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拖后腿,新军被提防,辛亥革命时的清军实力究竟如何?

清朝末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帝国制度走向民主制度的关键。也是民主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之前,满清皇朝摇摇欲坠,辛亥革命之后,满清皇朝彻底崩溃。中国历史从此掀开崭新一页。和中国历史上许多起义,起义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不同。

据史料记载,辛亥革命期间,广州、武昌等地起义军不过几百人,武汉三镇起义军也不过1.2万人。相比较当时清军,起义军兵力处于绝对下风。那么,辛亥革命时期清军,到底有多少人,他们战斗力又如何呢?

一、清末清军,竟是历代封建皇朝,末代军队战力巅峰

在中国5000年历史中,共有多达83个王朝。其中大一统王朝有9个,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这些王朝末期除了局势不稳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军队战斗力普遍不高。其实这很好理解,一个王朝开始之初,一切欣欣向荣,军队战力往往也是巅峰,随着歌舞升平盛世到来,军队没有了敌人,长期闲置被纸醉金迷腐蚀,自然战斗力严重下滑。然而,清朝末年的清军,却没有遵循这个规律。

首先从基础军队组成来说,清廷有20万八旗军,60万绿营军。20万八旗军是满清嫡系,入伍参军之人,大多和爱新觉罗皇族有关系。虽然八旗军使用装备仍是马刀弓箭,但女真人的勇武天赋血脉,使得这群人作战极为顽强,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也死战不退。也是由于血缘关系,八旗军对清廷也最为忠诚。

相比较八旗军的忠诚勇敢,绿营兵基本属于治安部队。按照近代军队编制分类,绿营兵属于宪兵。他们战斗力低下,装备落后。不但无法和训练有素军队作战,甚至连常规训练都保证不了。60万绿营兵曾是清军主体,但自太平天国之乱爆发以来,绿营兵的战场表现相当拉垮。这也让清廷不得不放曾国潘、李鸿章等人搞地方武装,绿营兵也成笑柄。

也正因为绿营兵不堪大用,八旗军多拱卫京畿。清廷不得不在这两种军队之外,又增设一支军队。一方面给军队注入新鲜血液,一方面叫板淮军、湘军等地方武装。而这支军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军。满清末年的新军,总共编练了十六镇和十六个混成协,人数大约有20多万,掌握在清廷几位重臣手中。虽然是新设立军队,但新军战斗意志丝毫不弱于八旗军,士兵多为青年才俊,士兵组成除了汉人外,还有部分旗人。而就武器装备来说,八旗军多为骑兵,依然使用弓箭作为主武器。而新军则是近代化步兵,武器装备和同时代西方军队几乎一模一样。日常操练也和西方陆军完全相同,训练强度远大于八旗军!因此就战斗力来说,新军可以说是清军王牌。甚至,辛亥革命中的起义军,也出自新军,可见新军还是中国近代军队摇篮。

总而言之,虽然清末有绿营军拖战斗力后腿,但有新军和八旗军的存在,清朝末期军队,依然有很强战斗力。在亚洲范围内和当时日本陆军,也有一战之力。奇怪的是,既然清军如此厉害,为什么历史上,却留下清军一触即溃不战而退的印象呢?

二、不战而降、隔岸观火,清廷打造新军成皇朝掘墓人

某种程度上说,清廷虽然是新军衣食父母,但清廷对新军却没有掌控权,因为清末新军大多在权臣手中。纵观清朝之前王朝末年,最有战斗力军队,基本都掌握在封疆大吏手中。而这些大吏有了兵之后,就变成了割据一方军阀,甚至敢和京师叫板。同样,当时清廷新军分别掌握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手中,由于这些人有洋务运动经验。对外和西方打交道也比较频繁,他们和新军士兵朝夕相处。即便军中有不少皇族成员也无法改变,这些新军都变成了权臣的私家武装。

此外,由于新军士兵只对直属长官忠诚,对清廷反而没什么感情。所以一旦清廷遇到事情,无法直接调动这张王牌。急需新军助阵时。往往要去找朝中权臣帮忙,久而久之,随着供求关系逆转。本来强势的清廷,在面对这些军阀时,反而就变成了弱势群体。

军阀深知,手中新军是自己能叫板清廷的关键。出于保存实力需要,军阀自然不会让自己士兵和起义军硬碰硬。甚至很多军阀还会和起义军联手,对抗清廷!由于清朝最强悍武装力量在这些人手中。清廷没有办法只能任其摆布,因此,清朝末年的新军,不像是为大清续命的一味良药,反而是满清王朝的掘墓人。这也是为什么,辛亥革命爆发后,起义军可以迅速占据半个中国,畅通无阻的主要原因。

当然,除了军阀私心较重外,新军的隔岸观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新军在清廷眼中也只是工具。清廷从未真正信任过这支军队,更多是一种尔虞我诈互相利用、互相提防状态。在新军建立后,清廷立即增设巡防营,而巡防营主要工作就是监视新军。无论新军大小举动,都会被巡防营及时上报,可见双方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有多深。

然而,即便满清皇族日防夜防,睡觉也睁着一只眼睛。但依旧无法阻止革命爆发,而革命之所以能爆发,还和思想、政治有直接关系。

三、辛亥革命,清朝绕不过去的坎,对绝对权力不舍是导火索

普鲁士军事家,《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曾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同样辛亥革命起义军不过是打开晚清国人心中,通往自由民主之门的钥匙。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国门打开。民智逐步开启。更多的人去往海外重新认识世界,这其中不仅有满清大员,也有许多普通国人。当他们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影响国人们的思想。

当思想洪流席卷全国时,就连清廷自己培养的新军士兵,也必然无法独善其身。在接受西方军事理论的同时。必然对西方思想也会有所了解,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一贯想法,去追求一些清廷不想让他们追求的东西。事实上,从新军组建那一刻开始。他们即便不成为革命者,也会成为旁观者。但如果没有新军,清廷将面临更大压力,所以这是两难命题。

由于世界格局发生巨变,清廷从史书中学来的那套统治理论,已经无法控制国人思想。不学习西方所谓先进理论,不追赶时代的火车,清廷就会被西方列强一点点吞噬掉。如果追赶,就会因为西方思想涌入中国,动摇他们的统治。所以一直以来,清廷对于西方很多东西,都是浅尝辄止和有限使用。

所作的一切改变,也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并非出于真心。说到底,还是满清皇族不想放弃手中的绝对权力,自然也就不会效仿日本和英国,去搞君主立宪制。所以清廷被推翻结局,早在鸦片战争时代就已经注定。辛亥革命几乎是清朝绕不过去的坎,这样一个腐朽落后的王朝,无论拥有战力多么强悍部队,注定也是要被淘汰的。

文/斜杠青年

参考资料:

1、《新军,新在何处》,刘元吉

2、《辛亥革命中的会党与新军》,张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