头脑中先有了阴阳的观念,然后才会寻找表达这些观念的方法和工具。
阴爻与阳爻虽然在逻辑上要先于二爻四相卦的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四个符号。但在画制时间上不一定早于这四个符号的创制。我们不能做这样的想象,一位智者先发明了阴爻和阳爻,若干年后又被另一位智者推演为二爻卦。我认为二爻卦的四个符号是在四气四象的阴阳学说形成后,作为这个学说的符号语言而被创制的,阴爻与阳爻则是作为二爻卦的组成元素被同时创制出来。当二爻四象卦画制完成后,古人试图将这个学说推广到探问神明意志的占卜技术中时,卦象符号系统得到了应用与发展,从而产生了筮法。筮法不同于龟卜,筮法以卦象作为卜具,八卦和六爻卦是伴随着筮法技术的成熟而被发明出来的。我的意见是,如果没有探问神明意志的客观需要,没有四气四象学说的哲学学说,八卦与六十四卦是不会被发明出来的。因为凡事物皆产生于需要,筮法的产生是当时代阴阳哲学在占卜领域中应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可以类比于现代自然科学在生产上应用从而产生大工业生产。这样看来,《周易》一书的产生,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自然且合理的现象,而不可能是一个超历史超文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