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画比梵高、毕加索还贵;原来,里面藏着一个女人的灵魂!

1

天价画作的背后
2016 年,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管理者肯·格里芬购入了一件抽象油画作品。
这件作品花了他 3 亿美金,作品的名字叫做《交换》。
交换
威廉·德库宁
1955 年
于是,它立刻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艺术品。
直到达芬奇的《救世主》出现,它才退居第二。
我们只知道,这幅创作于 1955 年的作品主要描绘的是一个女人。
可是,为什么我看不到画中的女人?
这幅画的作者又是谁?
它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要比梵高、毕加索的作品还贵?
CHAPTER 02
缘起
让我们一起回到上世纪初的荷兰。
1904 年 4 月 24 日,威廉·德库宁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在他 3 岁的时候,父亲里恩特·德库宁就和母亲科妮莉亚·诺贝尔离婚了。里恩特后来成为一个葡萄酒,啤酒和软饮料经销商,德库宁和父亲短暂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便被母亲接走了,因为科妮莉亚获得了孩子的监护权。
幼年德库宁
那时,科妮莉亚独自经营着一家酒吧,不久她便再婚了。年幼的德库宁由母亲和继父抚养长大。
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对艺术感兴趣。
在 12 岁时离开学校的他,开始在一家商业设计和装饰公司当学徒。
静物:碗、水罐和水壶
威廉·德库宁
后来,他又到鹿特丹美术与技术学院学习。学校很重视培训手工技巧,他在那里学习了透视缩短法、造型法和明暗法。他在 17 岁时就创作了《静物:碗、水罐和水壶》,充分显示了他在绘画透视方面惊人的天分。这幅画是用硬蜡笔(一种压缩的木炭笔)触画出的小点绘制而成,其写实程度,堪比照片。
构成C(第3号),红黄蓝
蒙德里安
在这一时期,德库宁还对德国新艺术产生了兴趣,同时还迷上了以他的老乡蒙德里安为代表的荷兰风格派运动。
CHAPTER 03
偷渡赴美,却被当头一棒
1924 年,20 岁的德库宁在比利时生活了一年之后,回到了鹿特丹。
随后,他收拾行囊,作为一名偷渡者,乘坐SS.雪莱号前往美国,并于 1926 年 8 月抵达弗吉尼亚纽波特纽斯市。
他开始在一艘运煤船上工作,并随船来到了波士顿。
接着,他住进了一位荷兰海员的家中,在新泽西州霍博肯做一名室内油漆工,日薪为 9 美元。
威廉·德库宁
最后,他乘船穿过哈德逊河来到了曼哈顿。
他来到纽约本来是想成为一名商业画家,但是当他终于在这个领域找到一份工作时,他发现,竟然还没有油漆工挣得多
这无异于给他的艺术梦想致命一击。
CHAPTER 04
宁在纽约穷,不在费城富
于是,他开始考虑做一名纯粹的艺术家,1927 年他搬到曼哈顿第 42 大街的一间阁楼里,仍然以打零工维持生活,包括绘制商业画、布置商店橱窗、绘制标语以及做木工。
生活中的琐屑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
然而,面包虽然重要,理想也不能落下。
绘画
威廉·德库宁
在纽约的日子非常艰苦,但他很快也发现纽约的开放程度,以及对艺术和艺术家群体的接受度,是其他地方完全不能相比的。于是,他决定再艰辛也要留下来。
那时,他在费城刚刚找到了一份薪酬不错的工作,但他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
德库宁写信告诉远在荷兰的母亲,
我宁愿在纽约穷,也不愿在费城富……”
CHAPTER 05
公共事业振兴署
德库宁拥有荷兰人十分温和的性格,他很快拓展了自己的社交圈。
刚到纽约不久,德库宁就结识了阿希尔·戈尔基埃德温·登比,他们很快成为密友。随后,他又同约翰·格拉汉姆斯图尔特·戴维斯大卫·史密斯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费尔菲尔德·波特鲁迪·布尔克哈特哈罗德·罗森伯格成为好友。
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德库宁于 1935 年签约加入了联邦艺术项目,他开始为公共事业振兴署工作,并通过该项目创作了壁画及其他艺术作品。
和项目内的其他成员一样,他每周可得到政府发放的 23.86 美元薪水。这对处在大萧条时期的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和作家来,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好时光。
当年长者破产或者丧失毕生积蓄的时候,年轻人却通过公共事业振兴署得到了特殊机会。
威廉·德库宁作品
人们开始有时间来畅谈作家对社会、对知识的看法,钱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没人有钱。没有绘画作品可售,没有展览可看,没有什么事业让人去担心。
但是到了 1936 年底,政府开始禁止外国人参与这个项目,于是德库宁只能被迫辞职。
因为他不是美国公民。
CHAPTER 06
凝固的一瞥
通过戈尔基的眼睛,德库宁看到了米罗、立体主义和抽象超现实主义。他到当代艺术博物馆观看达达、超现实主义以及毕加索的展览。
1936 年,在名为“美国艺术新视角”的展览中,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次展出了他的作品。而此时距他初到美国已有 10 年。
杰克逊·波洛在工作室里创作
约翰·格拉汉姆邀请德库宁参加 1942 年的一次展览,正是通过那次展览,他认识了波洛克
但是,当佩姬·古根海姆邀请德库宁参加本世纪艺术画廊的展览时,他却拒绝了。
超现实主义团体
左起:查拉、艾吕雅、布勒东、阿普、
达利、唐吉、恩斯特、克雷维尔、曼·雷
他刚刚找到自己的风格,并不愿意立刻展出自己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很不喜欢古根海姆圈子内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朋友格拉汉姆也不喜欢。
坐着的女人
威廉·德库宁
1940
德库宁风格的永恒标志出现在 1939 年或 1940 年前后,如作品《坐着的女人》。这幅作品赤裸裸地显示了他的作画方法,他赋予画面一种典型的未完成的感觉。他还强化了色彩并极端地将具象分解,仿佛“凝固的一瞥”。
如果人们单独地看那些被分解的肢体部位,就会发现这种“凝固的一瞥”作为抽象形式也出现在其中。
直到 1948 年,德库宁在艾根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览之后,他才开始积极地展出作品。
CHAPTER 07
生命中的女人
1938 年,在纽约画派艺术家⼩组中里,威廉·德库宁遇到了美丽的,有着一双密涅瓦似的双眸的女孩,他们⼀见钟情。威廉教女孩画画,帮她成为了⼀名优秀的画家。
女孩名叫伊莱恩·弗莱德,年轻貌美有才华。5 年后,她嫁给了这位比她大 14 岁的荷兰人,并改随夫姓。
威廉·德库宁与伊莱恩·德库宁
从此,人们叫她“伊莱恩·德库宁”。婚后,他们共用一间工作室。
俗话说的好,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大叔,原来是个爱睡懒觉的睡虫。
威廉·德库宁与伊莱恩·德库宁
威廉·德库宁是个不喜欢早起的人。年轻的时候,勉强能在 10 点、11 点左右起床,然后立刻补充几杯茶或者浓烈的咖啡。之后就是不停歇地创作,除了用餐时间或者有朋友来访。
威廉·德库宁笔下的伊莱恩·德库宁
然而他们婚后,这习惯就传染给伊莱恩了,“早上起不来”从一个人的习惯变成了两个人的日常。
依然没有早餐,即使喝加奶的咖啡,也要放在床边冷却(1940 年代那会儿,冰箱对他们来说还是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威廉·德库宁与伊莱恩·德库宁
满满的咖啡因之后,他们会去公寓旁边的工作室创作,打破创作气氛的,可能是再来一杯咖啡或一支香烟。
日复一日,激情过后,或许面临的就是身心俱疲了。
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琐事,轻而易举将激情埋葬。
同时,德库宁喜欢酗酒,也令伊莱恩无法忍受。
他们无休止的争吵,批评,意见不一,彼此看不惯对方。
威廉·德库宁与伊莱恩·德库宁
不过,生活琐事上的不如意并没有影响德库宁事业上的一飞冲天,他已经跃升为抽象表现主义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与他的好哥们杰克逊·波洛克并驾齐驱,成为这个组织里泰山北斗式的两个人物。
他接连创作出了《挖掘》,《戈塞姆新闻》,以及享誉全球,却又充满争议的《女人》系列作品。
戈塞姆新闻
威廉·德库宁
在生活上,德库宁已经忍受不了和伊莱恩共同生活的一地鸡毛了,外加上,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艺术界拙劣的模仿者越来越多,这对心高气傲的德库宁来说着实是个沉重的心理负担。
为了避免别人的打扰,他甚至不让房东给他百老汇 831 号的住所安装电梯。
1954 年,德库宁和弗朗茨·克兰路德维希·桑德尔以及南希·瓦尔德在长岛的布里奇汉普顿租了间房子。他在城里的时间越来越少,极少参加聚会,也从来不接电话。
CHAPTER 08
装满人的大坟墓?
德库宁的作品《挖掘》1950 年夏天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一些互相重叠的形状着色清淡,用黑色颜料勾勒出,使得这幅作品具有了中国书法的意味。
挖掘
威廉·德库宁
1950
张旭作品《草书古诗四帖》局部
(中国唐代)
作品中难以辨识的形状互相碰撞,熙熙攘攘的氛围使人想起挤满了欢欣的身体的舞池,只是偶尔被蓝、红或黄色的一闪割开。即使有点幽闭恐怖的感觉,整幅画看起来也令人喜悦。直到你更仔细地揣摩它,于是一种不祥之感逐渐浮现。
挖掘(局部)
《挖掘》暴露了德库宁的欧洲根基,也表明他不仅了解了伦勃朗的黑暗的戏剧效果、梵高对痛苦的表达,还明白凯尔希纳的德国表现主义体现的是一战后的焦虑和担忧。在抒情的背后潜藏着可怕的低吟。他画中的一些形状有牙齿,许多形状看起来像人的肢体。《挖掘》有可能是一幅反战作品吗?它是否描绘的是一个装满人的大坟墓?
挖掘(局部)
德库宁将作品的上四分之三部分填满了不断发展的一系列形式,每个形式都暗示了愈发抽象的下一个的思想。与毕加索带有变形形式的表现主义一样,在《挖掘》中被清楚描绘出来的乳房上,乳头变异成眼睛。而露齿而笑的图形中,露的是谁的牙齿呢?裸体人、画家,抑或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那只露齿而笑的猫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露齿而笑的猫
CHAPTER 09
情断
后来,南希·瓦尔德将德库宁介绍给了自己的双胞胎妹妹——插画家琼·瓦尔德。琼的美丽、温柔、青春和善解人意,让这位疲惫的中年大叔倍感温馨,德库宁很快和她坠入了爱河。
粉色天使
威廉·德库宁
有了年轻缪斯的滋润,德库宁的事业上也进一步节节攀升。
1956 年,在西德尼·贾尼斯画廊举办了抽象画展,他的画非常畅销,他也开始赚了些钱。
同年,琼为他生下了女儿丽莎(也是德库宁唯一的孩子),于是,他就搬到琼那里和他们母女一起去住了。
父爱爆棚的德库宁与女儿丽莎
继 1958 年后,1959 至 1960 年间他再次造访意大利,1959 年他在贾尼斯画廊举办的大型抽象画展获得圆满成功,此后,他渐渐从艺术界隐退。
争吵、出轨、分居,投入小情人的温柔窝。当德库宁缓过神来的时候,他与他曾经的缪斯伊莱恩,已经是天各一方。
德库宁和他的荷兰前辈文森特·梵高一样,是个情感细腻的多情男人,于是,他用画笔描绘这个他曾经深爱的女人。
女人与自行车
威廉·德库宁
1952-1953
在德库宁心中,伊莱恩和所有女人一样,具有两面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天使的一面人们说的太多了。追求美好是人类的共性,人们喜欢将事物美化,一如从前艺术家们所描摹的女子,连表现丑恶时,都带着反讽的意味,要用极致的美来衬托极致的恶,仿佛云间一朵恶之花,索命的剧毒,也定要赋予它美丽的外表。
《女人》系列
威廉·德库宁
那么,索性撕破这美丽的面具,彻底描绘恶魔的一面吧。将丑陋以不假思索的方式,一股脑儿倾泄在画布上,然后在草稿之上,带着最沉着的理智,冷静的读取内心,一笔笔修改,一点点呈现,内心所见的丑恶,毫无保留的曝露在笔端。
《女人》系列
威廉·德库宁
有人说,绘画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画家的精神世界。德库宁眼中的女子,如蛇如蝎,狡猾善变,所以笔下的女子,眉眼狰狞,粗俗狠厉;德库宁心中的女子,神秘莫测,不可捉摸,所以笔下的女子,模糊不清,抽象难解。善与恶并存,丑与美交织,不完美,却又令人欲罢不能。
《女人》系列
威廉·德库宁
他愤怒、伤心、悲痛欲绝,他冷静地将女人丑恶的一面细细解读,条分缕析,复刻于画布之上。但饶是如此,女人的恶也没有使他心如止水。愤怒是爱的表现,有多么愤怒,就有多么爱。
CHAPTER 10
尖锐的指责
女人1
威廉·德库宁
当《女人1》系列在纽约西德尼·贾尼斯画廊展出时,德库宁受到了全方位的攻击。那些参加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人无法相信,他们最高调的代表人物之一竟然退回到写实艺术上去了。还有人注意到了德库宁这一系列作品的原始风格,认为这是技巧上的失败,不值一提。不过引起争议最多的,还是他在作品中描绘女人的方式
当我们面对《女人1》中那位饥饿的食人者时,不禁露齿一笑。她那巨大的黑眼睛恶魔般的凝视更增强了她欲望的凶残。她周围是浓重的颜色,粉色和橙色的大腿在其间若隐若现。两条腿稍稍分开,颇显严肃,同时她那被巨大乳房占据的白色上半身赤裸着,而她自己却浑然不觉。她是一个被乱画一通的野蛮人。《女人1》不仅让人“性”致全无,她简直令人夺路而逃。
《女人》系列
威廉·德库宁
德库宁被指责为厌恶、不尊重、大大伤害了美国现代女性。他让美国在现代艺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一位受尊敬的艺术家,怎么会对女性表现出如此负面的态度,而且表现得如此粗暴?
CHAPTER 11
破镜重圆
晚年的威廉·德库宁与伊莱恩·德库宁
1976 年,当德库宁已经是一个 72 岁的老人的时候,此时的伊莱恩终于又回到了他身边,他也欣然地接受了她。
此时,距他们分开已经 20 年了。
晚年的威廉·德库宁与伊莱恩·德库宁
时过境迁,他与缪斯重逢,德库宁依旧是德库宁,伊莱恩依旧是伊莱恩,善没有消失,恶也依旧存在,他们彼此相爱,依旧在一起。
正在画布前工作的德·库宁
他的内心开始平静,他开始画山画水画风景,他的画不再丑陋,他的画里也不再有女人,因为他深爱的女子,已经回到了他身边。
正在画布前工作的德·库宁
那久违的爱情从恶之花的荆棘里重生,变得尤为清甜,轻而易举的安抚了他,让他重回平静。绘画就是如此清晰地记载着画家内心的演变。
从那些丑陋的女人画像中,德库宁慢慢读懂了伊莱恩,享受她的善,接受她的恶,那个恶魔般的伊莱恩从画布中走出来,与现实中的伊莱恩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伊莱恩。
《女人》系列
威廉·德库宁
也许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德库宁才能毫无保留的再次接受伊莱恩。了解一切,才能真正做出选择。他们互相扶持着,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晚年的威廉·德库宁与伊莱恩·德库宁
CHAPTER 12
终曲
世上从来没有完美,也不存在绝对;所有秩序都可以打破,天使也有可能变成恶魔。而我们就如德库宁的奶油色天使,夹在天堂与地狱的中间地带里,自我浮沉。
伊莱恩·德库宁
从 1943 年两人结婚,到 1956 年两人分开,再到 1976 年,他们再度重逢,这对夫妻破镜重圆,相爱相守,直到 1989 年伊莱恩去世。
威廉·德库宁
伊莱恩去世后,德库宁孤独地生活在世上,极度悲伤的他几乎再也没有拿起过画笔。
无依无靠的德库宁,晚些时候又被诊断患有老年痴呆症。
威廉·德库宁与女儿丽莎
好在德库宁与琼的女儿丽莎已经 33 岁了,他在伊莱恩去世后照顾着父亲晚年的生活。
丽莎以父亲的名义建立了一个基金会,以保管他的作品,并保护他的工作室使其完好无损。
1997 年 3 月 19 日, 德库宁与世长辞,终年 92 岁。
CHAPTER 13
影响
如今,德库宁的作品为世人所赞赏。他已成了“昂贵”的代名词。
德库宁笔下的玛丽莲·梦露
他的多幅作品超过 1 亿美金。而那幅 3 亿美金的《交换》为什么这么贵?
交换
威廉·德库宁
1955
我想,你已经明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