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17所高中)的发展史
郓城高中 发展历程
1932年(民国 21 年),原郓城师范讲习所改建为县立初级中学,为郓城第一处中学。
(点击观看郓城高中发展历史视频)
1935 年(民国 24 年),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设初中1个班,招收学生 46 名。翌年,又招收初中1个班。1937年(民国 26年)底,日军侵占济南,中等学校人员逃亡,中学班停办。
1946 年农历正月间,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从濮阳县迁至郓城,在郓新招 4 个班,学生 200 人、农历 8 月,学校迁至寿张凤凰台。
1950 年,平原省政府在郓城成立 1 处省属初级中学,翌年暑假开始招收新生。1951年初,县政府将刚成立两个多月的师范学校改建为县立初级中学。1952 年12 月,省中改称郓城一中,县中改称郓城二中。1952 年 11月,平原省撤销,郓城归属山东省。1953 年,省中、县中合并,定名为山东省郓城中学。1955 年,又增设高中部,招收高中两个班,全校共 29 个班,1447 名学生。
1954 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县建立潘渡、黄安两处初级中学。1956 年,潘渡初级中学定名为郓城第二中学,招生 4 个班,学生 216 人;黄安初级中学定名为第三中学,招生 4个班,学生 200 人;与此同时,将山东省郓城中学改称为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
翌年,郓城第一中学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
1956 年,在王集成立郓波第四中学。1958 年,成立第五中学(梳洗楼)、第六中学(李集)、第七中学(程屯)、第八中学(大老人)、第九中学(郭屯)、第十中学 (武安),第十一中学(陈坡)、第十二中学(玉皇庙)、第十三中学(陈长)。1959 年,嘉祥二中(梁宝寺)归属郓城县,更名为郓城第十四中学(系完全中学)。同年,成立第十五中学 (老僧堂)。1960 年又成立了第十六中学(常庄)和第十七中学(侯集)。至此,全县共有完全中学 2 处。初级中学 15处。1961 年,十四中(梁宝寺)和十五中 (老僧堂)又划归嘉祥。
1962 年,六中、九中、十一中、十三中、十六中、十七中停办。同年成立陈长、邵集、小民屯、辛庄集、安屯5 处民办中学。1963 年,成立郓城一中分校,招生 2 班,学生 100 人。该校共招 3 级学生,'文化大革命'中停办,校舍被农机厂占用。1964 年,全县有民办中学 5处,5班,学生156 人;农业中学5 处, 5 班,学生 200 人;县办初中9 处,92 班,学生3986 人;县办完中1 处,24 班,学生1016人,其中高中16班,学生 672 人。1965 年5月,九中(郭屯)改为半农半读试点中学。1968年,该校又转为全日制中学。
1969 年,全县初级中学全部变为高级中学,完全小学一律升格为戴帽初级中学。1978年,小学戴帽初中又陆续适当合并,选择适宜地址建立联办中学。1970 年,全县有高中 17 处,联中172 处。至1975 年,全县联办中学发展到 203 处,小学附设初中班 55 处。1976年,生产队又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4处。1977 年,联中又发展到附设高中班,全县共 36 班,学生1670 人。1979 年,县确定郓城一中,潘渡中学(二中)、东关联中、潘渡联中、今老家联中为县重点中学。1979 年,郓城第八中学改建为郓城县第一农业技术中学。
1982 年,李集、程屯、郭屯、陈坡、赵楼、黄堆集、黄集、侯集 8处高中改为初级中学。全县各公社压缩合并了一部分联中。在城内建立县办初级中学 1 处(城第十八中学)。1983 年玉皇庙中学改为郓城县第二农业技术中学。全县7 处高中除一至五中复称原名外,郓城十中(武安)改称郓城六中;原郓城十六中 (杨庄集)改称郓城七中。
1984 年,全县 38 个乡镇,除原县办8 处初级中学所在乡镇外,其他 乡镇(黄安、双桥、徐垓、八里庄四乡除外),均又各建立 1处乡镇办初级中学。自此,全县联办中学取消。至 1985 年,全县有县办高级中学 7 处,县办初级中学 1 处,乡镇办初级中学 44 处。1988 年郓城县第十八中学改称实验中学, 1989 年招收高中2 个班。1990 年,全县有县办高级中学 8 处,其中完全中学 2 处,乡镇办初级中学 39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