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贾玲花了四年把一个小品变成电影 ,我们用一天忘记
如果你什么都不会,那就去当导演,我们用调侃和搞笑的口吻,说着这些年,那些从来没有导演经验的人,开始做起了导演。
但凡是说葡萄酸的,一定是因为葡萄很甜,这好几位跨界当导演的,片子质量还真的很不错,最近超级火的《你好李焕英》,就是贾玲跨界做导演的第一步片子。
这个片子原本是四年前,贾玲的一个小品,目的就是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当时这个小品看哭了很多人,喜剧效果也非常好,这让贾玲有了把小品搬上大荧幕的想法。
经过四年的漫长等待,电影终于在春节档与大家见面,一开始大家并不十分看好这部电影,而现在的结果是,这部《你好李焕英》以黑马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大有超越《唐探3》的趋势。
关于电影本身,说的人已经很多了,绝大部分人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当然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不过是俗套的小品而已,但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否认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刚放到春节档,但贾玲也是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有信心的,什么都可以撒谎,只有资本不会,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大火,真实戳中了当年最让人伤感的话题,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这个话题更是热度很高,那就是我们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
(01)孝从来都是个复杂的问题
当下中国,很多事都能莫名其妙地吵起来,豆腐脑喝甜的还是咸的,过年吃不吃饺子,骂不骂美国,甚至连过年拜年方式都能成为热议的焦点。
但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在无论各种主张和原则之下,对父母的感情,中国人的孝却从来没有过任何争议,当下没有任何一种声音说,你不应该孝的。
我们甚至经常听到的某些话就是,那骂我可以,但是不能说我妈,关于父母我们总是竭尽全力地去维护,甚至不惜与人大打出手。
但实际上,在孝的正确方向之下,我们完全无法直视这里面的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很致命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无法解决。
古代经常有句话是,本朝以孝治天下,奉行这个原则最彻底的是汉朝,因为汉朝把你孝不孝跟你能不能做官联系起来,因为有一种当官的方式叫做举孝廉。
儒家认为,但凡是孝顺的人,就不会跟国家添乱,是个非常好的为人楷模,原文是: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这是一句非常浅显易懂的话,汉代的统治者严格奉行了这种主张,用举孝廉做官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但如此好的政策,到了最后却完全变了形。
以至于汉朝有这样的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当孝成为一种强力杠杆,甚至影响到你个人前途命运的时候,孝就会变得非常的疯狂,汉代发生过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都是打着孝的名义,做出来的事情简直让人无语至极。
这就是老子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我们极力推崇一件事的时候,很可能会走向这件事的反面。
比如说,如果把孝顺作为绝对的标准,那么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就应该是成立的,但显然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这句话的危害。
在这个所有职业技能都需要培训,甚至是国家都出手,强制你必须上满九年义务教育的时代,只有父母这个最伟大最光荣的职业,是没有任何岗前培训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父母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来抵消掉前面这种就算父母做了错事,那也是为了你好这种说法呢?
(02)养鸟是门学问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父母有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才算是真的为了你好,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有很多事,你跟父母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但父母总会拿出来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话来压你。
那么这句话是不是真的呢?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父母说为了你好,那出发点真的是为了你好,做了父母之后才知道,为了孩子,真的是心甘情愿的付出一切,但问题是做的对不对,跟初心是什么没有任何的关系。
曾经楚国有个国王,有一天国中飞来了一只大鸟,那国王喜欢的不得了,用最醇香的茅台喂他,用壕无人性的海鲜养他,但是这只大鸟却不吃不喝,终日闷闷不乐,很快就消瘦下去。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目的就是想说明,你因为你给的是最好的,其实这并不是对方想要的,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这才是对鸟最好的爱。
但究竟什么是好的养鸟方案,这些年众说纷纭,但是千条万条的理论中,有一条却是最害人的,当然这也是《你好李焕英》中最感人的一句话,但它却是不折不扣一句最毒的毒鸡汤。‘’
这是李焕英对穿越过来的贾玲说的,我的孩子呀,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一句话说得多少人潸然泪下,但这句话非常有问题,尤其是在关于什么是快乐的问题上,中国的大部分家长都被忽悠瘸了。
孩子的快乐,并不等同于大人的快乐,而你对快乐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小孩子的阶段,给予小孩子所谓的快乐式教育,那你肯定是在害了孩子。
成年之前喜欢一个玩具,你给给他买了,让他玩了,然后少背了一个英语单词,结果孩子喜欢的对象去了北大,而你的孩子去了北大青鸟。
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是成年之前快乐地玩耍,还是成年之后,无限的潜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让人生没有那么多难道你只剩下痛哭的份儿。
所有人都觉得成年人没有一个是容易的,这句话是对的,但孩子终究是会变成大人的,你真的只觉得他健康快乐就好吗?
可是小时候的,那不是真正的快乐,现在的所谓的快乐教育,纯粹就是放低了要求和标准,快乐倒是快乐了,可是竞争力却大大折旧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些,我们的目的是健康快乐,但过程肯定是要痛苦地走过某一个阶段,健康快乐地活着看似美丽,但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做父母的你真的这么想,可就输了。
(03)如何孝顺父母
毒鸡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经常会没有机会喝这些毒鸡汤,子欲养而亲不在,是很多人最大的痛,但更为普遍的是,在我们成年后的,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如何爱父母。
很多人都是,带着妈妈看电影,都是哭得稀里哗啦,但第二天就又和妈妈开启了相互嫌弃模式,不是秀恩爱的那种嫌弃,是真的很嫌弃,很生气。
关于如何才是孝,原本古人有着很明确的说法,《孝经》开宗明义直接说道: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翻译过来就是,人在世上混出个模样,扬名立万,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以至于千百年来,中国人孝行最大的就是努力的出人头地,让别人知道自己,同时也让父母扬名。
但要实现出人头地扬名立万这个目标,很多时候你就要大丈夫当以四海为家,这样的话很多时候就是会出现贾玲这样的情况,一直向外追求,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成名了,可是母亲却不在了。
四海为家在外打拼,这里面当然是没法照顾父母的,但是窦文涛讲过一个小故事,很能反应这里面的一个奇特现象。
我们知道,窦文涛是著名主持人,尤其是是前十几年的时候,那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他父亲是个工程师,性格非常执拗,因为自己常年在外,所以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在了哥哥身上。
但一个奇怪的事情是,父亲是一直都很喜欢窦文涛,并且对他赞不绝口,以他为荣,因为他的确是很出名的一个主持人,这让父亲很有面子,觉的自己儿子成才了。
反倒是那个常年在家照顾父亲的大哥,得不到父亲的高度表扬,还时不时地吵架什么的,这个故事是窦文涛亲自说的,说这些的时候,他自己都觉的其实是对不起父亲的,因为常年不在家。
但实际上,父亲却并没有因此责怪过窦文涛,反倒是很开心,这个奇怪的事情说明了什么呢?
这就要回到我们前面说过的那个寓言上面去,如果你喜欢鸟,那就要以养鸟的方式来养鸟,不能以你以为好的方式来养。
那么什么才是父母喜欢的方式呢?
到最后无论你怎么打拼努力,你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个孩子,父母永远希望你过得好,你开心快乐就行,能扬名立万最好,做个普通人父母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太渴望成功了,以至于现在社会流行着穷人不配生孩子这样的极端言论,这里面包含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穷人其实是无法孝顺自己父母的。
这个问题,古代也有标准答案,现在拿来用就行: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这句话说得很明白,穷人也要尽孝,尽心尽力就行,不要比给父母买了什么更贵的东西,这东西有实力当然可以买,穷的时候孝要尽心尽力而为,穷人也可以很孝顺,不一定非要等到很有钱了才行孝。
(04)另一种复杂的解释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一直都是古往今来人来感慨的话题,都是子女就是来讨债的,父母就是还债的,父母用尽心血债还清了,缘分也就尽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比喻,是因为从古至今,人们普遍看到的是,父母给孩子的爱,要远远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
基本上所有人都如此,我们当然不能说所有人都是恶人,那么子女的爱都去了哪里呢?
很简单,子女的爱主要不是给了父母,而是给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早上九点你刚到公司,一个电话过来,说9岁的孩子发烧了,你立马请假带着孩子就去看医生了。
同样的场景,一个电话过来,说你七十岁的老爹发烧了,你说先喝点热水,晚上下了班看看情况再说,这样的情况可能每天都在发生,因为我们总是把更多的经历,放在自己孩子身上,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父母养育了我们,养育之恩的确很大,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报答,这是个让人很沮丧的命题,但是在浙江嵊泗岛上一个寺庙里面,写着一副对联,非常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如果你用这种观念来看待父子关系,似乎更合理一些,亏欠与偿还总是那么沉甸甸,让人无法承受,对联是这么写的:
为父母,为子女,生生世世互有恩
这句话写的非常在理,这个世界上当你长大了,你会觉的父母对你有恩,其实你也对父母有恩,这种恩是在另一个层次上的,因为你的到来,让一个家更完整了,让父母终于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这是对自己三岁之前没有记忆的补偿,总是在父母眼里,孩子是珍宝,也是某一种形式的恩。
佛教的这种解释,我觉得更合理一点,如果你总觉得亏钱别人什么,那就努力还吧,至于说谁欠谁更多一点,又有什么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