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 状元实业家张謇如何创办第一座博物馆|张謇|博物馆
作者:张熠 林倩诗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创立的上海博物院、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院纷纷诞生在上海,为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奠定基础。数十年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截至去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5136家,是1949年的230多倍。
从凤毛麟角到星火燎原,日渐发展壮大的博物馆群犹如城市文化底蕴的“度量衡”,收藏历史,展示城市文化资源。7月17日至19日,首届“艺术与科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博物馆举行。来自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苑等的专家学者共议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发展史,展望博物馆未来发展之路。
第一座国人创办博物馆
“早期博物馆发生发展有一个特点,即多点发生。”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中国早期博物馆可以追溯至19世纪,多为外国机构来华所设,典型如澳门的驻华大英博物馆、香港博物院、北京北堂自然博物馆、京师同文馆博物馆等。在上海,博物馆一出现就是“花开两枝”。亚洲文会的上海博物院以自然史收藏为主,各地动植物标本、早期陶器、古代青铜器、碑刻、砖石等藏品种类繁多。徐家汇博物院创建于1868年,1883年建成专用园舍,1930年迁入位于吕班路(现重庆南路)的震旦大学,同样致力于动植物标本的搜集、整理和科学研究。“早期博物馆高度关注博物学的传播与普及,重视动植物、昆虫、矿物标本、科学仪器以及人类学、民俗学藏品的收集和展陈。”杨志刚总结。
论及中国早期博物馆,张謇的南通博物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海与南通均滨江沿海,两座城市地域相邻,文化相通,在早期博物馆发展史上,两个城市同样醒目,其地位、其关联,构成一部独特的“双城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识之士通过各种途径把博物馆介绍到中国,并提出建立博物馆的主张。1905年,实业家张謇率先在家乡南通兴建了南通博物苑。
中馆是博物苑内最早的建筑,安置了观测气象的仪器,每日发布天气预报。南馆始称博物楼,是苑内的主要陈列处所,楼下展出动植物标本,楼上陈列历史文物。除此之外,张謇还广植花草树木、精心设置假山、荷花池、 风车、水塔等,丰富了苑景。截至1933年,苑内藏品共有3605号,分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张謇还从理论上对博物馆的性质、职能及具体的作业、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秉持“导公益于文明,广知识于世界”的理念,以服务南通学校教育为主,服务地方农业和社会为辅。“南通博物苑是清代末年中国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创举。”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说,“这里既是一个博物馆,又是一个植物园、动物园。这种形态可以称为今天讨论的多样性博物馆的范例。”
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徐玲看来,早期博物馆的诞生有着双重渊源,“1840年到1966年,是中国博物馆由移植到初步本土化的一个历史时期。这既肇因于古代的文人收藏传统,也得益于西方公共、公藏、开放的博物馆观念的传入。”早期博物馆重视博物学,在杨志刚看来,其来源有二,一是近代科学体系基础上的博物学,二是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博物学。“博物学的兴起催化了当时知识结构的裂变,与启蒙思潮互相激荡。博物馆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样的理念和做法,在早期博物馆史里面,我们就已经看到了。”
新科技避免“千馆一面”
博物馆承载了人类的历史文化,除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还有人类对于大自然、宇宙,整个世界的认知和研究结果。从历史中走来,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更加重视知识的传递,并利用新媒体、新科技,使展览形式更为丰富。这也被视为“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博物馆肩负着激发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使命,现代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教育,博物馆、科技馆的展陈设计要引入新的技术手段,通过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吸引年轻人进入博物馆,在博物馆里享受生活,体验知识给你带来的无穷魅力。”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说。2009年至2015年期间,上海科技馆制作了10部《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纪录片和5部4D科普电影,被誉为中国科教影视破冰之旅。原创科普展览“如何复活一只恐龙”则运用了AR技术,还原恐龙在大自然中吼叫、跑动的情景,使观众身临其境。早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技术,现实与虚拟交织,打造人在画中的沉浸式体验。观众可以在360度的全息立体空间中,通过高清动态的长卷,仔细研究画中楼宇的结构,体验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还可以在球幕影院“坐”上一条大船、“走”进一家酒店,感受汴京的繁华。
科技、当代艺术、自然民俗、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新形态的专题性博物馆或社区博物馆愈加受到重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主题为中国独有的中医文化,除了透过实物史料,宣传中医的历史与成就之外,还运用了舌诊多媒体软件,按摩点穴、针灸智能人等高科技与观众互动,普及中医科学知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认为,博物馆是城市创新发展的“赋能器”,要结合城市发展史,讲好城市故事,避免“千馆一面”。“有很多非国有博物馆的收藏题材非常灵活,对中医药、木石金雕、刺绣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钟表眼镜等具有时代印记的生活用品都进行了收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用品恰恰是城市的缩影,是社会进步的见证。”
栏目主编:施晨露文字编辑:张熠 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