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娴静安良又按部就班的姑娘,我是爱说笑话并漂泊四海的浪子
1996年,接近年关,小山城四面环山,寒风刺骨,刮着脸上也是略有疼感。路灯孤零零的发着光,每天这个点能来陪伴它们的就是环卫工人和他们手里硕大的竹扫把们发出的簌簌声,让清晨前的黎明有了点点旋律。建山路的一家大院里,不同往日的静谧,一家人提着些许行李略喧嚷的走了出来,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兴奋。其中有个约莫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W,穿着海军领的红绒套头卫衣,顶着一头贴合又略像男孩儿的短发,虽一脸惺忪,但从玲珑的小步伐里还是看得出她藏不住的开心。
转角到了南山路,一家人的新家,就在这条路上。上个世纪的商品房楼层不高,都没有电梯这样的设置,一家人尽管携了不少行李,还是轻快的到达了顶层六楼。其中的母亲拿着扫把在玄关扫了三下,鬼畜出,神灵进。W感觉这是一个新世界,进门后的每个动作都像放慢节拍的默片,脚下的每一寸,手里能抚摸到的每一寸,感觉呼吸的空气都变得不同了。
从这个时刻起,W觉得生活开始不同往日,并且她很快就遗忘了之前和父母在建山路租房的日子。每天即使要攀爬六个楼层的阶梯,也从不觉得疲累。新事物总能带给人们新的精彩,所以才会有除夕这样的美好节日吧。
很快,这一幢楼的每一户都填满了,每个邻居都写着新鲜两个字。平日里大人们在楼道里遇见总会热情的打招呼,小朋友们就显得生涩多了,避让着怯懦者,小心翼翼。W和C的相遇也是如此,W住在六层,C住在四层,她们年龄相仿,身高相仿,在同一所小学念学,经常在楼道里默然擦肩。
W是个略怕生,行为略维诺的小孩,像秋日的落叶不起眼;C是个恬静的女孩,长长的头发,温柔的脸,说话轻声细语,像春天的桃花瓣里藏着绵绵的雨。已经不记得是怎样的日子,W和C又在楼道里擦肩,但这一次,C主动和W说了第一句话,此后,上学的路上,W便不是一个人了。
人和人之间即使隔了万水千山,有缘仍能以各种方式相遇。W因为父母的选择,从此有了一个可称作发小的朋友。
天真单纯的女孩儿们,一起上学,一起下学,你来我家,我去你家,这样的革命情谊像生根的芽树,一直延伸进对方的生命里,彼此的轨迹里都少不去的一道热烈而长情的痕迹。
小升初的时候,C去了第五中学,W去了第六中学。相见的契机便不那么多了,这个时期大家都进入了青春期,一切都在悄然变化。W开始变得略外向,和C一起的时候特别喜欢演男孩这样的角色,C还是和从前一样温柔如水,风和日丽。
后来,W毕业,到了第五中学进修高中,C去了Q城学习护理,这个时期并没有如今这样铺张势远的通讯覆盖,见面的机会只剩下寒暑假。大学期间的W和C依旧异地求学,W去了F城,C还是在Q城,这个时期网路大兴,特别流行QQ空间,W对什么都好奇,是那种会在某一夜里,给每个同学朋友的空间留言板里都留下足迹的人,这种行为和现在点赞狂魔是一个性质的吧。远在Q城专心学习护理的C,依旧柔和的性子,过得安生。
张狂的青春总少不得爱情的依傍,W和C在相同的时期里知遇了初恋先生,两段风生水起,各自悲喜的感情,承包了见面时大部分的话题。对一切的未知迷茫,对一切相似的感受认知,对一切雷同的处理方式,W和C都挣扎了一段让人疲惫,并在如今回忆起来会想大笑的感情。好在,不合适的人终究离去,各自剩下的W和C,又回到了原点。
C依旧在Q城,W已经辗转了F城、N城、M城、D城,W依旧没有确定自己的下一站是停留还是继续漂泊,从一个见到生人都怕得哆嗦的小女孩变成一个不停闯荡江湖的女生,而至始至终,C都是那个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的生活在Q城的娴静姑娘。
2015年,W去了C的城市,C骑着小电动车,带着W吃了她最渴望的面线糊;2016年,C到了W的城市,W给C拍了人生第一套的写真照片。作为朋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回忆,也是好事一桩,平平淡淡,经年累月,还能一切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