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宝物,供奉着大航海家郑和的骨灰,明确了郑和真正的下葬之处

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有一件中国明代鎏金喇嘛塔不仅造型奇特,而且与明代航海家郑和有关。它的发现揭开了郑和死后的一段往事。

1956年7月的一天,几个年轻人到中国江苏省南京郊外的牛首山游览,山上有一座弘觉寺,寺院中有一座弘觉寺塔。

当他们在塔下休息时,有人无意中跺了几下脚,发现地下面传出回响声,在场的人意识到地下有空洞,于是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寺院的管理部门。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人员接到消息,立即前往弘觉寺勘察。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塔下的空洞应该是建塔时设计的地宫。

中国古人建造佛塔,常会在塔中供奉法器或高僧舍利。供奉之处一般会设计在塔刹或者塔底,也称为天宫和地宫。

考古工作者探测后发现弘觉寺塔下确实有地宫。经过发掘,一个直径0.8米、深1米的圆洞出现在人们眼前。随后在地宫内陆续出土了微型的金棺棺、银棺、青花瓷罐、龙泉窑瓷罐和玉瓶等器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鎏金喇嘛塔,这座喇嘛塔高三十五厘米,外形像一个宝瓶,里面装饰佛像。塔刹下有宝盖和相轮,相轮四周装饰垂幔,塔身两侧的祥云托着两尊造型庄重的菩萨。

鎏金喇嘛塔安放在须弥山形状的底座上,底座四周浮雕各种纹饰,有双狮戏球和双鹿顶角等图案,充满了浓郁的佛教气息。

在鎏金喇嘛塔的正前方,放置了一尊鎏金释迦牟尼涅盘像,塔底四角各有一个青花瓷罐,这四个青花瓷罐罐身有瓜棱形凸起,中间描绘有几何纹,造型精美、胎质细腻,是稀有的青花瓷精品。

一般的喇嘛塔底座四角通常立有四座小塔,与中间的大喇嘛塔组成五塔耸立的布局,而这座鎏金喇嘛塔四角用四个青花瓷罐代替了四座小塔。在鎏金喇嘛塔的一个青花瓷罐里,盛放着一些人类的骨灰。

专家考证后发现骨灰的主人很可能是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就在发现鎏金喇嘛塔的南京牛首山上,还有一座郑和墓。

弘觉寺塔地宫里出土的鎏金喇嘛塔是明代时期的器物,弘觉寺佛塔建于中国唐代,又在明朝宣德年间重新修建,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

鎏金喇嘛塔是明代重修弘觉寺塔时被放置在地宫里的。喇嘛塔上并没有直接记录死者的信息,而在塔座背面刻有一行文字,写道:“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显然御用监太监李福善是鎏金喇嘛塔的供奉者。

李福善他的真实名字叫李童,李福善是李童的法号,永乐初年被选入宫中,曾多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征,立下功绩,他是负责建造明代皇家陵墓的御用监太监,也是郑和的生前好友,两人有三十多年的交情。

为了开展对外交往,扩大明朝的影响,明成祖朱棣计划派出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也就是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于是派遣郑和率领郑和率船队下西洋。

公元1405年7月11日,中国江苏太仓的刘家港,一支拥有百余艘巨型船只的船队排列整齐,年轻的水手们唱着响亮的号子挂帆起航。

这就是中国明朝初年首次郑和下西洋,从这一年开始,至公元1433年,郑和已经先后六次出海下西洋,完成了中国古代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壮举。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到访了亚洲和非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船队的旗帜飘扬在太平洋、印度洋的万里波涛上,船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文明与和平,同时也推动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达到了巅峰状态。

明成祖朱棣去世后,为表彰郑和对朝廷的贡献,明宣宗朱瞻基称其为三宝太监。

明宣德五年,即公元1430年的一天,郑和得到了宣德皇帝的召见,宣德皇帝下旨让郑和再次下西洋,这将是郑和第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与上次出海整整相隔了七年,白发苍苍的郑和喜极而泣。

史料记载,1430年1月,郑和从今天的南京下关起航开始自己的第七次远航。此次航行郑和率领船队最远到达今天沙特阿拉伯的西部麦加。

返航途中,六十多岁的郑和因劳累过度于1433年4月初病逝,由于当时天气炎热,遗体难以保存,郑和的遗体在印度火化后,骨灰和牙齿被船队带回了南京。

宣德皇帝得知郑和去世,将其安葬于南京牛首山。御用太监李童奉旨为郑和修建墓葬。李童考虑到郑和是回族人,又信奉佛教,于是在牛首山上先建造了一座回族风格的郑和衣冠冢供人们祭拜,这就是今天的郑和墓。

然后在重修的牛首山弘觉寺塔地宫里,李童用一个鎏金喇嘛塔安放供奉郑和的骨灰,并建造弘觉寺塔用来安放装有郑和骨灰和牙齿的鎏金喇嘛塔。

弘觉寺塔位于寺院的中轴线上,而郑和的衣冠冢也处在这条中轴线上。考古专家认为当时郑和在国外去世,然后带回来的只有骨灰,所以中轴线上有一个衣冠冢,大家一直在纪念他,而郑和骨灰真正的埋骨处应该就在弘觉寺地宫。

专家在鎏金喇嘛塔底座上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图案,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有一条气宇轩昂的龙在云中飞腾。在中国明代龙是皇权的象征,代表地德和天威,普通人无权使用龙形图案。鎏金喇嘛塔应该是明宣宗御赐的物品,这也证明郑和去世后享受到很高的待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