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20年北大博士后找到,却说别再找我了,家长需要避开的坑洞
据媒体报道,这位北大博士后名叫王永强,江苏常州人。生于1969年的王永强,从小就喜爱学习,成绩很好。在家人的眼中,他就是全家人的骄傲。通过自己的努力,王永强1987年考上了苏州大学,然后在苏州大学攻读了硕士,接着又考上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1997年,他又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后。找的媳妇是北大教授的女儿,王永强未来可期,让全家人倍感骄傲。可是1999年年底,王永强博士后毕业选择出国后,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了踪影。
妈妈临死之前想见他一面,于是发动媒体终于找到了。可是却等来了儿子的一句话,清官难断家务事。很多人困惑,为什么这一个高学历的儿子?会做出这种事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怎么来分析判断?
下面我就我自己所知分析一二:
一、越是优秀的人,越会觉得父母给自己的压力大,所以很多成功人士,只会记得自己经历的痛苦。
在我做心理咨询中遇到很多成功人士?当回忆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时,她们多数会对自己的爸爸感激,觉得自己的爸爸是爱自己的。一提起自己的妈妈,都会痛哭流涕,因为妈妈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一直逼着自己学习,逼着自己考大学,考研究生。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爸爸总是陪伴着自己玩,自己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或者说自己初中就不可能上学了。因为没有人去学习那些枯燥的知识,没人愿意坐在课堂里几个小时。以我的观察,那些完全放纵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都很难高中毕业,即使上大学也都是一个专科。
相反,那些严厉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多数都会考入重点大学,甚至是研究生和博士。当然这样的孩子心里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学习容不得半点偷懒。不管你有没有天赋,你都是需要努力的。努力面对压力的过程,每个人都会产生焦虑和烦躁,当然每个人的内心也一定会痛苦。他当然会觉得如果不是我妈妈逼我,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我想当一个平常人,我不想这么优秀。因为优秀需要更多的付出,优秀就意味着我自己需要承担压力。
二、在比较中胜出的学生,可能会得意忘形,自以为超人一等,由此陷入自恋。
比如这个北大的博士后,在家里是最小的,在中国的家庭,老儿子一定会得到父母的偏爱。况且成绩一直优秀,理查德鲍威尔斯曾经把人类称为不停比较的动物,在比较中胜出的学生,可能会得意忘形,自以为超人一等,由此陷入自恋。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做事成功了,认为是自己的努力才会取得成功,而不会看到父母省吃俭用供自己上学。
越是从小被照顾,得到越多的孩子,这种孩子会无度的索取。另一方面,越是爱比较的孩子,嫉妒心欲强。特别爱面子,我们说打肿脸充胖子都是这种类型。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行,当然包括自己的家庭。当他找到一个教授的女儿时,自己内心一定是卑微的。爱人的爸爸妈妈是教授,自己的爸爸是卖耗子药的。
自恋的人会有一种这样的想法,我为什么会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就我这样聪明的人,应该生长在一个高干的家庭。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真是给我丢脸,自己没法跟朋友说,与其不敢承认自己的过去,不如直接不去面对。否则和自己的家庭连接,自己永远走不进贵族的行列。
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做父母的要给孩子补上人品这一刻
现在有很多这种现象,一俊遮百丑,一个孩子学习好,在家里就可以称王称霸。要什么给什么,父母对孩子过度满足,在学校老师那里也是这样。一般学生有错误老师都会批评,学习好的学生,无论他做什么,老师总会笑眯眯的。一方面我们认为对孩子是好事,另一方面这就给孩子养成了黑白不清,是非不分。
孩子会有一个感觉,只要我学习好,只有我优秀,所有人必须宠着我。他根本不会关注别人的感受,也不愿意看到事物的真相。就像我咨询中一个孩子说的这样,父母从小就是什么也没有让我干。每天都是把吃的喝的端到我的跟前,在我的印象中,我就从来没给别人端过一杯水。偶尔我给别人一个水果,家里人都会瞪大眼睛看着我,觉得我怎么会给别人东西了,我怎么会照顾人了。
如果父母小时候不培养孩子照顾人,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了就不会和别人合作。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总会把自己陷入孤独,因为他不知道别人的需要。他只关注自己的需要,即使关注别人也是为了要满足自己。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洗碗、做饭、收拾屋子,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从小让孩子学会分担责任,长大了一个人才会有担当。
否则我们是培养自私自利的孩子,特别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给孩子吃。我咨询中遇到有个20岁的辍学大学生,他的妈妈很困惑。我从小特别爱孩子,孩子喜欢吃海鲜,我和我爱人每个星期都会开车几百里地,去海边给孩子买回来够一个星期吃的海鲜。我和他爸都不吃,我们只看着孩子吃。看着孩子吃,我们就高兴。我们这么爱孩子,为什么现在孩子变得这么飞扬跋扈,自私自利?
所以说只有爱是不够的,越是溺爱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越感受不到爱。因为爱是付出,而不是索取。付出爱的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满足,一直索取他爱的人,一定会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匮乏。伸着手找别人要爱,本身就是一副可怜虫的形象。所以我们要学会平衡,爱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个需要自己去把握。
不要说自己第一次当父母,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只要我们以敬畏之心,实时调整自己。我们的孩子就会身心健康,否则一个自以为是的父母。总觉得自己的是对的,总怕孩子走弯路,那么你会给孩子更多的弯路。因为成长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即使你是他的父母。你也不能代替他吃饭,代替他思考,代替他下决定。如果一切父母都代替了,孩子的内心会非常挫折,他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不看到事物的真相。也就是我们说的,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什么时候觉醒就需要自己,可能没有人选择当白眼儿狼。可是自己内心是冰冷的,一个感受不到爱的人自然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我们要想养一个有热情的孩子,就不要用过度理性束缚孩子。生活可以不严肃,否则一个严肃的父母一定会培养出一个理性严肃的孩子。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三清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