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益智仁
一、典籍摘要
《雷公炮制药性解》:“益智味辛,性温,无毒,入脾、胃、肾三经。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和中止呕,去皮,盐炒用。”“益智辛温,善逐脾胃之寒邪,而土得所胜,则肾水无相克之虞矣。遗精诸证,吾知免矣。”
《本草经解》:“益智气温,味辛,无毒。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有奇验。(盐水炒)”“益智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益智主遗精虚漏者,气温益肝,肝气固,则不遗泄也。其主小便余沥者,味辛益肺,肺主气,气能收摄,膀胱禀气化而行,所以膀胱亦固也。辛益肺,肺主气,所以益气,气足则神安,故又安神。”“益智补不足者,辛温之品,补肝肺阳气之不足也。三焦者,相火之腑;辛温益阳,故利三焦。肺主气,味辛润肺,所以调诸气,小便气化乃出。益智固气,所以小便多者,煎服有效。”
《玉楸药解》:“益智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和中调气,燥湿温寒,遗精与淋浊俱疗,吐血与崩漏兼医。凡男子遗精淋浊,女子带下崩漏,皆水寒土湿,肝脾郁陷之故。总之,木郁亦生下热,而热究不在脾胃。庸工谓其相火之旺,胡说极矣!其脾胃上逆,则病吐血,往往紫黑成碗,终损性命。益智仁温燥湿寒,运行郁结,戊己旋转,金木升降,故治诸证。然非泻水补火,培土养中之药,未能独奏奇功。去壳,炒研,消食亦良。
《本草拾遗》:“止呕哕”“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安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
《本草备要》:“温中进食,摄涎唾,缩小便。”
《本草经疏》:“以其敛摄,故治遗精虚漏,及小便余沥,此皆肾气不固之证也。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矣。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统,脾肾气虚,二脏失职,是肾不能纳,脾不能摄,故主气逆上浮,涎秽泛滥而上溢也,敛摄脾肾之气,则逆气归元,涎秽下行。”
《医学启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气。治人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挥发油,尚含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苷、糖类、蛋白质等。《中国药典》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
作用:本品有延缓衰老、强心、抗利尿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有抗过敏、镇静、镇痛等作用。