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原型儿子决定留在养父母身边:谁养大的,孩子就和谁亲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失孤》原型郭刚堂在经历24年的寻找后,终于等来了一个奇迹,找到了失散的儿子郭新振。失而复得,本是一件大喜事。但父子相认后,郭新振的一个决定却让众多看客们愤愤不平。
郭新振决定未来留在养父母身边生活,一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在养母这边(郭新振是体制内的一名老师),二是因为养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亲生父母那边他会定期去看望。
郭新振的这一举动导致网友们纷纷指责他认贼作父,不知回报。郭父为了照顾他这些年骑行了40万公里,报废了10辆摩托车,跨越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好不容易迎来了奇迹,却依旧等不到儿子回家,为郭父叫屈的人不计其数。
于道德而言,郭新振的养父母作为买卖儿童的帮凶不值得同情。
但你必须明白这一事件中郭新振是最无辜的,他不是造成这场悲剧的人。他是受害者,他的人生因此不得不经历比旁人更多的人际关系波折。
且虽然是养父母,但他们对郭新振格外的疼爱,家里的绝大部分资源都给了他。郭新振才得以健康的成长接受教育,才有基础在成年以后谋得一份相对不错的生活。因此郭新振的决定看似唐突,其实最合情合理,符合我们人原始的情感本能。
对此,郭刚堂也表示理解,他说只要知道孩子好好活着,他就很知足了。他亦不会追究郭新振养父母的责任,会把对方一家当做一门亲戚来走动。
从郭父的一直以来的言行中,我们能了解到郭父是一个心中有大格局的人,多年漂泊的寻子路,让他对人有着不同凡响的深刻理解。
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意孤行,将会引发怎样的后果,所以他愿意放下自己的仇恨,让所有人都能好好生活。想起严歌苓在《芳华》里写道:“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
在路上的24年,郭刚堂不知被骗过多少次,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被骗被伤害,就希望别人也被伤害,他没有因此而仇恨世界。
或许有人问:“那郭父24年的寻找意义何在?”
我想我们都太小看郭父的境界了。

郭父在最近发布的视频里说道:“我想尽快回归生活,希望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我家小郭新振,希望大家不要去打扰他。”
他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他的寻找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保护。曾经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未来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受伤害。
郭父这么多年的寻找,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儿子知道:爸爸从来没有遗弃过他。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其实并不适宜发出太多声音。
我们敬佩郭父的胸怀,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警醒的一件事是,郭新振的养父母作为买卖儿童帮凶的责任必须追究。否则会给大众造成错误的示范,会让民众以为买卖孩子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被找到,从而导致买卖儿童犯罪更加猖獗。
且此事件的影响范围广大,好人在关注的同时,坏人也在关注。
若囿于一时的小仁慈,而坏了大仁慈,岂不得不偿失。且让法律追究,在感情上郭新振也更容易接受,不会因此而造成和亲生父母的情感隔阂。
其实这件事也印证着一个道理:人和人的感情,若脱离了真切的彼此交融,即便是有血缘关系也难以为续。在我们的生命中最不可替代的人,通常都是那些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人。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需要实打实地通过一件一件的事情去积累,并非是说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就能定义一段感情。所有的感情都是从浅到深,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没有谁天生就对谁爱得深沉。
所以,广大父母们,不要只是感动于郭氏父子的相认,用心好好爱还在身边的孩子吧。这里的“爱”是建立在尊重接受之上的联结,而不是现代焦虑现状下带有苛刻条件的爱。
观察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在成年以后和父母的关系其实非常疏离,表面上他们看似保持着联系,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究竟在想什么,这种现象属实可悲,和自己有着最深刻生命连接的人就在眼前,可是彼此却无法进入彼此的世界。
所以培养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机是孩子的童年时期,孩子幼年时对于父母并没有多少防备,父母子女之间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起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如果建立得好,那便是可以彼此相伴一生的桥梁。
然而现实却是很多父母早年间忙于工作、应酬、晋升,忽略了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维系,以至于年老以后,想对孩子说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反复地提醒穿衣吃饭等无限繁杂的事。
所以如果你有孩子,且他们依旧健康的生活在你身边,请不要那么忙碌多陪陪孩子,时机一旦错过就就真的错过了。
说回郭刚堂父子,找回孩子是终点,但也是新的起点。
郭新振目前的选择似乎的确对郭刚堂不公平,但也是人之常情。人生那么长,只要彼此安好,又何惧无法再续父子情。只要双方有足够的智慧、耐心、彼此真心相待,他们依旧是彼此心上的父子。
电影《失孤》的结尾,有这样一段独白: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他,缘起,你不找他,缘灭,找到是缘起,找不到是缘尽。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缘,多行善业,缘聚自会相见。
人生浮浮沉沉,谁都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只要牵挂的人安好,存在的形式又有什么重要。愿,每一个意外失去家人的孩子,最后都能平安归来。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anay, G., Lotan, G., & Bernstein, A. (2012). Salutary proximal processes and distal mood and anxiety vulnerability outcome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A pilo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Behavior therapy, 43(3), 492-50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