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头村铜洞勘探记

鳌头村铜洞勘探记

文/石继周

鳌头村西南面有条沟,叫大泉沟。距沟口约七八里的沟西面,有一个山梁分开了南北两个沟岔,南面的沟岔叫里铜洞,北面的沟岔叫外铜洞。

奇怪的是,地名叫铜洞,却不见铜矿的影子。这地方究竟有没有铜洞,谁也无法肯定。说没有吧,为啥起名为铜洞呢?说有吧,上推几十代,也没听说有人见过。铜洞的地名由来,成了鳌头村一代又一代人的谜。

1958年,乘着全国大炼钢铁的强大东风,先后来到鳌头村两支“队伍”。一支是开采铁矿的,一支是开采铜矿的。两支队伍其实都是从全县各个村庄抽调出来的农民组建而成。由于铁矿是露天的,前几年已经勘探清楚,有了必要的设备,马上可以动工开采。而铜矿的开采,就不那么容易。组建起来的开采队,也是根据地名设想和推理而来的。铜洞、铜矿在哪里?是个没有谜底的谜。

开采铜矿的负责人姓董名贵斌,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称他老董。

老董带着采矿队来到鳌头村,做了几天的调查访问后,从村里挑了几个青壮年,和采矿队一道,带着锹镢,实地勘察寻找。从梁上到梁顶,从里铜洞到外铜洞,撒开人马,寻了四五天,一无所获。后来,又在对面的山梁上寻找,刨呀,挖呀,又找了一个多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时,大家情绪低落,失去了信心。而只有老董,满怀信心,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他说:“既然叫铜洞,铜矿一定有。古人绝不会平白无故起地名,一定是先有铜洞,再有地名!比如代县的聂营,繁峙的大营,前者是驻扎过聂姓元帅的兵营,后者是比较大的兵营,还有代县的东西留属,一定是军队将领的家属在那里留守……”

董贵斌是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他根据这些原理,信心十足。他常常步行十五六里,到场实地考察,将当地地形地貌,了然于胸,同时根据开挖洞穴的必备特征、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谓废寝忘食——这或许是责任性的担当和驱使的缘故吧。

这天,他又领着几个队员,带着工具、干粮,来到铜洞主山梁的悬崖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端详审视了顿饭工夫,让队员们在他指定的地点刨的刨,挖的挖,都忙活起来。队员们劲头十足,嘣嘣嚓嚓,弯腰甩膀,汗流浃背,一个个累得直喘粗气。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时分,仍然一无所获。老董让他们休息一下,边吃干粮边喝水。他趁着这个机会,纵身跳到崖下挖开的壕里,向悬崖四处审视揣度了一阵,然后拿起一根撬棍,照着悬崖根部约一米高的碎石沙土上使劲一戳,撬棍一下子入进半尺多深。他顿时展眉舒眼,将撬棍抽出来,双手握紧端平,狠劲一戳,这一戳非同小可,将两米多长的撬棍戳进了半截。他随着打了个趔趄,稳住了身子,没有被闪倒。他随即将撬棍抽出来,扔在一边,操起一把铁锹,一步跨上前猛铲连扒、速扒猛铲,不到一刻工夫,露出一个碗口大的洞口来。他欣喜若狂,也顾不得擦一把满头满脸的淋漓大汗,举起双臂欢呼着、跳跃着,就像一个得了宝贝的孩子。几个队员见此情景,都一跃而起,三步两步跨到洞边,一拥而上,滚在一起,用手扒起砂石土来。老董连忙喊道:“铁锹,铁锹,快拿铁锹挖!”这声音,一下提醒了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队员们,他们抡起铁锹,飞石扬沙,不到半个小时,就将洞口的沙石全部清除。一个约三米高,两米多宽的洞口展现在众人面前。几个人站在洞口前,围着老董,情不自禁地笑呀、唱呀、跳呀、抱呀,一个个的脸上就像盛开了一朵朵大红花。

兴奋快乐了一阵后,董贵斌往里细瞧,距洞口里面约三米处,有一堆大石头堆在中间,他同几个人一起,将石头一一滚了出去。当扶开最后一块石头时,下面现出一具人体尸骨来,旁边有一个沤了柄的铁锤头和一把铁凿子,锤头和凿子锈迹斑斑。据推断,也许是这个矿工被冒顶塌方砸死后,人们以为惹恼了神灵,才将洞口封死的。

几个人回到村里,喜讯不胫而走,立刻传遍了全村全队,人们聚集在大街上,说呀笑呀,比过大年还喜庆。

第二天上午,老董带着几个人,带了必要的器具和手电,来到铜洞前。昨天未来的两个人探着身子朝洞里望去,里面黑黝黝的,不禁头皮紧绷,急忙退后一步。老董虽然有知识,不迷信,但此时此刻,也怕里面有蟒蛇怪异,所以少思片刻,打起精神,想了个法子,以防万一。来了八个人,四个人先进去探底,他自然不甘落后,用绳子绑在四个人的腰部,嘱咐在外面的四个人,如听到里面有异样声音,便立即拉绳拽人。连他在内的四个人都打着手电筒向里行进,边走边仔细观察,只听得洞里发出有序而清脆的滴水声——这是困山水。洞里阴冷潮湿,四个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一步一趋地行进着,洞底愈进愈上扬,且越往里越狭窄,加上阴冷潮湿和不间断的滴水声,总让人感到悚然,神经绷得紧紧的。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外面拉着绳子的四个人,也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出,侧楞着耳朵静听里面的动静,但听不到任何声响。四个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吭声,只好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

一直过了40多分钟,四个人终于到达洞的终点。全洞总长20多米,洞愈往里愈低矮狭窄,最窄处约二尺高,尺余宽。也没有什么蟒蛇,只有数十处清脆而微弱的滴水声,嘀嗒,嘀嗒……

之后,采矿再也不用锤锤凿凿了,炮炸,小平车拉,每天十几个青壮劳力,一辆辆装满优质铜矿的小平车,穿出狭沟,非也似的奔驰到县城东关,将矿石加进烈火熊熊的高炉里,炼出了一锭锭紫色的铜锭——原铜锭,为祖国工业的腾飞,提供着资源。

(注:用铜矿石炼出来的铜叫紫铜,俗称红铜,行家叫原铜。原铜+铝+铅+锡+锌+锰后,便成为铅黄铜、锰黄铜、锡黄铜……根据需要在冶炼时按比例定量配制而成。)

文字责编:康所平   图文编辑:侯常新
(0)

相关推荐

  • 又一世界级铜矿建成投产,最高年产80万吨铜

    又一世界级铜矿建成投产,最高年产80万吨铜

  • 空洞村的空洞山

    贵定县巩固村周边景点 贵州游侠 二.空洞村的空洞山 前行公路右侧有几个井口,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据说是从山洞里引来的. 继续前行,来到了空洞寨,路旁有寨名牌.前行不远左侧有一座独立的山峦,公路右侧有一 ...

  • 汀祖!汀祖!

    汀祖!汀祖! 汀祖镇位于鄂州市东南,城际高铁二十分钟可至武汉市或咸宁市,高速路汽车十几分钟可以去黄石或鄂州市内,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矿业大镇,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

  • 三元洞村的三元洞

    播州区.仁怀市游 贵州游侠 十五.三元洞村的三元洞 次日早起,吃了早餐后继续向茅坝镇方向行驶,来到了三元洞村,路过了一家天品酒业兼旅游公司,在村中一户询问洞口在哪里,一位老人家走了出来,带我走进酒业公 ...

  • 边阳镇拉昂村躲匪洞

    罗甸.平塘游 贵州游侠 元旦一早,我先后接上黎师傅.小刘.道长,然后从贵阳出发,沿贵惠高速公路转惠罗高速公路前往罗甸县边阳镇,途中在一服务区与豪哥一家一车及另一朋友元芳一人一车相遇,一起前行到边阳出高 ...

  • 沙鹅村鲁納大洞躲匪洞

    清镇市流长镇躲匪设施游 贵州游侠 三.沙鹅村鲁納大洞躲匪洞 前行来到了沙鹅村辖地,公路直接通往一个盲谷的尽头.左侧有一条溪流淌入盲谷的一个大洞口中,这个洞就叫做"鲁納大洞". 我们 ...

  • 七星村的七星洞——五一黔西南州四县游之二十七

    五一黔西南州四县游 贵州游侠 二十七.七星村的七星洞 在洞口外另外二人告诉我们,他们在寻找观音洞时得知对面山上还有一个溶洞,叫做"七星洞",那个洞更值得开发.他们问我们去不去看,我 ...

  • 临朐冶源街道琴口村有两个山洞,皆深不可测…

    摄影:傅绍庆 冶源街道的海浮山洞,这个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山洞,应该是个防空洞吧? 冶源平安峪小刀山洞 冶源街道白塔桥水库下,石河之东的风火洞. 冶源街道朱阳村南的阎王鼻子洞(摄影:MR. DOU) 冶源 ...

  • 前往洋洞村寻洞,穿洞古道怀阳洞

    播州区.仁怀市游 贵州游侠 十六.前往洋洞村寻洞,穿洞古道怀阳洞 前行来到了鲁班镇尚礼村,询问到去羊洞村要从敬老院前经过,我们驱车向上,,来到了山顶,发现有一个溶洞已经被一个酒业公司开发,洞口外面有花 ...

  • 八耳洞

    清镇市流长镇躲匪设施游 贵州游侠 五.八耳洞 我们一年前曾经游览过排洞村的小排洞,当地村民告诉我们在大山后面有一个八耳洞,值得去看看.当时我们忙着去游览大排洞,就没有去寻找.贵阳改哥回来后查找资料,找 ...

  • 小说:与老鼠斗,筋疲力尽

    白眉大盗 文/子光 清朝纪昀在散文<仓鼠>结尾说: "公同事福公海曰,方其坏人之屋,以广己之宅,殆忘其宅之托于屋也耶?余谓李林甫.杨国忠辈尚不明慈利,于鼠乎何忧?" 纪 ...

  • 纳骂村朝阳洞、月宫洞

    六枝特区落别镇游 贵州游侠 三.纳骂村朝阳洞.月宫洞 驱车前行来到了纳骂村中,沿左转向上的公路前行,看到对面的山上有笔直的岩壁,岩壁中部有一个洞口,而且有石墙的痕迹.我们以为这就是月宫洞,就调转车头, ...

  • 罗甸县明星村明星洞(上)

    贵州游侠 驱车前往明星村,途中看到山下是一片很大的坝子,还有小河沟蜿蜒其间,应该是一个美丽而富庶的地方. 在到达播薅组时得知我们已经越过了明星洞很远了,热心的村民告诉我们,在公路下坡处有一个三岔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