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ra:致力于低价培育钻石珠宝
昨天,纽约出现了一个新的培育钻石珠宝品牌,名字叫Indira。这个牌子很有意思,它并不像很多珠宝品牌那样喜欢采用大颗粒、18K或14K金等材料来“提升档次”,而是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开发小颗粒培育钻石的银饰品,制作“适合日常佩戴的低价珠宝”。
CEO Mohit Mehta 祖籍是印度孟买,他联合了珠宝设计师 Carolina Cordón-Bouzán ,共同推出 Indira 的产品,面向全世界销售自己的产品。
Mehta 表示,自己直到去年还在跟许多其他品牌合作开发产品,但当时已经意识到了低价珠宝市场的前景。后来,经过对比了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以及深度了解了培育钻石的生产之后,打算开发自己的零售品牌,并将客群锁定在廉价珠宝消费者身上。
对于这个“战略选择”,Mehta 是很有信心的,并且Carolina之前设计的产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很廉价的银饰品。
这是其中一款售价200美元的银饰手链,镶嵌的是小颗粒培育钻石:
还有这款售价300美元的银手镯,镶嵌了一些很小颗粒的培育钻石:
在对外宣传上,Indira 并没有像一些公司那样表示自己是“零碳排放”等等,但 Mehta 也不会否定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只不过,他不愿意把这个概念为公司进入市场的切入点。
Mehta 的职业生涯是从天然钻石行业开始的。他觉得“培育钻石的介入对天然钻石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并且坚信,“应当对消费者进行有关培育钻石的更好的培训”。
在接受一些媒体采访的时候,Mehta还提到了著名的Lightbox(De Beers旗下培育钻石品牌),认为这个品牌“对于市场正常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Mehta 从不认为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是相冲突的,而觉得这两者一定能共存。只不过,在经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采用自己的视角和战略。有的喜欢从大颗粒镶K金产品切入,尽量让培育钻石珠宝保持一定的“档次”,有的如Mehta的Indira、Lightbox,宁愿从廉价和小颗粒入手。
至于款式方面,Mehta和Carolina的基本思路还是“从印度文化中汲取灵感,并融合到美国人的审美中去”。当然,Indira是不会放弃“传承性”这一点的——尽管目前做的只是银饰。Mehta觉得“传承”的概念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很多人买珠宝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把珠宝传给下一代。
现在这个新品牌的诞生,无疑为培育钻石零售市场带来了一些新鲜血液。其实我们真的不用担心它是否会成功,因为即使Indira最终做不好廉价市场、或者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从头再来,这些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培育钻石的零售市场能不断有新人加入,不断地尝试新的细分市场和营销战略。只有在“百花齐放”的状态下,一个新兴的行业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本文已在《钻石观察》百家号、头条号同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钻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